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债累累,二战日本九二式重机枪

在中国东北,日军痛感三年式重机枪火力不足,于是提出研制更具威力的重机枪。1932年(皇纪2592年),九二式重机枪定型,进入日军服役,成为二战时期日军的标准重机枪,由日本陆军和伪军使用。

九二式重机枪本质上属于三年式重机枪的升级版,是在三年式重机枪的基础上,将口径从6.5 毫米改为7.7毫米,枪口加了可以取下的防火帽等,将握把从框式改为折叠式,呈八字形,将扳机从扣动式改为对推的压铁式,这样做是为了在寒冷天气中戴上手套后便于操作。

九二式重机枪本采用导气式自动方式、枪机起落式闭锁结构,利用空气冷却枪管,采用刚性金属弹板供弹,可以用机械瞄具或光学瞄具瞄准射击,枪架兼有平射和高射两种方式。由于增大了口径,包括枪口动能和枪口焰等也相应增加,出于对瞄准与射击的考虑,设计时在枪口前方增加了一个防火帽,这个防火帽卸下后,该机枪与三式重机枪枪口并无不同。由于装上防火帽后,与枪身上的散热片以及全枪整体外观构成一只“斗鸡”模样,加上其射击时频率不高,枪声听起来又“咯咯咯”的,所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民形象地将其戏称为“鸡脖子”。因其特有的发射声音, 盟国的士兵们则称之为“啄木鸟”。

九二式重机枪总产量为45000挺,由日立、东京重机工业生产,1940年造价为2175 日元/挺。1挺九二式重机枪组成1个机枪分队(1名士官、10名士兵、2匹马),4个机枪分队和1个弹药分队(1名士官、10名士兵、8匹马)组成1个机枪小队,3个机枪小队组成1个机枪中队,1个步兵大队配属1个机枪中队,每个步兵小队配备九二式重机枪1挺。

三年式和九二式重机枪供弹板细节

不论是在抗日战争期间还是在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军队都缴获和接收了不少九二式重机枪。为适应当时国民党军队通用的7.92毫米口径的毛瑟98式枪弹,减少后勤保障的麻烦,曾把7.7毫米改成7.92毫米,并在枪管口部刻上“改七九”字样, 以便于识别,防止用错枪弹。在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以7.92毫米枪弹为主的作战部队大多数使用的是缴获的“改七九”枪弹,同时也使用了缴获的九二式重机枪。直到抗美援朝初期,志愿军主力部队仍装备着九二式重机枪。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