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再走长征路」“父亲一生都在寻找”——追寻兰发连及其随身红军竹筒系列报道之一


1985年,兰发连(后排右一)回宁化座谈并与红军战友合影


兰发连随身红军竹筒


“父亲生前始终惦记着,有一天能够找到部队,重回革命队伍。”“七一”正值盛夏,兰发连四女婿唐盛利提起往事瞬间哽咽。

85年前,三明市宁化县治平畲族乡红军战士兰发连,踏上了伟大的长征之路。1964年12月,兰发连被宁化县登记为“失踪军人”。1981年7月,兰发连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但是,县里随后的寻访,却让兰发连得以“重生”。

1985年7月,兰发连应邀参加宁化县红色政权成立五十五周年暨中央红军长征胜利五十周年纪念大会。陪兰发连回来的大女儿兰开秀说:“那是父亲最开心的时刻!不仅是回到了家乡的怀抱,更是作为一名红军,回到了组织的怀抱。”

让兰发连真正得以“重生”的,是一个竹筒。如今,这个毫不起眼的竹筒,深藏在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文物管理所里,却尘封着兰发连的长征往事。那是父亲用生命珍藏一生的竹筒!凝视着久违的竹筒,兰发连的四女儿兰桂英早已眼含泪花。

她说:“父亲一生都在寻找。一条路向前,革命;一条路往后,回家。”

随身红军竹筒

风展红旗如画。革命,就要向前!

兰发连出生在林深之处的宁化县治平村焦里自然村,15岁那年,已参加红军的他就毅然告别家乡开始长征。他的随身之物,只有一个红军发放给他的竹筒,而这个竹筒正是用他家乡的竹子做的。

“千担纸,万担粮。”明山明水之间,这片红色土地书写着自己的中央苏区和红军长征传奇。治平乡遍地竹林格外挺拔,不仅是生产上等玉扣纸的好原料,还常常用来制作竹筒等各种日常用品。

“红军行军间隙,就用竹筒来吃饭。要是没有竹筒,那就只有就地取材,用树叶之类的了……”兰开秀至今清晰记得父亲对于竹筒来源和用途的讲述。在治平乡里,竹筒当年家家都有,更多用来盛放作物种子。

节竹为筒,竹盖竹筒,一旦合一,就会密封。竹盖和竹筒清楚刻着大大的标号47,兰发连捐献出来的随身红军竹筒,虽然已经过去了整整85年,但是只是筒身开裂,其他一切依然完好。吃过饭,喝过水,对于随身红军竹筒,兰发连一向视如生命。

绝命后卫,蓝山喋血,瘦小的兰发连不幸因为受伤而失散。伤愈之后努力寻找红军队伍始终没有结果,无依无靠的兰发连只得选择在蓝山扎根。从此,随身红军竹筒,成为他唯一的精神寄托。

平时用块布包着藏起来,兰发连只要有空,就会把随身红军竹筒拿出来看,并且不断擦拭。“这是父亲参军时发的。他总说,万一有一天部队来人找自己了,总得有一些东西能够证明。”唐盛利说。

父亲沉默寡言,一向不喜与人争辩。可是,兰发连的子女们永远不会忘记:有一回,那也是唯一一回,他们的父亲和母亲大吵了一次。原来,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家里穷得实在揭不开锅。母亲想偷偷把“没用”的竹筒,拿去换点小钱度日。

大发雷霆的兰发连,总算让子女们知道了父亲的威严。后来,消息还是走漏了出去,有人多次登门求购。兰发连从来都是一口回绝——这是自己参加革命的唯一见证,是他今后找回部队的唯一希望。

但是,有一天,兰发连终于不再回绝。那是在1975年,兰发连自愿将随身红军竹筒捐了出来。因为,县里的同志告诉他,要拿他的宝贝去教育革命后代。

跨过千山万水

兰发连带着随身红军竹筒,跨过了千山万水长征,从福建三明来到了湖南蓝山。

最早想把兰发连的宝贝扔掉的,其实是他的救命恩人。那年,受伤的兰发连,躲藏在塔峰镇竹市村一处稻草堆里。天气转寒,取稻草铺猪舍的雷善红,吃惊地发现了两个小兵崽。既是巫又是医的雷善红,好心帮助兰发连两人养伤。可是,那只无用的竹筒,雷善红怎么也无法拿去扔掉。

在她的调养之下,一段时间之后,兰发连的伤病总算好了。“兰发连试图去寻找大部队,可是根本无从找起,他只好又回到了蓝山。”蔡国胜是雷善红的外孙,对这个外婆收留的“红军崽”印象特别深。

毕竟,从“走红军”到“红军崽”,对当地人来说,有些不可思议。“红军青面獠牙,会吃人!”蔡国胜说起当年国民党反动派的煽动,比划着双手活灵活现。红军还没来,老百姓纷纷跑开躲了起来。

“红军怎么会吃人呢?”雷善红偏偏不信邪!她带着女儿留了下来,就是不跟着“走红军”。因缘巧合,她不仅救下了兰发连,还最终收他作儿子。雷姓是当地大姓,兰发连的生命从此得到了庇护。

风雨交加漫漫长夜,那年头收养红军战士,分明是不要命的事。兰发连长时间躲在深山老林学起了木工。说是木工,其实是跟着做棺材,那里一般人不敢去。只有过年,兰发连才敢偷偷地回到雷家。

新中国成立后,兰发连成了村里人尽皆知的“红军崽”。既是儿子,又还年少,当地人就叫崽。“红军崽”,那是亲切的爱称。后来这位“红军崽”长大了,在雷家的帮助下结了婚,并按当地规矩分了家。可是,“红军崽”早已成了兰发连鲜活的印记。

倒是兰发连在老家,早已渐渐迷失在历史深处。宁化县委史志室副主任龚翠英翻出了1985年宁化县红色政权成立五十五周年暨中央红军长征胜利五十周年纪念大会档案。兰发连虽然参加会议,但是档案上的名字却是“兰荣发”。

参加会议的老红军有合影,照片上的兰发连,谁看了都不会走眼,可是他的名字却对不上。原来,兰发连并不识字,并且从小失散在外,乡音已改。于是,兰发连被听成了兰发荣,再错成了兰荣发。

全国独一无二

兰发连是畲族。凉畲族人说,他们其实姓“蓝”。

1983年5月,蓝山县委党史办采访兰发连。2017年出版的《红军长征在蓝山》记录:兰发连“1932年在老家参加游击队,1933年3月参加红军,1934年农历九月初九日参加长征。”

农历九月初九,符合农村习惯。九九重阳易记难忘,这笔记录尤其珍贵。农历九月初九这天,正好是公历1934年10月16日。而这个记忆得到了历史惊人的印证:10月16日,中央机关和中央主力红军从于都集结地开始向西突围,实行战略大转移。红三十四师临危受命,担任全军总后卫。

可是,在宁化县革命烈士英名录上,兰发连却被记载为红八军团战士,并且出生年份为“1901”。问题是,“1901”是所有兰发连档案中出生年份最早最怪的,实际应为“1919”。

“红八军团战士”,更加可疑。因为历史记载,1934年10月10日夜间,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悄然从瑞金出发,红八军团赫然在列。这显然与兰发连农历九月初九的回忆不符。

兰发连的下一代更想知道答案。他们从随身红军竹筒一路延伸出来,追随父亲的脚步,寻访失散的老红军足迹,并且一一记下故事。已故的杨永成就是其中一位,他和兰发连几十年未见,却互相一眼便知是红军战友。

他们还专门查找牺牲红军遗骸。唐盛利说:“每一位参加过革命的红军,都为新中国的成立流过血、受过伤,付出过我们现在难以想象的艰辛。这样的革命故事,如果现在不记录,再往后,我们的后代将无从知晓。”

同样在长征沿线寻访的,还有红三十四师100团团长韩伟之子韩京京。兰发连随身红军竹筒故事初露端倪,得知消息的韩京京,立即转告了三明市委。随后,三明迅速展开了跨省寻访。

全国独一无二!这不仅是红军发放的竹筒,还是经过长征的竹筒;不仅是随身红军竹筒,还是革命一生见证。蓝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谢文明说:“县里马上要对随身红军竹筒重新组织文物等级评定。”

7月1日,兰发连后代第一次赶到断肠明志的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墓前拜祭。他们说,现在知道陈师长的墓园在道县,以后一定年年来。

“闽西子弟,长眠异乡。山河呜咽,大地神伤……激励后人,勇敢担当。弘扬传统,实干兴邦。”泪水洒下祭文,这是无尽的追思,更是奋斗的宣誓!

(三明日报记者 李顺亮 曾凤清 李远明 三明日报宁化记者站 刘才恒 文/图)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