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百科 1门顶18门火力的喀秋莎火箭炮有多凶残?


Fly Knight/文

喀秋莎火箭炮相当于18门自行火炮的射击密度,被战士们称为“咆哮战神”,这种多管火箭炮能在短时间内将大量弹药倾斜在敌方阵地上,并能在遭到反击前迅速撤离。在火箭炮的发射架上标注有字母“K”,红军战士并不知道它的正式名称,所以将之命名为“喀秋莎”。

喀秋莎火箭炮在发射时会发出呼啸的声响,一度让德军闻“声”丧胆,德军将之称为“斯大林的管风琴”,足以见喀秋莎超群的威慑力。

图、喀秋莎示意图

喀秋莎多管火箭炮的滑轨床共有8条发射滑轨,其中每条滑轨上下各自悬挂一枚火箭弹,它能发射16枚口径为132毫米的火箭弹,最大射程可达8.5公里。它们既可以齐射,也可以单发。

喀秋莎弹头部位配有TNT炸药,发射时它承受的过载和应力远大于身管火炮,所以火箭弹装填系数高于普通炮弹。一枚132毫米的火箭弹威力和一枚152毫米榴弹炮相当。喀秋莎一次装填完毕大约需要5~10分钟,耗时7~10秒就能全部发射完毕。喀秋莎火力相当凶猛,杀伤范围能涵盖约8千平米!这对于大面积消灭敌方有生力量相当有效。

图、BM-8-36型82毫米多管火箭炮

喀秋莎火箭炮凭借凶猛的火力一战成名。1941年7月14日,苏联红军组建的首个火箭炮连七辆BM-13,向斯摩棱斯克的德军据点奥尔沙火车站发起进攻,苏军在短时间内将一百多枚火箭弹发射至德军阵地,这导致德军第5步兵师的惨痛伤亡。过于猛烈的炮火,让德军误以为遭到了一个苏军炮兵师的攻击。

其实早在1933年,苏联便成立了火箭研究院,开始研发陆军和空军使用的火箭弹。在1938年时,苏联的战斗机都开始装备82毫米和132毫米航空火箭弹。1939年5月爆发诺门坎事件中,苏联红军首次将延时引信的火箭弹投入空战。其中苏军王牌飞行员波罗杰伊金表示他使用火箭弹击落了10架日本轰炸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喀秋莎火箭炮包括BM-13火箭炮、轻型的BM-8和重型的BM-31。时至今日,喀秋莎的名称仍被用在俄制的车载多管火箭炮上。前苏联火箭炮的巅峰之作是9K58式300毫米多管火炮,外销型号绰号“龙卷风”。该炮最初设计为14管,后期改为12管,主要用于压制和歼灭有生力量,摧毁装甲目标、炮兵连队、集团军阵地的飞机和直升机、指挥部和其他地面目标。

俄罗斯陆军依旧保持者强大的火箭炮装备,从摩托步兵团到方面军各级合成部,装备了四种不同射程的火箭炮。包括122毫米的BM-21系列12管“冰雹”、220毫米BM-22式16管“飓风”、300毫米BM-30式12管“旋风”和122毫米50管“普赖玛”。

可以说苏联火箭炮的设计影响着世界火箭炮的发展方向,德国有150毫米、280毫米口径火箭炮。美国和英国也在M-4A1坦克上加装火箭发射架。甚至朝鲜都研发出金策火箭炮。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