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铁路抢修1万次!美军24小时空袭,志愿军怎么活下来的

作者:勇者

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

自1950年10月19日,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开始,后勤补就成了上上下下最关心的大事要事。在历时2年零7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后勤部队共为前线运送物资超270余万吨,供应物资种类近万种。在朝建设铁路2条,全长达200多公里,新修公路2500多公里,加修公路8100多公里。以铁路为例,虽然看起来只有短短200多公里,但那是在美军夜以继日的轰炸中,不断修、不断炸而建成的。据不完全统计,志愿军对这条铁路的抢修次数达到了14000余次,而公路被炸的次数及抢修次数更是难以统计。

志愿军抢修桥梁

这还不算完,美军为了对志愿军后勤实施绞杀式封锁,常常在重要的道路交通枢纽实施定点定时轰炸,桥梁、隧道、车站、站点等成为重点轰炸对象。负责后勤的志愿军老兵口述回忆:“美国人的飞机,基本上每天都会对运输公路进行轰炸,即使可轰炸的道路都已经完全被炸毁了,他们也会在被炸毁的道路再扔上一两枚炸弹”“如果他们执行轰炸的飞机碰巧遇见我后勤部队,不仅进行轰炸,飞行员还会拉低飞机,对目标进行扫射”。

美军飞机封锁公路

而我军一辆运输车所配备的防空武器,仅仅是一架机关枪,这对于联军的飞机来说基本不存在任何威胁,很少有士兵能用机枪将美机打下。面对这样的情况,志愿军后勤部队为完成运输补给任务,想出了很多对策。

首先是解决志愿军官兵的口粮问题。国内针对志愿军部队在战场条件下难以做饭、没时间做饭、做饭会暴露目标等情况,提出“以炒面为主”“制备熟食,酌量提高供给标准”的建议,并将样品送给负责总后勤的彭老总以及志愿军副司令员洪学智征求意见。他们在验收样品之后,彭总让洪学智电告东北军区后勤部:“送来的干粮样品很好,但是在制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卫生,盐分配比合适,以及要炒熟之后磨成面,大量前送。”这就是志愿军“一口雪一把炒面”特色口粮的来源。

志愿军一口雪一把炒面

其次是加强后勤部队配备。洪学智主管志愿军后勤工作,在联军的严密封锁下,后勤分部由三个增至四个,后勤人员增加到了2.8万余人。随着战事的不断推进,志愿军后勤系统还陆续增加了铁道运输部队,抢修部队,以及护路高炮部队,人数达到了5万人次。

国内慰问志愿军部队的物资

第三是优化物资运输方式。志愿军后勤部综合战事需要、联军轰炸等特点,及时调整供应体制,实行分区供应与建制供应相结合的方式,建起与战场相适应的兵站运输网。不仅如此,志愿军后勤部还加强了部队的防空能力训练和防空设施建设,注重提高高炮部队的防空能力和部队的群众性防空能力。

志愿军担架队在行动


大车队支援前线

志愿军后勤部队入朝以来,在敌军的“绞杀”中顽强成长,1952年6月粉碎了美军企图扼杀我后勤来实现其优势的野心。志愿军在长久的“反绞杀战”中,建成了一条“打不毁,炸不烂”的运输线。这条美军无法扼杀的生命线,为志愿军长久作战并夺得最后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据不完全统计,志愿军后勤部通过各种途径,共向志愿军前线运送物资达270多万吨,及时向我军战士补充各种枪械50多万支,弹药超100万吨,火炮1万多门,转送伤员、病员48万多人次。

大量军鞋、衣服等物资被运往前线

在这条生命线上,英勇的运输兵为了将粮食、药品、武器弹药送到前线战士手中,顶着敌人铺天盖地的炮火轰炸,全速奔驰在崎岖的山路上。许多汽车兵常常几个昼夜合不了眼,负责兵站物资分配的站长,时刻与他的物资呆在一起寸步不离;搬运物资的士兵,卸完一车的物资,未来得及休息立马投入工作。他们将生死置之度外,只为了向着胜利的方向前进,前进!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