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繁荣埋下的祸根已经发挥作用,这次车市寒冬比想象中更严重

随着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指数连续17个月位于警戒线以上,经销商的高库存成为当下汽车厂商和经销商的敏感神经,一碰就疼!但是在经销商库存系数长期处于高位之上,凸显出的则是中国车市持续性的低迷,经历了前5月的低迷运行,如今中国车市跨入了上半年的最后一个月,而情况却依然糟糕。

进入6月份,率先传来销量噩耗的大体量车企便是吉利,5月份销量跌破10万,为9.03万辆,同比下滑27%,完成今年目标销量的37%,17款在售车型仅有9万销量,平均单车月销5154辆的吉利汽车开始向外展现出疲态。而吉利是中国自主品牌目前为止最优秀的品牌之一,吉利尚且如此,况乎其他自主品牌?

那么经销商的库存高位,彰显出了目前很多厂商生产了远超实际需求的车辆;而吉利等品牌的大幅度下滑,则显示在过去几年中国车市的集体狂热。作为一名汽车相关从业者,我们见证了从2014年年末到2017年,中国车市高歌猛进甚至是蒙眼狂奔的全过程,那时候的中国车市,真可谓风光无限,只要是个车企,进入车市,似乎都有得挣,甚至有一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自主品牌,扬言弯道超车,在中国市场将合资品牌斩于马下,但事实证明,这只是一场迷梦,如今很多合资品牌依然坚挺,自主品牌却大多死走逃亡伤,如今中国车市的低迷,或许就是那时候结下的恶果。

如今中国车市的低迷当然有当下很多直接因素的影响,比如,国五向国六切换,很多消费者处在观望状态;房地产占据年轻人的资金比例过大,90后普遍负债,对于汽车这类大宗消费者本身存在影响;目前日常消费支出价格涨幅很大,很多年轻人入不敷出;中国汽车行业迎来“头部效应”,市场和销量重新聚回到以丰田、本田为代表的日系和以大众(奥迪)、奔驰、宝马为代表的德系合资品牌阵营,这些都是当下车市低迷的影响因素和外在表现,但是在我们看来,祸根在几年前就种下了......

我们清晰的记得,在2014年10月份,相关层面给予小排量车型和新能源车型以购置税减免政策,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救市措施,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最近一年时间,中国车市的至暗时刻。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那次购置税减免本该是自主品牌获益的最佳时机,但是自主品牌为了销量,不断的推出新车,导致在市面上出现了很多同质化严重,没有核心技术,品质没有保证的产品,所以很大层面上,有些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在哪一个阶段为了赶上政策的红利期,生产出一大批劣质的汽车产品,而这些产品,日后为这些品牌亲手挖下了大坑。

其次,在这一个阶段,涌现出了很多的新品牌,之前刚刚对外宣称要重组的北汽银翔旗下的幻速品牌和比速品牌就是那个阶段的产品,当然新生的汽车品牌以及在那个时间段前后进入中国国产的海外品牌数量是很多的,因此一时间,中国汽车市场成为一个大卖场,全世界汽车品牌无所不包,就连俄罗斯那种古董级的老越野车也被进口到了国内,如此巨大的品牌存量和比较大的增量,必然导致很大一部分汽车品牌在日后丧失市场。

再次,就是随着很多劣质汽车投入市场以及更多新汽车品牌的入市,物理的促进了中国汽车市场价格战的升级,也让一些定力不强的合资品牌和优势自主品牌下场肉搏,结果就是劣币驱逐良币,这些本来相对优势的车企为了跟上整个大趋势,就不得不在价格和新车投放速度上做文章,那么缩短了时间、压缩了成本,自然有一些产品在品质上就出现了倒退。

最后,就是过多的汽车品牌产生了大量的库存,让很多蒙眼狂奔的经销商陷入彀中,如今难以自拔,庞大刚刚破产清算,其实对于很多销量一般的汽车厂商来说,可能厂商本身的库存更大,而且再也没有机会卖出去了,这才是最恶心的。

所以,我们强调一个观点,所谓的车市寒流只是一个形容词,对于中国车市如今的低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过去几年中国车市蒙眼狂奔种下的恶果,如果开始开花结果,所以对于那些销量或涨或跌的汽车品牌们,谁都不冤,没有因,哪来的果!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