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拿下中国戏剧梅花奖,“资历尚浅”的虞佳怎么做到的?

在传统戏曲行当,青衣旦举止端庄,不管坐着、站着,或走路都要求保持稳重的姿态。青衣旦以唱工为主,对演员嗓音要求很高。

红星新闻记者4月26日从成都市川剧研究院获悉,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戏剧家协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的第2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的舞台上,成都市川剧研究院的青年川剧演员虞佳就凭借《目连之母》,获得评委认可,获得“梅花奖”。

川剧演员虞佳

这也是继2013年王超、刘露获得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之后,四川省戏剧演员再次荣获这一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截至目前,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已先后培养了晓艇、刘芸(二度梅)、陈巧茹(二度梅)、孙勇波、刘萍、孙普协、王玉梅、王超8位“梅花奖”得主,共10朵“梅花”。

如今,虞佳成为成都市川剧研究院的第九位“梅花奖”得主。值得一提的是,虞佳的丈夫、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副院长王超也是“梅花奖”获得者,夫妇两人都摘得了“梅花奖”。

对于虞佳所取得的成功,王超也非常激动。“鲜花和掌声凝聚着汗水的浇灌和辛勤付出,虞佳很努力很刻苦,她很幸运得到了回报!戏曲演员很辛苦,特别是我们夫妻都是川剧演员,为了舞台要放弃更多,家庭的义务,母亲的责任…但不管怎样我们都是幸运的,幸运来自我们这个团结一心、积极向上的成都市川剧院团队。我们是川剧届第一个夫妻档梅花奖家庭,今后的责任更重,梅花奖艺术生涯的开端,上传下教,传承传播川剧是我们一生的理想和追求。”

虞佳和她的丈夫

惊 喜

获奖更要严格要求

兴奋又有压力,这是虞佳得知自己入围梅花奖时的心情。申报梅花奖时四川报了两个人,和另外一个申报人比,虞佳在资历上并不占优势,“今年先报上去,没有入围的话就下一届继续报嘛”当时虞佳抱着这个想法。

最后得知自己入围的时候她非常兴奋,这一次梅花奖有三个35岁以下演员的入围,这在之前是基本没有过的,虞佳认为这是对年轻人很大的支持。她表示,现在中国剧协它没有按资排辈那样评价演员,它是完全从报上去的作品、从戏的呈现出发来做评价的。

但兴奋也伴随着压力,“那么多能够入围的演员都是优中选优的强中手,每个人都很优秀,站在全国的平台上去演出,还是会有压力。”

对虞佳来说,得到梅花奖需要感谢的人太多,这也不是她一个人就可以做到的事情,成都市川剧院的领导、同事、同门的支持和努力都让她觉得自己非常幸运。“戏曲是一门综合的艺术,需要乐队、舞美、灯光等各方面的合作,有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不会有今天入围梅花奖,大家都特别给力。”

“《目连之母》成就了我,我会一如既往,踏踏实实地学戏。”虞佳入围梅花奖后,给自己的老师发了这样一条微信。她接下来安排的工作很多,但并没有特别想过得奖后要做些什么。“梅花奖是对我从学戏到现在十多努力的一个肯定,但我目前没有想到我拿到奖要怎么样,我才三十多岁,资历尚浅。院里还有很多比我小的青年演员,我应该继续学戏和演出,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给大家做表率。”

意 外

参赛状况频出

《目连之母》是虞佳的参赛剧目,由著名剧作家徐棻编剧,已故著名导演谢平安执导,反传统地表现目连之母如何“自救”,剧中通过女主人公刘氏四娘“改嫁”“认子”“开荤”等一系列情节,着力抒写了人性、人情、人欲的必然要求与这种要求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

虞佳觉得这部戏最难的地方在于塑造人物。刘氏四娘在戏中跨了几个行当,前期吃斋念佛,需要用青衣旦的形式比较能表现她的人物个性,但到了出嫁的时候需要变成花旦,虞佳要将每个行旦都拿捏准确。母亲和儿子之间他们的情感的呈现和交流,也需要她自己去融入角色。但有难度的同时,人物的情感也是最打动虞佳的地方,“刘氏人物性格太鲜明了,把咱们四川人的性格完全表现出来了,坚强、不怕吃苦、敢于尝试。”

去到广西南宁比赛之前,因为天气忽冷忽热,虞佳有一点热伤风,喉咙开始发炎,坚持演了几场戏后喉咙的症状变得严重起来。

“开始自己吃药没养好,最后去南宁比赛前三天去了医院,输了三天液,做了三天的雾化才好一点。到南宁参加比赛时我的嗓子还没有完全恢复好,我也不太适应那里闷热的天气,所以当时压力特别大。”

身体出了状况,比赛的舞台对虞佳来说也是挑战。“我比赛的剧场非常大,其实是一个用来开会的会场,比较适合表演我们戏剧锦江剧场台宽12米,但南宁比赛的剧场台宽有18米。”《目连之母》演出的人很少,没有大型的舞美和很多的配演,即便在装台的时候专门设计了几个框子缩小舞台,虞佳还是觉得演出非常累,但好在结果是不错的。“观众席都有一千多个座位,但我那天比赛下面基本上都坐满了,演的还是比较顺利,没有出现任何的失误。”

“我似乎每次比赛前都要出一些状况。”虞佳笑着说。2003年参加“长富杯”杯比赛时虞佳也正好感冒了,排练一场要跪下的戏时膝盖还跪在玻璃上需要缝针的,伤还没养的特别好就去参加了比赛。后来参加第二届川青赛,肩膀被磋伤了,正值录碟子报节目的时候,她我养了40多天手才能刚抬起一点,就赶紧录了像报上去,这才参加了第二届川青赛。“虽然每次都会出些状况,但最后都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地演下来了,而且成绩都不错,所以当时希望梅花奖也能有一个比较好的结果。”

坚 持

从未打过退堂鼓

虽然出生在川剧世家,但虞佳最开始对川剧并不感兴趣。

“我父亲是川剧团的,我从小也会看,但那时候不是特别的喜欢,也没想过要去学。”虞佳真正喜欢上川剧是在她十五岁。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就读川剧班之后,她回忆说“唱腔老师教我们唱腔,那会儿学的是纸腔,就是有谱子的腔,会在钢琴上给我们学唱腔,对小孩来说比较容易接受,我就觉得还是挺好听的。后来还上了一些戏课,我觉得排戏很好玩,慢慢就发现川剧还是有自己独特的魅力的。”

自从学习川剧,十几年来虞佳从没打过退堂鼓。虞佳在班上属于学的比较好的学生,老师们也都比较喜欢她,2003年在学校时就参加“长富杯”比赛拿了一等奖。虞佳开玩笑说:“学习比较好的都没有打过退堂鼓。”从攀枝花班毕业后虞佳就被分到攀枝花川剧团了,后来在2006年成都市川剧院公招,虞佳便考回了成都。“成都市川剧院的氛围非常好的,每个月都会有演出,而且剧院也出了非常多的名家,也出过很多梅花奖,所以听到这边在招生就很想过来。”

虞佳的全家福。

对虞佳来说,川剧教会自己很多。“学川剧教会我坚强、能吃苦,而且让我对事情比较从一而终,不会三心二意的。我也一直都是这个样子,比较本分,自己认定的事情就可以一直做下去,哪怕是中间会出一些小的状况,但我还是会坚持下去,不会像现在很多年轻人那么浮躁。”

红星新闻记者 任宏伟 实习生 易沁圆

图片由成都市川剧院以及受访者提供

编辑 陈艳妮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