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什么事?兵团级的军区海军司令陶勇,亲自主持大队作战会议

1958年7月25日,支队传达了东海舰队的命令:“快艇1大队,立即卸雷,并保持9艘艇一级在航状态。要求9艘艇于7月26日航行到上海港吴淞码头待命。然后由火车秘密装载车运到厦门。执行作战任务。”

大队当即决定:1、2、3中队各3艘艇,执行南下作战任务。4中队留守牛轭港。为加强3中队的作战实力,决定将4中队的指挥艇178艇临时编入2中队序列,并将3中队的110艇留下归3中队建制。这次参战9艘艇由6艘凯型、3艘勃型艇组成。具体编成如下:

1中队:184艇、175艇、103艇;

2中队:180艇、178艇、105艇;

3中队:177艇、176艇、107艇。

这次参加战备的大队、中队主要领导干部有:大队政治委员刘春志、副大队长尹大法、副政委王济亭、副支队长兼大队长刘建廷、大队参谋长张逸民;

1中队长武小斯、指导员周方顺;

2中队长程全茂;

3中队长龚文友、指导员孙元兴;

1958年7月26日下午1点正。快艇1大队自牛轭港启航,下午4时准时到达上海市吴淞港码头,停泊待命。27号开始卸载工作,弹药、燃油、发射管前段全部卸下,并开始车运的前期各项准备工作。

27号上午8时,舰队司令部派来车子接我去舰队司令部参加紧急作战会议,会议议题是研究车运有关事宜。赴舰队开会的路上,我独自想,会是谁主持这次车运会呢?我猜想,顶多有位舰队副参谋长足够了,而且会议也不会太长,最多1小时够了。其实这是我一种凭空猜想,或者说,这是我作战参谋出身的经验,但都与最后的实际相距甚远。

开会地点在舰队司令部大楼四楼会议室。一走进会议室我被参会人员吓了一跳:陶勇陶司令居然是这次会的主角。我是根据什么判断陶司令是主角的?一没副司令、没副参谋长参加;二只看到列席会的有舰队作战处长王英杰。陶司令正和几位地方领导交谈中,看见我到了,似乎能让他引以为荣吧。我报告后,陶司令说:“张逸民过来”。我走进陶司令身边,陶司令向到会的领导介绍说:“这是张逸民同志,是华东军区海军快艇第1大队的参谋长。他就是1955年1月单艇独雷击沉“洞庭”号的艇长张逸民。现在就是他带领9艘快艇进驻福建。”

陶司令介绍之后,大家鼓掌,我立正向大家敬礼。我入座后,陶司令又将到会的主要领导一一作了介绍。因时间过去有五十多年了,有的忘记姓名,也有的忘记职务,这方面已经有些残缺不全了。介绍的第一位是上海市公安局副局长;第二位是上海铁路局的党委副书记;第三位是上海铁路局副局长兼上海站站长;还有上海铁路局负责安保的一位处长。陶司令介绍的时间,我还想,我们是车运公安来人干什么?当时并不理解。

说真话,这个会跟我想的两岔了。我只是一心想的车运,如怎样装载的事,可陶司令想的则更高一个层次:保密更为重要。

说真话,陶勇这个名字,在华东那可是声名显赫的!说在华东有名气,连毛主席在南京见到陶勇时都说:“久仰大名!”由此可以想象这名气有多高了。今天他亲自主持这个车运协调大会,不仅给会议增色不少,且他说话的分量也大有不同。由此,我又联想到我们1大队这次车运南下,也一定是惊动了总参。我联想,上海如此重视,不只是陶勇的个人影响,总参的重视,才会有今天这种大规模的全力以赴的局面。从而我的认识,一下子上了战略高度来看这次战备了。

我默默的思考,今天的会议尚未开始,我已经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1大队这次的战备使命,极不寻常,我必须全力以赴,决不能有辱使命,准备以死相博,必须全力完成任务。

这次会议由陶勇司令亲自主持,这不只是破格,更显得这次会议的重要。甚至应当这么说,这个会由华东军区海军陶勇司令亲自主持让我吃惊不小。其实这只算是一惊。陶勇是位老红军,又是位沙场上的有名的战将。这兵团一级的大人物,竟然主持大队级的作战会议,而且各方面都讲得头头是道。我原以为只是“原则领导”,工作如此过细,又了解方方面面的具体情况,真让我感到很惊奇。

例如在研究车运中,他提出:进站吃饭时,一定要让列车将快艇专列夹在中间,不能让敌特察觉;又提出专列过浙闽交界的最高坡时,一定要有备用机车,确保不能滑坡。第二惊,陶司令想得很仔细,为保证艇员有足够体力,入闽后立即可以精力充沛地投入战斗,他提出给艇员安排一节硬卧、一节软座。我的第三惊,就是要将快艇装上车,还要将车体变形,提出一定要让敌特猜不出装的是啥东西。如果敌特猜出是水陆两用坦克也可以。于是他亲自给快艇1大队从南京军区要来一百多套陆军服,在车运前全部脱掉海军服装,全换上陆军服饰。第四惊,后来快艇吊上火车后,他又来装车现场一条艇一条艇的检查是否钉牢固了?结实程度?能不能耐久?直至每条艇都合格后,他才放心地下令发车。

从7月28日开车运会议始,至我们快艇专列驶离上海止,其两天半时间,是我最贴近首长的三天。这三天陶司令给我留下什么印象呢?概括起来就是:勇于创新、敢用新人、关怀下级、办事严谨、作风细致;大事深入一线,有调查研究,决不主观发号施令。这三天与首长紧密相处,甚至可以说是首长对我的一次最实际的“传、帮、带”。陶司令这种宝贵一言一行,最真实的影响了我的一生。这次成功的快艇车运,专列安全、平稳、秘密进入厦门前线,是陶勇的光辉杰作之一。事情虽小,却能以小见大。又能从小事中,看到陶勇的光辉一生。

我这个人,一生都是铁骨铮铮,从不向任何人低头弯腰。但是,值得尊敬的人,我张逸民甘愿去奉若神明,不敢有丝毫失敬。在东海舰队,就有三位老红军最让我折服与尊敬。这三位老红军是:陶勇海军中将,周仁杰海军中将和彭德清海军少将。作为老前辈,他们不只是我的好榜样,而且他们又是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将我的领导才华引向更高的层次。更可以说,我在东海的全部成就,都是他们直接教育、直接指挥的结果。说句心里的真诚感言,他们就是我的光辉楷模。

(张逸民老英雄回忆录高潮部分即将展开,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张逸民,新中国海军第一代鱼雷快艇艇长,先后参加六次海战,共击沉敌舰3艘,重创1艘,是人民海军中参加海战次数最多,击沉敌舰最多的海军英雄。未经作者本人及“这才是战争”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友情提示:本号已加入版权保护,任何敢于抄袭洗稿盗图者,都将受到“视觉中国”式维权打击,代价高昂,切勿因小失大,勿谓言之不预也。

公众号作者简介:王正兴,新华社瞭望智库特约军事观察员,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