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后玩家:微软在汽车生态链的影响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对汽车制造领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海外有谷歌、苹果等公司参与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的开发,国内同样有阿里巴巴、百度等公司参与车载系统、自动驾驶技术等汽车领域的开发工作。

Microsoft 总部大楼

在汽车的消费者领域,微软公司一直没有直接去参与这场混战,而是选择通过与汽车制造领域的公司进行合作并且通过自己的技术优势来协助汽车的设计和制造。汽车平台的研发

车载系统作为用户与车辆的交流平台,它不仅担任着满足驾驶员和乘客对于娱乐的需求,并且在互联网时代的当下甚至可以实现直接控制汽车空调、座椅加热等,因此对于驾驶员和乘客来说,拥有一套体验舒适的车载系统十分重要。

Apple CarPlay

虽然说现在汽车上已经有百度 CarLife、苹果 CarPlay 以及斑马智行等智能车载系统等出现,但是在多年以前拥有导航、通讯等功能为一体的车载系统并不常见,在这其中就不得不去提及福特和微软联合开发的 Sync 车载系统了。福特 Sync 登场

2007 年,福特汽车与微软公司宣布结盟开发名为「Sync」的车内通讯娱乐系统,其基于微软的嵌入式系统开发,根据福特官网的资料我们可以得知这套系统支持免提通话、导航、播放器和语音控制,并且支持智能手机的连接。

福特 Sync

虽然最后微软官方停止了这套系统的继续研发,并且福特、起亚等公司也将自己的车载系统由微软的技术换成别的平台,但是这套系统无论是功能还是体验方面在当时已经属于领先的地位了。自家系统胎死腹中

2014 年微软在开发者大会上推出了自家的车载系统,不同于苹果 CarPlay 仅仅是将手机上的功能转移至汽车界面并且需要搭配 iPhone 来使用,微软的车用 Windows 作为完整的车载系统在没有手机的情况下也可以完美运行。

基于 Windows 的车载系统

虽然说这套系统的出现使得微软有机会再次进入车载系统领域,但是由于操作界面十分简陋并且支持的手机仅有诺基亚、索尼等少数品牌,最终还未正式出现便已经被判死刑。前沿技术用于生态链

汽车的生产制造领域永远不会缺少先进的技术,汽车制造商们将当下最为火热的云计算和混合现实等技术用于设计和制造中,为我们带来了科技化更强的汽车。HoloLens 混合现实

微软在 2015 年对外发布了名为 HoloLens 的头戴式混合现实设备以及混合现实平台,微软在官网的介绍中表示这套系统可以被用于游戏、辅助建模甚至是医疗领域。

Volvo HoloLens

在汽车制造领域,目前已经有多家公司将混合现实技术投入日常生产制造中,这其中不得不提及广汽本田利用这项技术开发的透明工厂项目。

带领客户参观工厂对于汽车制造商而言十分常见,但是在参观过程中不仅会因为停产而对工厂的生产造成影响,并且汽车焊装车间的生产线常常火花四溅,因此如何保证客户的安全对于制造商而言也是一项挑战,而且外人的参与很容易导致生产数据出现泄漏的问题。

「透明工厂」技术的出现不仅可以实现客户安全生产的需求,并且可以实现利用全息影像的方式来讲汽车生产的主要步骤以及各车间的动态生产情景完美的投射在客户面前,这样的话可以更为直观的去介绍汽车的生产制造过程且不会影像其生产制造的进程。

广汽本田 透明工厂

并且这项技术还被用于销售端的演示工作,因为这套系统可以将混合现实画面实时投显至屏幕上以便于没有佩戴相关设备的参观者也可以去了解工厂的相关资料,这样可以大幅增加工厂的体验者容量。云计算的运用

近两年,云计算技术的话题被各大平台疯狂的炒作,因为在未来无论是物联网技术还是自动驾驶技术都离不开云计算平台来提供服务。在国内,微软的云计算平台 Azure 就已经与百度、观致汽车、东风雷诺等品牌达成合作,利用自家的技术优势为其提供相关技术支持。

2017 年百度在发布 Apollo 自动驾驶平台之后没多久就宣布与微软达成合作,微软将会在中国以外的市场利用其云计算平台协助百度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持服务,以加速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的同时提高汽车的自动驾驶水平。

Apollo 登场

除了百度,微软也与观致汽车在车联网服务方面达成合作,其主要是通过为后台服务提供技术支持的方式来保证提高车主的用户体验。通过这种服务,驾驶员在开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语音的方式来实时获取周围的道路拥堵信息,并且在空闲时间可以利用车载屏幕实现发微博、车况检测和附近餐馆预订等服务。

而且对于汽车制造商而言,云计算的方式可以让他们更快的去融入当地的市场,并且在服务方面可以加速其本地化布局。微软与制造业

在汽车制造领域,微软并没有像百度、阿里巴巴等公司一样将相关的技术直接提供给消费者,而是将其赋予汽车制造商们并让他们利用这些技术来为用户创造更有价值的产品。

将 AI 运用于工业制造

虽然微软未曾在汽车生产制造领域公开出现,但是其技术带来的影响力对于用户而言却是巨大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