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影像记录新中国的航天记忆 | 优秀作品选登

新中国成立70年,一个个航天家庭投身到国家发展的洪流之中,如同汇聚大河的一个个水滴。写出它们的故事,既是对时光的纪念,又是对历史的存档。由中国航天科工航天三江四部协办的“岁月·家国”栏目,以作者的第一视角回忆讲述共和国的发展历程和难忘的航天往事。

经历了60多年发展,中国航天事业蒸蒸日上,一项接一项航天型号的研制以及成功发射,为国家国防力量日益壮大提供支撑,为国家的繁荣昌盛提供保障。

长期以来,档案部门作为历史记录的参与者、保管者,肩负建构、维系和传承航天记忆的使命,以存档、存史、提供档案利用的方式守护着最为核心的航天记忆。

作为航天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从1982年就开始参与航天的档案工作,并有幸成为用摄像机完整记录并见证了航天某型号从立项到完成的全过程,整个过程长达7年之久。

在这7年的时间里,我的足迹遍及全国各地,收集、整理了各种大小试验及围绕型号有关的各种研究、会议、活动等相关的素材3000多分钟。其间,我参与制作了各个分系统研制、定型及全系统定型的专题片、汇报片、宣传片40多部,时长达数百分钟。其中,很多场景虽过多年却历历在目,这些难忘的经历被我珍藏在内心深处……

记得1988年的一次型号系统定型试验,其中一个试验项目在国内尚属首次,就是放眼国际也鲜有记载。

试验队领导非常重视这次拍摄,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完整地记录下整个过程,留下宝贵的资料。试验前,我们特地从北京调来40倍的长焦镜头和多台摄像机,以期全视觉多角度,完整地还原整个试验的壮观场面。后来实践证明,从北京调来40倍的长焦是一个多么正确的决定。

戈壁的5 月是个多风的季节,可是试验的当天却是天公作美、风和日丽。为了确保拍摄任务万无一失,我们早早就在阵地待命,整个场地马达轰鸣,全系统所有的设备都已进入临战状态。本来预定下午3点的试验不知什么原因一推再推,天色也逐渐暗了下来。1 小时准备、30分钟准备、10分钟准备,随着指挥员不断地下达命令,整个阵地临战前的紧张气氛达到了顶点。

“起飞!”

随着这条指令的下达,整个试验正式开始。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拉开序幕的瞬间,试验场阴云忽至,狂风大作,飞沙走石。而从一百公里之外起飞的目标马上就要飞临现场,此时发射阵地上准备的另一个目标也应起飞。眼前的风速大大超过了该目标起飞的条件,可由于一些因素,该目标也不得不强行起飞,很快地面设备发现目标,并分别锁定目标。

“伴随着指挥员的“10、9、8……”

倒计时的指令下达,两发产品裹挟着巨大的轰鸣,喷着火蛇直奔苍穹。目标在近地点肉眼还是容易看到,可远地点的靶机由于渐暗的天色再加上阴云的干扰,肉眼很快就难以追踪。这时我们的长焦镜头彰显出了它的“英雄本色”,不仅迅速捕捉到了目标,还清晰地拍到了目标并将其击落的完整画面。

试验刚一结束,各级领导、专家及参试人员都一路狂奔到我们的拍摄点,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抓到了吗?”当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大家都纷纷拥抱并与我们击掌祝贺。大家即刻就把我们的摄像机位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一遍遍地播放回看视频,看一次欢呼一次,那个场面令我至今难忘。

在我从事音像档案工作的20多年中,类似的经历还有很多很多。星移斗转、一晃过去了这么多年,但回忆起来还是让我感到幸福满满,毕竟,我是这个型号整个研制过程的亲历者之一。

原始的记载只是收集,其终极目标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让后来的航天人了解过往,让航天文化和航天精神得以传承,让中国的航天事业真正地为世人所了解、所关注、所投身。

我们用档案来记录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这些珍贵史料将成为一代代航天人的永恒记忆。

文/程刚

编辑/王羽涵 张晓帆

监制/许斌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