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小常识:枪械的灵魂和指纹,膛线

膛线(Rifling,译着“来复线”)可以说是枪管的灵魂,是现代炮管及枪管的管膛内壁上被锻刻加工出的呈螺旋状分布的凹凸槽,可使子弹在发射时沿着膛线作纵轴旋转,产生陀螺仪效应稳定弹道,因而能更精确的射向目标。由于每支枪都有独特的膛线,可以根据子弹发射后弹头被膛线削出来的线条开展鉴定工作,所以膛线也被看着枪械的指纹。

虽然在15世纪就有使用膛线的纪录, 但是由于制造工艺的困难, 直到18世纪才得以普及。

膛线下陷中空的地方称作阴线或阴膛(groove,在多边形膛线中则称为valley),凸起部分成为阳线或阳膛(land,在多边形膛线中称为hill),枪支的书面口径通常指的是一条阳线与其正对面的另一条阳线间的距离,因此子弹弹头的直径通常大于枪支的口径。

膛线的分类

左:滑膛枪管;

中:传统式线膛枪管,A=阳线口径,B=阴线口径;

右:多边形膛线枪管

按照膛线凹凸线条粗细可分为阳膛线与阴膛线两种设计。大炮主要使用阳膛线,携带式枪械主要使用阴膛线。

膛线没有一个确定的数目,2、4、6、8条甚至于更多,但一般常见的手枪、步枪膛线数为4,狙击步枪等重视精度的枪械膛线数为6,而机枪膛线数为8条,另有简化版武器只使用2条膛线(比如二战英国的斯登冲锋枪和美国春田M1903简化版步枪)。

膛线根据旋转的方向可分右旋、左旋(从射手方向看去),右旋膛线比较普及;虽然膛线的的数目没有一个既定标准,不过深度只能在固定的范围内;膛线按截面形状分为矩形膛线、梯形膛、弓形膛线、圆弧形膛线、多弧形膛线、多边弧形膛线等。早期黑火药时代膛线普遍比较浅(因为黑火药残渣多,并且使用铅弹头),后来产生多种膛线,当今比较流行多弧形膛线、多边弧形膛线等优质膛线,可以提高武器精度和初速,并减小火药烧蚀提高寿命。

多边形膛线

尽管多边形膛线(polygonal rifling)很早就出现了,但是在19世纪末线状无烟火药弹药刚出现时就已经很少使用。多边形膛线的原理最早是在1853年由著名的英国发明家约瑟夫·惠特沃思爵士(Sir Joseph Whitworth,1803~1887)提出的。当时惠特沃思正在试验在火炮上应用六边形炮管,并且在1854年申请了专利,但是英国军方在1856年拒绝采用他的设计,惠特沃思因此转而将设计应用到了步枪上试图取代当时服役的1853式恩菲尔德步枪。南北战争时期,南军的神枪手使用装配了多边形枪管的惠特沃思步枪(Whitworth rifle)在战场上取得了很大成功,甚至在1,000码(910米)的距离外一击狙杀了北军在战争中阵亡的最高将领约翰·塞奇威克将军(John Sedgwick,1813~1864,生前最后一句话是“这么远的距离,他们连大象都打不到”)。惠特沃思步枪远超同时期其他枪型(比如夏普斯步枪)的远程精度使其成了“神枪手”的代名词,并且被后世定义为最早的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狙击步枪。

最后两款大批量使用的多边形膛线步枪是英国的李-梅特福步枪(Lee-Metford rifle)和日本的有坂铳。当线状无烟火药开始取代黑火药时,因为当时用来制作李-梅特福枪管的金属材料太软,膛喉磨损情况太严重无法适应新式火药,因此整个多边形膛线枪管设计被取缔,在西方几乎销声匿迹,李-梅特福步枪也随即被改制成了传统膛线的李-恩菲尔德步枪。而东方的情况则相反,有坂铳设计则通过后续的三八式步枪不断证明了其在战场上的耐用性和精度,从日俄战争和一战开始一直坚持到了二战结束才推出历史舞台。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因为纳粹德国为了能够快速生产大量可靠耐用的枪管而开始批量使用新发明的冷锻法,多边形膛线又重出江湖出现在MG42机枪上。二战结束后,许多德国的军火商还在继续推出有多边形膛线的枪械,比如莱茵金属的MG3通用机枪,以及黑克勒&科赫的G3A3自动步枪、SL7半自动步枪和著名的PSG-1半自动狙击步枪。许多以手枪设计著名的欧洲公司,比如黑克勒&科赫、格洛克、乌尔斯基·布罗德、瓦尔特等,都推出了多边形手枪管,使得多边形膛线的设计开始变得更加多样化。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