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火库爆炸、逃兵泛滥、不听指挥,这样的部队咋打仗?乌只能服软

近期发生的俄乌海上冲突,让克里米亚地区本就紧张的局势再次升温。据俄联邦安全局公布的信息,俄军目前扣押了乌克兰海军两艘炮艇和一艘拖船,俘虏乌方人员共24人,其中2人已经被确认是乌克兰国家安全局的特工。从缴获的文件中获悉,乌克兰海军此次的意图是想隐蔽的通过刻赤海峡,抵达亚速海内的别尔江斯克港。

持续四个小时的海上冲突,不但造成乌克兰海军3人受伤,还有一艘炮艇被俄方炮弹击穿右舷装甲,令乌军颜面尽失。第二天晚上,乌克兰议会宣布全国进入为期30天的“战争状态”,北约和美国也在一旁煽风点火,声援和要求乌克兰采取强硬措施反击。然而了解乌军真实情况的乌总统波罗申科顶住这些压力放出软话,已明确表示“进入战争状态不是为了宣战,而是为了防御。”

波罗申科之所以如此“识时务”,其实也是无奈之举,只因乌克兰军队内部问题太多,总结起来有三不能战。

一不能战是弹药不足:据乌克兰军方数据,在过去两年半的时间内,乌军弹药库因保管不规范,渎职以及其他意外情况,已经有三座大型军火库发生爆炸,事故共造成4人死亡,16人重伤,损失弹药价值达到惊人的20亿美元,占乌军战斗弹药储备的40%。

二不能战是逃兵泛滥,纪律涣散:自2014年到2018年9月约4年半的时间,乌克兰军事检察机关记录在案的逃兵人数已达到33798人,丢失武器装备达15000余件。而且低落的士气令前线乌军做出不少荒唐事。此前在顿涅茨克地区,负责埋雷的乌军士兵向同僚高价兜售雷区地图来敛财,一些不愿花钱的乌克兰士兵在执行任务时,就被己方埋设的地雷致残致死的事情已发生多起。

三不能战是毒瘤在身:在东乌前线顿巴斯地区,有几个由新纳粹和民族主义分子组成的战斗营,这些人不听乌克兰军方的号令,背后有西方势力资助,战斗力超越普通乌军,堪称乌克兰军队内部的毒瘤。为防这群虎狼之师,乌克兰军方不得不从全军抽调上百名精锐狙击手和部分作战部队对其进行钳制。

基于以上客观原因,即便动员20万预备役来“保卫国土”,其实际战斗力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所以,波罗申科适时服软,没有完全听从北约和美国的怂恿,不失为一个理智的政治家的表现。

从外部原因来说,俄军在刻赤海峡撞船事件发生后,立刻采取行动,以战备训练的名义,派出数架米-24武装直升机和苏-25攻击机,对该地区实施了严格封锁。同时,向俄乌边界地区增派坦克部队。波罗申科在电视讲话中说:俄乌边界地区的俄军坦克数量足足增加了三倍,或将爆发大规模战斗。

但如果就此认定俄罗斯将会进攻乌克兰还为时尚早。日前,俄总统普京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已通过电话,希望德国利用其在北约和欧盟中的影响力,让乌克兰保持克制。因此可以认为,俄罗斯并不想与乌克兰彻底闹掰,俄军此次增兵目的主要还是为了应对强大的外部对手所采取的行动。

目前俄乌之间再次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不大,但两国积怨已深,未来走向非常不明朗。是继续寻找机会化干戈为玉帛,还是因外部因素而硝烟四起,让我们拭目以待。(利刃PRINS)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