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种反坦克导弹,二战德军“小红帽”反坦克导弹

今天要说的“小红帽”反坦克导弹,是二战后期德国研制的、世界上第一种反坦克导弹,它是火箭和穿甲弹的结合,还配有制导装置,是最早的反坦克导弹。

作为第一种反坦克导弹,“小红帽”反坦克导弹长950毫米,发射体重9公斤,导弹直径150毫米,翼展 600毫米,全重15公斤,射程1.5公里。

“小红帽”武器系统包括导弹和发射装置等部分。导弹弹体短而粗,呈流线型;鼻锥部为空心装药战斗部,内装炸药2.5公斤,配有DA触发引信,导弹穿甲厚度最大可达200毫米;弹上装有陀螺仪和双推力发动机。起匕发动机的推力为68公斤,工作时间2.5秒;续航发动机推力为5.5公斤,工作时间8秒;起飞级装有电火帽点火药盒;续航级用的是带包覆层的单根药柱,靠起飞级的燃气点火。

弹体两侧各有一翼,翼的后缘有襟翼,这样在导弹飞行中可产生每秒两转的转速,以保持飞行稳定性。翼梢装有线管,线管外有整流罩,线管上绕有漆包线以传递指令。导弹尾部还有一根长而弯曲的尾杆,端部装有舵机;尾杯中心线与弹体中心线有8度夹角,以避免续航级发动机的排气冲击舵机。在舵机本体最厚部分的槽内装有扰流片,扰流片靠两个线圈和街铁实现来回方向动作。

还有,它的发射制导装置由发射架和控制箱组成。在导弹飞行时,射手用目视跟踪导弹和敌坦克,通过操纵控制箱卜的两个操纵手柄发出控制指令,控制导弹航向,使发动机的尾部曳光处于瞄准线的上方。由于导弹飞行时慢慢旋转,当弹翼处于水平状态时,射手操纵高低手柄,给出高低修正指令;当弹翼处于垂直状态时,射手操纵方位手柄,给出方向修正指令,直到导弹命中目标。由于导弹飞行时旋转, 所以两根0.18毫米的指令导线拧成一股,并放落在地上,方便使用。

在二战后期,德国秘密研制的“小红帽”反坦克导弹生产了几百枚。但是,“小红帽”还未投入战斗,德国就战败了,反坦克导弹没有用武器之地。二战后,反坦克导弹作为一种新型反坦克武器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坦克的天敌。第一代反坦克导弹均以德国的“小红帽”导弹为基础,可想而知当时德国的军工业科技是有多发达。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