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在商业中的运用-作战篇1

(本文总共3000个字,预计4分钟读完,请慢慢品尝。为了避免太多字本期开始将进行分段发布。)

"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不论做什么事情就跟用兵打仗一样,需要先做好万全的准备,所有的条件都满足了才开始做行动,才不至于临场抓襟见肘,这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往往在遇事时经常慌了手脚,特别是遇到急事。所以急事要缓就是这个道理,越是急的事越应该要深思熟虑想清楚方方面面,准备好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所需要的材料,再着手解决问题。

将军不打无准备的仗。还是说说华为吧,最近风口浪尖的,也蹭个热度。当年被摩托罗拉收购不成功后,任正非意识到如果华为继续往前发展,早晚是要在山顶与美国的相关企业相遇,到时短兵相接,必然死伤无数,所以必须先做好一切准备。也因此,华为的下属芯片公司海思半导体应运而生,如今虽然美国的贸易战暂时解除了对华为的封锁,但是其中仍存在着诸多变数,所以留有后手,仍是最保险的方案。

前段时间网上疯传华为将山海经里面出现的所有物种与专有名词都进行了商业注册,其实这从另一方面来说必定有其用处,每一个名词都将对应一款产品,这可是留了好几手的事。比如芯片方面的麒麟、鲲鹏,即将推出的自有系统鸿蒙,所以好事还在后头。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如果不能速胜,长期用兵士气必然受挫,攻城则会久攻不下,正如《左传》曹刿所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漫漫长日,所需财力物力人力都是巨数,最终导致国力空乏,将会引火烧身。

从商战上来说有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保时捷收购大众,反被吞并。保时捷与大众应该来说渊源颇深。当年纳粹时代,希特勒为了推出一款大众都能用得起的汽车,邀请保时捷创始人费迪南德·保时捷来进行设计,这就是甲壳虫,今天看到新闻大众竟然宣布停产甲壳虫系列,多少代人的梦想车就是卖得太贵。有人说甲壳虫就是保时捷的拉高版,乍一看还确实有些像。期间费迪南德·保时捷把女儿嫁给了,皮耶希家族,而皮耶希在这期间获得了大众的经销权,后来成为了大众的大股东之一。所以大众与保时捷一直以来都是非常要好的合作关系。

故事发展到费迪南德·保时捷的第三代,他的外孙费迪南德·皮耶希。他外孙原本在保时捷公司从基层做起,还参与了保时捷906与917的设计,可是后来却被小保时捷也就是费迪南德-皮耶希的舅舅排挤。最终选择离开自创工作室,再后来加入大众的全资子公司奥迪,最后从奥迪副总裁做到大众的首席执行官以及监理会主席,期间的故事自行脑补,接下去这场豪门的经典恩怨即将上演。

保时捷其实一直以来都想要收购大众,但是由于经营不善,企业连年处于亏损状态,想收购也是有心无力,直到文德林·魏德金上任CEO形势才有所改观,这个文德林·魏德金上任前要求他年薪必须是利润的1%,以当时的盈亏情况根本没有人在意,后来年薪拿到了2千万欧元的巨款。有这么高的利润,又看到大众虽然营业额超高但是利润却比保时捷还低,企业市场估值一直不被看好,于是便有了收购的契机。

时间来到2004年,保时捷在原有大众股份的基础上开始增持股票,期间欧盟开始起诉德国要求废除《大众法》,认为德国违反欧盟资本自由流动原则。解释下什么是《大众法》,1960年,大众汽车在当时被私有化的同时,德国为了保证政府对大众汽车的控制权,让该公司不会随便裁员,防止该明星车企被外国人收购,规定任何股东无论持有多少股份,其表决权都不能超过20%,也就是说你股权在20%以下拥有实际多少的表决权,如果超过了20%封顶就只有20%的表决权。除非所持股份达到80%,而大众汽车总部所在地,下萨克森政府持有20.1%股份和表决权,因此一直作为最大股东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而其他人再这么收购也不可能达到80%的所有权。至于这诉讼是不是保时捷从中作梗,自己想象。因为保时捷从这个时间点开始增持大众股票可以猜测多多少少肯定是有其作用在。

保时捷对外宣称增持大众的股票是为了防止大众被外国公司收购,紧接着保时捷持续不断的增持大众的股票,非常有趣的是对冲基金就是不看好保时捷能收购大众成功,毕竟大众法诉讼哪有那么容易解决,加上证券法相关规定要求股权大于30%的股东增持必须实时公布,而当时保时捷持股31%刚好超过,等于直接告诉别人底牌了,最重要的原因即使市场流通股全部到手也不可能获得80%的股权,有人可能会问那不是还可找政府买吗?政府的股权实际上是属于纳税人所有,即使政府同意还得提交议会表决,整个程序上难度非常大,就算议会表决通过,下萨克森州的百姓要是群起抗议呢?所以各大对冲基金持续做空大众的股票,而保时捷却持续在做收购。

由于欧盟对公司收购有另一条规定,只要股权达到75%以上就能自动获得企业,为了这个事,保时捷还从新注册公司,将控股公司设在欧盟下,将保时捷汽车剥离出来成为子公司。万事俱只欠东风,所以根本不需要股权达到80%,只要大众法能够废除,保时捷控股达到75%的股权到时就能自动获得大众了。这一点对冲资金也是非常清楚,而这时保时捷的收购达到42.6%就停止了收购,行业间猜测收购遇到了瓶颈,于是对冲资金选择认为保时捷会收购失败,即使能收购到75%也需要实时公布股权占比,到时随时可以跑路。

而保时捷要如何神不知鬼不觉的获得75%的股权呢?原来在证券法还有另外一条规定,持有股票的大股东增持期权如果是全额支付不使用期权杠杆,就可以自行选择时间公布,而且期权的持有并不能实时显示在市场上,保时捷利用这一点获得了31.5%的期权,加上现有的持股将来可以获得74.1%的大众股份。对于使用杠杆做空习惯的对冲资金自然是会忽略掉这条不用杠杆全额支付的问题。

保时捷选择一个适当的时间进行了公布,所有做空机构一看不妙啊,现在市面上所剩股权仅有5.8%,而市场上做空大众的股权达到了10%,即使整个市场的股票全部买下也不够还预借的股票。相当于说那部分买不到股票还进去的做空机构将会亏得血本无归。保时捷将消息公布时间定在星期天,当天无法交易,你可以想象到当时这群对冲资金公司在看到消息时的表情有多惊悚。

大众公司股价两天暴涨了500%,即使每股比当时借来的还贵好几倍也忍痛买入,谁也不想当那买不到票还进去的人,由于亏的实在惨还有基金经理因此而自杀。由于这动静闹得实在太大,还出了人命,法兰克福交易所必须出面调停了,让大众公司拿出部分股权以市价卖给对冲资金公司以平息这场纷争。

其实对冲资金输得并不冤,保时捷2007年净利润60亿欧元,还向银行授信借贷100亿欧元,在将股权买到42.6%时就不买了,所有人都认为资金上出问题了,没想到是利用了全额购买期权这条僵尸条款。

这时保时捷准备收下大众了,结束这冗长的收购,结果碰上08年的金融危机,2008年保时捷亏损了几十个亿,这还了得哪有钱还银行。而且由于股票太过于赚钱,保时捷控股认为股权只需保留在51%,再用保时捷汽车作价与大众谈判就能达到75%的控股比例,结果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大众公司抓住了保时捷还欠银行几十个亿的把柄不放。在与大众监管会主席费迪南德·皮耶希会面时,故意中止了见面。逼得保时捷后来想引入中东资金,这一引入问题可能就更难办了,所以最后大众借给保时捷几十个亿还清了贷款,保时捷汽车并入大众,保时捷控股成为大众的最大股东,但是实控权仍在费迪南德·皮耶希手中。

事情就这么结束吗?我觉得保时捷有朝一日一定会回来复仇的,毕竟还没有被打趴还有翻身机会,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但是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战争应该速战速决,拖得越长什么时候冒出一只黑天鹅也未可知,有几个人能预测到08年的金融危机呢?


(如今成了这样)

未完待续…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