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区区两个营,灭了伊拉克百万大军!?「意图客 | 模型魅影」



本文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意图客



▲本期原创模型摄影作品1(1/72比例场景拍摄)

当前,美国和伊朗的紧张关系无疑是世界瞩目的热点。美国先是宣布退出《伊核协议》,继而又将伊朗的军队定性为“Foreign Terrorist Organization”,美军航母战斗群更是气势汹汹地开到了伊朗家门口。



与此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嘴也是“火力全开”,他毫不掩饰地在推特上对伊朗发出了威胁:“如果伊朗想开战,那将是伊朗的终结,永远不要再威胁美国!”面对美国的恐吓,伊朗也毫不示弱,直接把美国“拉黑”,一场“美伊战争”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本期原创模型摄影作品2(1/72比例场景拍摄)

说起“美伊战争”不尽让人想起16年前爆发的那场“美伊战争”,只不过那个“伊”是伊拉克的“伊”。本期意图客模型摄影作品中的主角正是驰骋于伊拉克战争的陆战之王——美军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历史总是戏剧性地重演着,回顾M1坦克在战场上的骄人战绩,反思它所遭受的厄运,或许能够帮助我们看清轻率开战的后果。



▲2003年3月20日美军对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主要政治、军事目标进行了空袭

“911事件”后,美国发动“反恐战争”,伊拉克被列入“黑名单”。2003年3月20日,美国以伊拉克可能拥有“大杀器”和暗中支持“Terrorism”为由,绕开联合国安理会,直接对伊拉克动武。

就在4年前的1999年,美国主导的北约盟军刚在巴尔干半岛上打了一场科索沃战争,那是一场“不落地”的战争。美国及其盟友仅凭空中力量便取得了战争胜利,地面部队全程坐了冷板凳。然而这次美国要彻底制服伊拉克军队,占领伊拉克全境,光凭空军是不够的,地面部队将是制胜的主角。



▲伊拉克装甲军团

美军的对手——伊拉克军队,实力如何?自1991年海湾战争后,伊拉克为其侵略科威特的行为付出了沉重代价,在严密的制裁下,国力和军力均遭受重创。



▲伊拉克军队的精锐——共和国卫队

但伊拉克总统萨达姆麾下仍然保有着一支拥有2200辆坦克,1000辆各型装甲车和近100万人的庞大军队(包括现役和预备役)。其中14万由萨达姆次子库赛统领的“共和国卫队”更是装备精良的劲旅,他们发誓要让美军地面部队血流成河。



▲本期原创模型摄影作品3(1/72比例场景拍摄)

大家都知道美军的海空力量非常强大,其实美军的地面部队虽然规模小,但质量也相当高,其中M1艾布拉姆主战坦克无疑是美军地面部队这柄锋利长矛的矛尖。



▲伊拉克战争美军地面部队进攻态势图

战争爆发后,美军地面部队从科威特出发,兵分两路越过伊拉克国境线,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钳形攻势,其左翼为主攻方向,由美军第3机械化步兵师领衔,其右翼担任助攻,由“四等人”美海军陆战队第1远征军领衔。这个巨大的钳子要夹碎的正是伊拉克的心脏——首都巴格达。



▲被击毁的伊拉克坦克

在两路美军的推进过程中,遭到了伊拉克军队的顽强阻击,而美军的策略是以少量兵力牵制敌军,装甲部队主力则避免陷入纠缠,保持高速机动。这一策略很成功,M1坦克凭借燃气涡轮发动机的澎湃动力一路狂飙,创造了日行军170公里的世界纪录,经过2周700多公里的“世纪狂奔”,两路美军兵临巴格达城下,并迅速抢占城郊的机场和交通要口,完成合围准备攻城。



▲“狂奔”中的M1坦克

对于美军来说,眼前这座拥有600万人的巴格达城可谓迷雾重重,自相矛盾的情报令美军指挥官们困惑不已。一些迹象表明:有大量共和国卫队驻守在巴格达城内,他们依托城中街巷的复杂地形,构筑起了严密的巷战防御工事,同时大量准军事武装和外国武装分子也已进入市区助战,准备与首都共存亡。另一些迹象又表明:城内的伊军建制混乱,军队高层似乎已经丧失对部队的有效控制。



▲战争中的巴格达城

对于坦克来说,巷战无疑是它们的梦魇,二战时《美国陆军野战条令》明确指出:“装甲部队应避免在严密设防的城镇中作战”。而制定于1980年的美国陆军装甲作战基本原则中仍将城市设定为坦克作战的最差地点。1994年俄罗斯装甲部队在车臣格罗兹尼的巷战中的惊人损失更是印证了这一观点。



▲车臣格罗兹尼巷战中被击毁的俄军坦克

如何进攻巴格达?美军高层的主流观点是步步为营、稳步推进,各国“吃瓜专家”们也都预测美军会顾及人员伤亡而不敢轻举妄动,“巴格达攻城战”将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硬仗。

4月5日清晨,一些巴格达市民突然觉得自家的房子正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引擎声剧烈地颤抖着,当他们惊恐地透过窗户向外张望时,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一长队美军坦克像彩车巡游一样,行进在巴格达的街头上。这是美军1个装甲营的30辆M1主战坦克,它们在14辆布雷德利战车和一些工程车的掩护下,竟然大摇大摆地闯进了巴格达市区!



▲在市区中行进的M1坦克

回过神来的伊军,开始以密集火力阻击美军,但M1坦克强劲的120毫米坦克炮和车载机枪压制了伊军火力,车队保持高速行进。在途经一座立交桥时,一辆M1坦克被伊军火箭弹击伤失去了动力,车队随之停了下来。伊军从公路两侧围拢过来,准备团灭美军。M1坦克迅速将受损的同伴围护起来,构成了坚固的环形防御阵形,经过20分钟的抢修,受损坦克仍无法开动,美军果断将坦克内的成员和敏感设备转移后将受损坦克自毁。巨大的引擎声再次轰鸣起来,全军继续高速行进。在途径一个居民区时车队又一次遭到了大量伊军和淮军事人员的顽强阻击,他们设置了路障,试图实施自杀式袭击,但这些都没能对M1车队构成威胁,也无法阻止车队的推进,最终这支装甲“巡游队”经过 2个多小时的激战,成功横穿巴格达市区,与另一路美军在城外汇合。这次名为“迅雷“的突袭行动,是美军对巴格达城防实力、部署情况和战术特点的一次”火力侦查“,行动中美军仅1人阵亡,4人受伤,1辆坦克受损。



▲激烈巷战中的M1坦克

两天后的4月7日清晨,一个更大胆的行动又在M1坦克滚动的履带下开始了。美军2个装甲营1个步兵营,再次冲入巴格达市区,这次已经吃过亏的伊军打起了“地雷战”,在城区外围布设了雷场,但美军工兵运用先进的排雷装备迅速清除了地雷,为车队开出一条通路。虽然伊军不断阻击,但M1坦克的高强度复合装甲没有给伊军任何机会,美军两个装甲营迅猛突击,不到1个小时,M1坦克就直接冲到了巴格达市中心,占领了底格里斯河畔的萨达姆行宫和执政党总部等行政中心建筑群,一举刺穿了伊拉克的心脏。



▲占领巴格达市中心的美军地面部队

当巴格达守军惊讶地发现市中心已经失守后,开始从城市的四面八方围了上来,他们准备重演索马里“黑鹰坠落”的情节,用人海战切断美军的补给,将孤军深入的两个美军装甲营包饺子吃掉。而对于美军来说,接下来的难关就是要在市中心撑住。美军作战最怕的就是没弹、没油、没粮,因此畅通的后勤补给,是美军守住战果,最终获胜的关键。为了给市中心的美军装甲突击队“输血”,担任掩护任务的1个美军步兵营陷入了苦战。



▲在巴格达市中心“耀武扬威”的M1坦克

在伊军的猛攻下,美军的补给车队遭受严峻威胁,5辆军车被毁,2名士兵阵亡,补给线一度中断,城中的两个装甲营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关键时刻,美军没有轻易动摇,在增援部队陆续投入保护补给线的战斗后,伊军的攻势被击退了。当天日落前,燃料、弹药和各类补给品被源源不断地运送到了市中心的两个装甲营手中。一位美军军长更是大胆地在巴格达市中心和他的士兵们一起度过了最危险的第一晚。当第二天全球的电视机里,出现了美军占领巴格达市中心的画面时,世界震惊了。与此同时,伊拉克军队的心理防线也随之彻底崩溃,士兵们纷纷放下武器,脱下军装,伊拉克的百万大军就这样 “蒸发”了,而萨达姆本人也难逃最终被俘的命运。



▲正准备拉倒萨达姆塑像的美军装甲兵

美军以区区两个装甲营的兵力,极小的人员损失,一天就攻陷了巴格达,实在令人唏嘘不已,而这场由M1坦克领衔主演的经典装甲突袭战则被喻为“21世纪闪击战”。4月15日美军正式宣布伊拉克战争的主要军事行动结束,完成对伊拉克全境的控制,这距离3月20日开战仅过了25天,其间美军官兵共阵亡128名,而伊拉克的100万大军灰飞烟灭。

美军之所以能迅速制服伊军,除了空中力量的重要作用外,强有力的地面部队无疑是制胜的主力,精悍的地面装甲部队如同一把矮小的利刃,只要刺中要害,便能一击毙命。M1坦克突袭巴格达中的惊艳表现,令大家对坦克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对“坦克无用论”作了有力地回击。只要有得力的空中掩护、步兵配合和信息化技术支撑,M1坦克依然能在不利的巷战环境中发挥出自身火力、防护和机动性能的优势,证明自己无愧于“陆战之王”之名。然而,在迅速而辉煌的胜利之后,美军和伊拉克人民却陷入了一场长达8年的噩梦,而M1坦克则由成功的“突袭者”,变成了失败的“受袭者”。



▲在巴格达市区治安巡逻的M1坦克

美军占领伊拉克全境后,战争形势由快意恩仇的“闪电战”转变成了担惊受怕的“治安战”。2003年10月29日,一辆在伊拉克境内巡逻的M1坦克遭遇巨型路边炸弹袭击,猛烈的爆炸掀掉了 M1的炮塔,坦克成员2死1伤。在之后短短的两年间,受袭失去战斗力的M1坦克数量激增到80多辆,2000多名美军官兵阵亡。到了2006年袭击事件更是愈演愈烈,仅在当年6月一个月间,伊拉克境内就发生了近1500起路边炸弹袭击事件,美军和伊拉克平民均死伤惨重。



▲被路边炸弹炸毁的M1坦克

经历过路边炸弹袭击的美军士兵,即使幸存下来,也难逃严重的心理创伤,在他们眼里这无疑是最为恐怖的经历。2008年第82届奥斯卡奖最佳影片《拆弹部队》反映出美国社会对驻伊美军境遇的关注。



▲正在安装城市生存套件的M1坦克

为了提升对抗路边炸弹的能力,美国不断对M1坦克进行升级,并为新型M1A2 SEP坦克设计了城市生存套件TUSK(Tank Urban Survival Kit),套件旨在根据“治安战”需要,对坦克较为脆弱的部分进一步加强防御,例如在侧裙加上爆炸反应装甲,在车体后部加装用以对抗单兵反坦克武器的栅栏。



▲装备“TUSK”的M1坦克

为了使坦克成员在使用舱外机枪作战时得到更好的保护,M1还加装了具有夜视瞄准仪的机枪防护盾,有些则直接换装成了可让成员在舱内遥控射击的M153 “乌鸦”武器站。而高高竖起的反路边炸弹干扰系统的天线也成了M1坦克显眼的新标志。




▲TUSK套件的颜色不搭配也没关系,赶紧装上保命要紧

然而TUSK并没能减少美国的损失,至2011年12月18日,美军完全撤出伊拉克,共消耗军费2万亿美元,而8年“治安战”中阵亡官兵的数字由25天“闪电战”期间的148人飙升到了近5000人,负伤人数更是高达3.2万人。此外,还有 6000多名伊拉克战场的退伍军人因心理问题而自杀。由于美国发动伊拉克战并未得到联合国的授权,而且战后也并未发现伊拉克拥有“大杀器”,这些都使美国发动这场战争的正义性和合法性受到了质疑。



▲巴格达恐袭现场的惨烈情景

而这场以解放伊拉克这名发动的战争,也并没有给伊拉克人民带来更美好的生活,战争中,伊拉克战斗人员,平民的死亡和失踪人数,约有17万人,实际数字可能要高得多。



▲美国:痛失丈夫的妻子

战后,原本复杂的中东安全形势更为恶化,此起彼伏的暴力冲突、教派冲突,使伊拉克人民最基本的人身安全也常常无法保障,更不用说经济发展了,伊拉克的政治重建,经济重建工作可谓困难重重。



▲伊拉克:痛失亲人的孩子

喜欢漫威电影《蜘蛛侠》的朋友们一定知道这句经典台词“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意思是“力量越大,责任越大”。当本·帕克叔叔语重心长地对蜘蛛侠道出这句话时,蜘蛛侠还一脸懵懂。直到由于一己私心,间接造成叔叔遇害的悲剧发生后,蜘蛛才彻悟了这句话的深意。但至亲已去无可挽回。



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同样他们也对这个世界负有巨大的责任,如果这一力量被善用,将给整个世界带来和平与繁荣,但如果仅站在狭隘的自身利益来滥用这力量,世界将面临悲剧和灾难。

本期模型摄影作品使用以下模型角色拍摄:



▲由YJ大师涂装的1/72比例美军机械化步兵模型为模型摄影作品增色不少

▲4款1/72比例的 M1A2 SEP TUSKI 成品模型

▲模型配有多种可选配件,便有更多的变化空间

▲1/72比例M1A2 SEP TUSK 2 成品模型

▲1/72比例的增强装甲悍马成品模型

▲1/72比例的装有乌鸦摇控武器系统的悍马成品模型

本期模型魅影栏目到此为止,希望大家喜爱、关注意图客,下期再见。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