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50余篇高水平论文,两获国家科技奖,他还参与12颗卫星研制

发表SCI、EI检索论文50余篇,先后参与完成了哈尔滨工业大学12颗卫星的研制与发射任务,担任"龙江"绕月微卫星总师,两次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中国航天基金会航天贡献奖……多年来,哈工大卫星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孔宪仁教授从事航天器结构动力学及热控系统设计方面研究工作,诠释着航天人艰苦奋斗的精神,取得多项科研成果,培养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

"试验一号":突破多项小卫星关键技术难题

孔宪仁毕业于哈工大工程力学专业,作为哈工大卫星技术研究所的开创者之一,他自1998年担任"试验一号"卫星热控系统主任设计师开始,亲历了哈工大小卫星研究事业从最初的一无所有到如今的硕果累累,是哈工大小卫星研究事业的拓荒者和见证者。

2004年4月18日成功发射的"试验一号"是哈工大立项研制的第一颗卫星,也是我国首颗由高校牵头自主研制的有明确应用目标的卫星和国际首颗三线阵立体成像测绘卫星。孔宪仁在这个项目中负责热控系统——通俗而言就是星载分布式"空调",通过冷热智能调节保护星上核心部件,使得卫星能够在可控温度范围内稳定工作。

在毫无经验借鉴的情况下,孔宪仁在成功之前不知经历了多少次失败。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多轮地面模拟试验,他高质量地完成了热模型设计和数据分析,确保了卫星在轨可靠运行,突破了一项项小卫星关键技术难题,也为"试验三号"等后续任务积累了宝贵经验。依托"试验一号""试验三号"完成的项目成果"先进微小卫星平台技术"获2012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快舟一号":彻底打破传统卫星和火箭的界限

"试验"系列卫星取得成功后,孔宪仁并没有沾沾自喜、固步自封,而是选择继续前行。在2009年立项批复的我国首颗采用星箭一体化技术的"快舟一号"任务中,他继续负责热控系统设计,同时担任项目副总指挥。

"快舟一号"卫星采用了全新的设计理念,彻底打破了传统卫星和火箭的界限,在完成技术创新的同时,也推动了总体单位设计文化的渐变融合。作为项目副总指挥,华发渐生的他身上担子更重了,却依然"身先士卒",无论是卫星卸车,还是测试装配,或是协调进度,都少不了他忙碌的身影,反复试验,寻求创新。项目进行期间,父亲过世,他匆匆赶回老家,来不及过多逗留就又马上重返出差地了。在方案设计论证的几年中,他始终把参研单位紧紧"拴"在一起,反复沟通协调,循序渐进推动各方达成共识,最终促成了一支相互信任、超级团结的研发队伍。

"快舟一号""快舟二号"两颗卫星分别于2013年、2014年成功发射入轨,创造了卫星发射准备时间最短、获取图像最快的记录。项目成果"星箭共用服务舱技术及其在快舟中的应用"获2016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龙江一号":全球首个独立完成地月转移的微卫星

2015年,哈工大开始组织论证绕月微卫星这一"前无古人"的项目。团队负责人、项目总设计师曹喜滨带领大家进行微卫星的方案设计,为了满足单星重量不超过50公斤的重量约束条件,大胆提出了贮箱作为承力结构、电子系统采用笼屉式结构等多个创新方案,并于2017年5月通过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评审,正式进入工程实施阶段。"醉心"航天的孔宪仁再次主动领下了这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而且是同时担任卫星总师和副总指挥。

哈工大提交给国防科工局探月中心的双主星设计方案经过多轮激烈竞争后最终胜出,后续又得到了黑龙江省政府的全力支持和经费资助,但真正留给研发的时间却仅有一年。时间短、任务重,体积小、重量轻,路途远、风险高,所有要求和指标都近乎严苛,孔宪仁要完成任务只能同时间赛跑、跟自己较劲。2018年5月,"龙江一号""龙江二号"两颗卫星搭载嫦娥四号中继卫星"鹊桥"顺利升空,"龙江二号"成功进入环月轨道,成为全球首个独立完成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的微卫星,获得了低频射电探测数据,以及多幅月球表面图像和地月合影照片,圆满完成了中沙两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国际合作任务,得到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等众多主流媒体的持续关注和报道。

如今,孔宪仁仍奋战在工程技术一线,在航天事业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欢迎关注"我眼中的哈工大"头条号,小编会带大家一起聚焦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精彩资讯!

本文素材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官微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