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专家:军民合力推动中国造舰业进步 电子设备仍是薄弱环节

1月31日报道 美国《海事管理》网站1月18日发表了美国海军战争学院中国海事研究院战略学教授、首届文职教职工研究优秀奖获得者、《海军战争学院校刊》编辑委员会委员、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安德鲁·S·埃里克森的题为《中国海军造船:开足马力向前》的文章,原文摘译如下:

近年来,中国一直在快速建造海军舰艇。中国官方媒体形象地将其称为“下饺子”。现在,中国造船业的进步不仅体现在数量上,而且质量上也不断提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商业造船国,它还构建了各种类型的海军舰艇和武器系统的精密模型。是什么让这一切成为可能?

舰队现代化

海军战舰是一国海军战略的物理体现——用来谋求实现前者海上目标的最重要元素。中国已将世界第2大经济体和第2大国防预算纳入正在进行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综合海军建设计划中,即将组建世界上规模数一数二的海军力量。中国海军掀起了巨大的、迈向远洋海军的浪潮。

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头10年实施裁军,淘汰众多旧式战舰并替换为规模较小、但更加现代化的新型战舰后,中国海军不仅舰艇数量,而且在质量上都得到提升。随着中国海上战略的发展,中国海军的作战要求也不断向前推进。为适应这种主观需求的大幅增长,中国海军自身也进行了全面改革。20世纪90年代,中国海军尚不具备强大的对陆(海)打击能力或舰队防空能力,而现在均已具备。为了满足更高的作战需求——如区域防空和多层点防御,包括执行更多任务加强实力,中国海军的战舰性能已变得更加先进,并在总体规模上得到大幅提升。中国海军的大型作战舰艇的性能指标越来越向美国海军同类战舰靠拢。

造船优势

在有关中国的造船优势问题上,外界很难获得具体数据。中国对国防工业的预算编制和工艺效率的数据严格保密,例如海军预算。这种预算包括在人民解放军总体的正式预算范围内。由于缺乏可参考的准确信息,外界只能估算中国的舰船生产开支,特别是涉及与其他国家已知的舰艇建造开支相比较进行假设,因而很难得到精准数字。

尽管如此,更大范围的动向趋势是明显的。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造船基础设施,其发展得到高层支持。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鉴于美国本土商业造船的匮乏,类似支持是美国造船企业无法得到的。中国的造船工业获得了在搜集、传播技术方面无可比拟的组织结构,以及能把这种优势以工业规模融入到开发和生产流程之中的巨大动力。展望未来,一个重要变量就是中国能在多大程度上利用自己所熟悉的方法沿价值链攀升,把极强的成本竞争力通过优异质量融入到更大的进步之中。

中国利用“军民融合”的努力不仅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这引发了美国海军战争学院“中国海事研究院海军研究所”出版社有关中国海军造船的文件汇编撰稿人之间的激烈辩论。其中最切中要害的批评之一就是:“在军事行动上不是一种很好的混合——位于同一地点和联合生产具有挑战性。”撰稿人提到的中国潜在的、军民两者不兼容的问题涉及造船文化、安全、标准、设计、工程、推进系统、建造和时间尺度。

尽管如此,“军民融合”造船不仅在许多权威中国产业政策和出版物中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而且体现在由高层领导的、旨在实现军民两用开发的中央委员会之中。其在实践中肯定存在一些混合,从造船厂的基础设施中就可以看到直观体现。高技术、高附加值、高可靠性的商业造船项目——例如,“液化天然气”(LNG)和“液化丙烷气”(LPG)运输船、超大型原油运输船(VLCC)、载有超过10000个“20英尺等效单位”(英文简称TEU,20英尺等于6米)的大容量集装箱船,甚至豪华游轮——可以直接对军舰生产起到积极作用,这种作用不同于建造散装货船等简单船只。

中国政府优先考虑的军工部门,通常享有更多拨款优先权和更好的基础设施条件,以及更雄厚、更高端的人力资本——例如大批具有长期设计经验的工程师。实践是真理的唯一检验标准:中国海军“并非”正从中国的民用造船业“接收垃圾”,而是获得性能越来越精密且推进系统越来越强大的舰艇,它对前者的满意度从其生产时间较长和船级较少中可见一斑。

但这个产业依然存在一个问题:高端能力中,有哪些限制因素困扰着中国建造战舰?目前,中国在建造最大、最先进的水面作战舰艇(例如航母,本网注)和先进潜艇方面,仍面临着一些困难,此外在舰艇推进系统和配套电子设备方面也存在薄弱环节。(编译/尹宏义)

资料图: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在大连下水。

【延伸阅读】群鹰留影!珠海航展2018主力战机“大头贴”汇聚

(本图集由记者黄晋一从前方航展现场独家传回)第12届珠海航展即将于11月6日开幕,小编在开幕前最后彩排日提前进场探访,亮点不少。本组图收集了此次参展的大部分主力战机的“大头贴”,供大家欣赏。图为轰-6K轰炸机。

运-20大型运输机。

空警-500预警机。

歼-10B战斗机。

FTG-2000G外贸型战机。

歼轰-7“飞豹”战斗轰炸机。

空军歼-20隐身战机大比例模型及FC-31隐身战机模型。

“翼龙”察打一体无人机三兄弟,从右至左分别是“翼龙”1、“翼龙”1-D以及“翼龙2”。

“攻击鹰”II型垂直起降攻击型无人机。

首次参展的强-5L攻击机。

空军直-10K攻击直升机。

直-10ME外贸型武直正面特写。

歼-10B战斗机特写照之二。

空警-500预警机特写照之二。

【延伸阅读】紧追美军!多款国产激光炮现身珠海航展

国产LW-30近程精确拦截激光武器首次在第12届珠海航展上亮相,可用于对敌军光电制导设备、无人机、火箭弹、迫击炮弹等目标实施硬杀伤摧毁。根据现场展板显示,其输出功率达到30千瓦级,可利用高能激光束从25公里外摧毁目标或烧毁来袭导弹的导引头,使后者偏离己方要害目标。

美国波音公司研发的“高能激光系统机动型演示样机”(HEL-MD)高能激光炮资料图,虽于2013年完成了多次击落无人机和迫击炮弹的试验,但输出功率仅为10千瓦,且近年已无后续研发进展。

美国波音公司HEL-MD高能激光炮拦截动态图。

国产LW-30则具有作战响应速度快、高精度拦截和多目标攻击等优势,美媒称,LW-30可在6秒内转换并瞄准新目标,附加损伤较小,且还具有成本低(发射一次成本不到1美元),可连续发射多次的独特优势。基本已达到与美国HEL-MD的同等水平。

除大型高能激光武器外,此次航展上还展出多种轻型激光武器平台,例如采用国产“猛士”军用吉普搭载的“激光净空系统”。展板显示该系统有3大功能:一是反无人机、二是反侦察,可对敌军飞行器搭载的光学侦察系统进行干扰和致盲。第三是驱鸟,意味着该系统的激光功率调整范围灵活,既可以硬杀伤烧毁无人机,也能低功率驱赶鸟类。

美军同级别的武器为美陆军的“宙斯”(ZEUS)激光扫雷武器系统,由一辆悍马和布置在车顶的10千瓦级二极管激发固态激光器组成,发射的激光束可在300米内提前引爆地雷或爆炸物,已于2003年在阿富汗投入实战,可由CH-47直升机吊运,缺点是射程过近。

与美军“宙斯”系统相比,国产“激光净空系统”的激光转塔系统外形设计更加成熟,搭载有更多光学传感器,性能应强于前者。厂商还在现场展出了“激光净空系统”烧毁的无人机,可见光束毁伤部位十分精确。

但需要注意的是,美军在激光武器载具方面已经朝着更轻量化的空降快速突击车发展,例如美军斯特赖克 “远征机动式高能激光炮”(简称MEHEL) 陆基机动式激光炮,专门用于拦截敌方无人机、迫击炮弹以及火箭弹,保护友军作战车辆及人员。能直接与陆军现役装备搭配,这方面国内研发尚属空白。

珠海航展现场展出的CY-10“末焰激光毁伤系统发射车”,与“激光净空系统”属同级别激光武器。

此外还有中国兵器馆中展出的“轻型车载激光扫雷排爆系统”,从特别注明防雷车底盘来看,应该是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可能还能搭载在其他平台上,灵活性较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