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两军卫勤分队深入展开学习交流

中方参演官兵正在进行检伤分类。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慕尼黑7月6日电(周娜 彭振纲)今天是“联合救援-2019”中德卫勤实兵联合演习的第二天,参演两军官兵走进对方的卫勤装备进行参观交流,为肩并肩开展此次联合救援演练打下基础。

在我军部署地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野战帐篷医院系统。这套野战帐篷医院系统由14顶帐篷构成,编设指挥、检伤、重症、手术、收容、医技保障、防疫等功能模块。中方二级医院救治收容组护士长、中部战区总医院护理部主任戴晓婧引导德军官兵走进帐篷医院,只见二级医院主通道两侧排列着指挥、检伤、重症、手术、药房、病房等帐篷,彼此连通;制氧制水、病原检测、X射线帐篷分列帐篷医院主体后侧,相对隔离,整个系统俨然一座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医院。

参演官兵转运“伤员”。

中德联合导演部成员、卫勤保障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兴永介绍,这是我军最新型的野战帐篷医院系统,其主要特点是展收迅速,运输便捷,可以实现长距离快速战略投送;配备的手术和急救设备集成度高,全部实现箱仪一体化;具备自主制氧制液条件,减少对后方的依赖;能够进行内部组网并且具备信息化作业手段。

我军野战帐篷医院系统不远处就是德军二级野战医院,该医院采用方舱加帐篷的形式,由14个方舱、8顶功能帐篷和5顶通道帐篷组成,展开了指挥、检伤、急救、手术、药房、病房、检验等模块,并配备两台轮式装甲救护车。德方野战医院院长、马特中校介绍说:“该医院内置医疗设备非常先进,且小型轻便,便于野战条件下使用;模块化程度高,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灵活组合;具备核生化防护能力,手术等方舱可在核生化条件下展开作业。”此外,野战医院的保障条件非常好,特别是电力、空调、厕所等配套齐全。

参演官兵正在汇报“伤情”。

在模拟难民营旁边,两军参演人员正在展开联合训练。情况想定是,“炸弹袭击”导致商务车内8人“受伤”,其中4名“重伤员”、4名“轻伤员”。我军履带式装甲急救车、高机动型野战急救车紧急停靠在迎接后送急重症伤员的最佳位置,该车主要用于战场伤员前接后送和途中不间断急救,车厢自带电源,即使在车辆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也可独立运作。

中方急救军医、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教务处长王营介绍,“这辆救护车装有特种装甲钢板,能够抗地雷冲击,防轻武器射击和弹片,可更好地满足战时伤病员转运救治防护需求。”

据介绍,德军用于现场“救护”的装甲救护车非常先进,狐式装甲救护车能够一次运送1名卧位或两名坐位伤员,而拳师犬式装甲救护车可一次运送3名卧位或6名坐位伤员。

中德联合导演部成员、空军军医大学卫勤教研室专家陈活良说:“双方卫勤装备设计各具特色,但在设计中都充分考虑伤员救治需求、非常贴近实战。”在接下来的演习中,这些“生命之舟”将投入联合救援演练,展现它们的救护保障能力。

中方参演官兵参观德方二级医院。

参演官兵向德方介绍中方二级医院急救帐篷。

参演官兵向德方介绍中方二级医院检验模块。(本文图片由彭振纲、华莎摄 )

本文源自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阅读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中国青年报客户端(http://app.cyol.com)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