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故事:揭秘90后“女狙击手”

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伟):砰、砰、砰,3声枪响,3名狙击手均精准射穿70米外的弹壳。这是呼和浩特铁路公安处特警支队三名“90后”女狙击手郝瀚钰、付一宁、刘娇日常训练内容之一。作为特警支队战训教官大队的狙击手,“神枪手”既是他们的荣耀,也是他们必须完成的任务。

1994年出生的郝瀚钰已入警5年。据她介绍,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狙击手,必须经过苛刻选拔和训练。每天除了近7个小时狙击、潜伏、攀登等课目训练外,还要完成穿针引线、米中挑豆、蒙眼拆枪等辅助性课目的训练,一名狙击手至少要经过几年的训练才能参与实战。

对于狙击手来说,只有一次扣扳机的机会,失手就意味着失败。1992年出生的刘娇为了圆自己心中的“警察梦”,在大学毕业后选择做了一名特警,她说,刚接触狙击时认为狙击手是子弹“喂”出来的,一次次考核落选的教训,告诉她只有排除干扰、聚精会神、全身投入,才能做到胸有成竹、百发百中。

由于执行任务的现场各不相同,环境、温度、光线、风速、距离……这些因素都会对射击产生一定影响。因此,狙击手要学会适应各种条件下的射击并善于自我调节。除了动态训练,针对实战中心理素质的静态训练也很多,最为常见的就是空枪瞄准:手持手枪,瞄准目标。“在空枪瞄准训练中我们要坚持10分钟以上纹丝不动。卧姿射击,一般都能保持7个小时。”生于1993年的特警队员付一宁对记者说。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狙击手都有机会接受实战检验。呼和浩特铁路公安处特警支队王杰教官透露,在当今年代,虽然每一名狙击手都有机会执行任务,但因为位置、谈判成功等原因,并不是所有狙击手都有机会开枪,“有些人,终其狙击手生涯,也没能在实战中打过一发子弹。”

对于实战开枪,狙击手们有自己的看法。“我们真不想射出枪膛内的子弹。”特警队员郝瀚钰说,“狙击手不是杀手,也不是每次出现场都会开枪。如果通过谈判或者其他方法能够和平解决危机,那是最好的结果,开枪是最后的选择。”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90后特警队员郝瀚钰在进行狙击训练。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三名“90后”女狙击手郝瀚钰、付一宁、刘娇在深山进行狙击训练。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三名“90后”女狙击手郝瀚钰、付一宁、刘娇与教官王杰在分析射击成绩。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三名“90后”女狙击手郝瀚钰、付一宁、刘娇在与男队员们一起进行战术训练。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三名“90后”女狙击手郝瀚钰、付一宁、刘娇在与男特警队员们一起进行体能训练。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三名“90后”女狙击手郝瀚钰、付一宁、刘娇在与男特警队员们一起进行体能训练。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火车站,三名“90后”女狙击手郝瀚钰、付一宁、刘娇在与男特警队员们一起进行执勤。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火车站,三名“90后”女狙击手郝瀚钰、付一宁、刘娇在与男特警队员们一起进行执勤。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郝瀚钰、付一宁、刘娇在训练之余购买衣服。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