绿棕榈间的一抹中国红!为坚守在马里维和战场的中国女军医点赞

来源:央广军事·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作者:张铁梁 张其国

非洲棕榈树是撒哈拉沙漠地区特有的树种,酷热干旱的恶劣环境中它们依然能够顽强生长,带给人们阴凉的同时还贡献着棕榈油等宝贵资源。在马里加奥地区这种野生棕榈树随处可见,成为漫漫黄沙里一抹亮眼的绿色。

今年5月,跟随中国第7批赴马里维和医疗队出征的有14名女队员,她们和其他49名男队员一起正在距祖国万里之遥的非洲马里执行国际维和任务。她们当中有医生、技师、护士,年龄最大的46岁,最小的28岁;她们是女儿、妻子、母亲,但是她们又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女军人;她们告别家人,远赴非洲,在不同的岗位上为马里和平事业默默做着奉献,像一棵棵棕榈树一样坚守在维和战场。

第7批赴马里维和医疗队14名女队员

马里,被联合国称为“最危险的维和任务区”。这个地处撒哈拉沙漠南缘的国家,早已没有了三毛笔下的浪漫景象,取而代之的是武装派别冲突不断,恐怖势力不断渗透,把这个国家拖入了动荡的深渊。中国二级医院是联马团东战区唯一一个二级医院,承担着6000多名维和人员的医疗保障任务,同时还要依据命令担负为当地民众开展人道主义医疗救援的责任。但是随着马里安全局势的不断恶化,联合国维和部队也成了恐怖分子袭击的主要目标,火箭弹袭击、自杀式袭击、不明身份武装分子枪击等事件时有发生。

陈颖是医疗队唯一一名检验技师,除了担负日常的检验化验工作以外,血液的运输与保存也属于她的工作范围。刚刚到达任务区不久,根据上级通知中国二级医院要派医生前往机场取回从马里首都巴马科空运过来的战备用血。陈颖说,当时心情很激动,这也是全队第一次派女队员外出执行任务。40多度的高温,穿戴上十几斤重的防弹装具,携带着武器装备,人还没有走几步豆大的汗珠便顺着脸颊流了下来,在中国警卫分队派出的步战车武装护卫下,她最终安全完成了取血任务。

陈颖在维和日记里写道:“维和部队营地离机场仅仅2公里的路程,在这2公里的路上曾发生过自杀式汽车炸弹袭击,发现过路边埋藏的爆炸物,因为使用频率高,道路已经被车辆碾压的崎岖不平,路面被一层厚厚的红土粉末覆盖着,车辆过后扬起的尘土弥漫在空气中,朦朦胧胧中可以看见持枪的黑人在草棚下来回踱步,短短的一段路上分散着3个安全检查站。这一路上心总是悬着,这时就觉得国内的和平环境是多么珍贵。”

为患者做超声检查

一天,一名联马团的当地黑人女雇员来到中国二级医院就诊,医生裴丽鹏给她检查后发现这个患者患有子宫肌瘤和严重贫血。作为一名妇产科大夫,她知道这种病情对患者来说意味着多大的痛苦。因为二级医院的设施设备不具备手术条件,裴立鹏告诉患者需要到巴马科大医院去进行手术,才有可能治好她的病。听完裴立鹏的建议,瘦弱的黑人妇女冲她摇了摇头,充满痛苦表情的脸上挤出一丝笑容,问能不能开点药?裴丽鹏给她开了些治疗的药物后,看着她在丈夫的搀扶下慢慢走出了医院。

后来裴丽鹏了解到,当地很多人得了病是没有条件去医院就诊的,许多老百姓只能去找当地巫医寻求帮助,更多的人则是听天由命。按照联马团要求,裴丽鹏担负的是妇产科医生工作岗位,日常工作中她还主动配合外科医生进行外科疾病的治疗,清创缝合,手术的配台等,顺利处置了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她说:“面对病情复杂的患者,我们都以百倍的热情去认真对待,尽管医护人员有限,但我们仍尽全力保障健康,守卫生命。”

医生和护士抢救伤员

“Hello,please show me your ID card?”一口流利的英语,一头干练的短发,一脸自信的笑容,来联马团中国二级医院就诊的各国维和人员都能看到一个风风火火、忙忙碌碌的女护士身影。她叫黄文齐,是一名门诊护士,主要工作是负责接待前来就诊的病患,并根据他们的病情进行分诊和录入患者信息。作为全队唯一一名女士官队员,能来参加维和她觉得是一件特别荣耀的事。去年中国第一次向马里任务区派出女卫生士官执行医疗维和任务,黄文齐从报纸上看到这个消息后,就一直在悄悄努力着,每天背单词,锻炼身体做着准备。接到第7批赴马里维和医疗队员的抽组通知后,她第一个报了名,并通过了层层筛选,来到了维和一线。

一天,一名从几百公里之外乘坐直升机到中国二级医院就诊的病人,被人搀扶着刚到中国二级医院医疗区,就开始呕吐不止,黄文齐和护士长姜晓丽赶忙推来轮椅,护士姜辛顾不上多想就去照顾病人,呕吐物溅了她一身。三个人把病号送到ICU抢救后,黄文齐和姜辛又返回医疗大厅把患者的呕吐物打扫干净。作为一名90后女战士,黄文齐说:“我们代表的不仅是自己,更代表着中国和中国军人的形象,我们每一名队员都是一座桥梁,联通着中国和马里的友谊。”

嘱托出院患者注意事项

为了让大家的文化娱乐生活丰富起来,女队员们还充分发挥起多才多艺的优势,排练起文艺节目。护士朱姝在单位就是文艺骨干,利用业余时间带领其他女队员排练《C哩C哩》舞蹈,队员们都调侃是她把广场舞带到了非洲。护士杨丽把古筝也带到了非洲马里,空闲时间总能听到从她房间里传来《高山流水》的古筝曲子,弹出了东方神韵,也弹出了中国女军人的柔美。

日升月落,如水东流。14名女队员,为了维和任务每个人身上都发生过或正在发生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是出征仪式上与亲人分别的泪水,是父母重病不能床前尽孝的愧疚,是孩子成长路上不能陪伴的心酸,是抢救病人时不顾一切冲锋在前……同时也正是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才让她们义无反顾踏上了维和征程,为了人类的和平事业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牺牲与奉献在她们身上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词汇,更是日日夜夜的坚守,点点滴滴的付出,这一切都化作了中国女军人的使命担当,变成了一个靓丽的名片,在西非马里这片红土地上,树起了中国维和女军人的榜样形象。

(央广军事·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