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柱和他的可变平台电动汽车

可否像搭积木一样造车?一直以来,汽车人都有一个梦想,让造汽车像搭积木一样,通过模块组合在可变化的平台上,快速研发出来。景柱和他的团队全球首创的可变平台电动汽车,正是基于汽车平台研发基础上,实现像“搭积木”一样研发电动汽车。

景柱的产学研三统一

企业家中,景柱是为数不多产学研三统一的典范。湖南大学全职博士毕业后,他进入北京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工作站,师从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

在北大求学期间,景柱对中国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中“自主品牌科学发展观”“自主品牌五要素”等理论成果,对中国自主创新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10年北京车展,景柱和钟志华院士进行对标研究

1989年,我国开始建设汽车工程科技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先后批准成立了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2006年,又批准成立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家三个汽车重点实验室之一,湖南大学面向全球引进人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后韩旭(现河北工业大学校长)及景柱等都作为高端人才先后加盟。景柱先后任学术委员会委员、新能源汽车研究中心主任,后被评为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为学者,景柱的科研成果十一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曾任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中国汽车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2004DGQ3D117)负责人。他打通产学研壁垒,将课堂教学、实验室科研和产业实践全方位融合,始终站在学术研究最前沿。

钟志华院士提出“可变车身”理论

现在汽车企业已普遍采用平台研发方式。平台研发方式一般先开发具有通用性、延展性的平台,再根据整车的定位开发不同大小和外观的车型。如平台具有一定的延展通用性,就可实现平台沿用,车身可变。

“可变车身”理论是钟志华院士提出的,他现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曾任湖南大学校长、同济大学校长,长期从事汽车设计与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

2016年10月,景柱和钟志华院士在试验室研讨可变车身

2009年,由时任湖南大学校长钟志华院士主持研发的“中气一号”燃油汽车应用了“可变车身”理论。“中气一号”是国家财政部、教育部、湖南省政府、长沙市政府联合启动的“中国高水平汽车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项目的主要成果,是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高档汽车。该项目也是国家“跃升计划”专项,是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

2016年10月,景柱和钟志华院士研讨中气汽车

“中气一号”创造了整车开发的新模式,而且在模板设计制造技术、先进安全技术、环保内饰技术、轻量化技术、先进底盘技术等方面有重大创新。但其中可变车身中采用的“高强度热成型钢板骨架”技术,精度控制要求高,A级及以下级别车型采用成本较高。

景柱提出“可变平台”理论

可否在电动汽车(EC)上应用平台研发及车身可变理论,并使电池的模块化设计达到最优,带来更长的续航,更高的安全性?

受钟志华院士“可变车身”理论的启发,2015年,景柱首提出了“可变平台”理论,开始系统研究全球首款基于量产的可变平台电动汽车。可变平台指的是基于汽车平台研发基础上,采用更短周期、更少投资的方式实现汽车的轴距、轮距灵活可变调,整车快速改型,拓展车型可覆盖小型车到中型车。

从2016年开始,景柱亲任项目经理,聘请韩旭为首席科学家、谯万成为首席工程师,先后调整了4批研发团队攻坚克难,用了3年时间,开发出了全球首创的“可变电动平台”。其采用“铝合金骨架+复合材料”轻量化核心技术,解决了第一代平台存在问题。其理念和当前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高度吻合,完全符合电动车小批量多品种的市场需求。

景柱主导开发的全球首款可变电动平台示意图

该平台通过铝型材成形实现整车轴距、轮距灵活可变,运用铝&铝、铝&钢、金属&复合材料等先进连接工艺,适合小批量、多品种的纯电动汽车产销模式,符合汽车制造产业链转型升级的大方向。

这一平台具有“三创三高”的特点,创新可变平台架构、创新快速迭代开发体系、创新轻量化车身;研发高度集成化的电驱系统、高能量密度的电池系统、高精准的整车控制系统,并最终实现整车电耗优,百公里电耗仅10kWh。

可变电动平台对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将带动汽车产业链的转型升级并带动周边产业园、产业链升级。同时对于铝铸件行业、复合材料注塑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也间接促进相关行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据介绍,可变电动平台及基于该平台开发的第三代电动车已获得外观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发明专利5项。目前,可变电动平台首款车型已经完成样车调试,是基于可变电动平台打造的A0+级跨界车型。该车型续航里程300-500km,差异化定位为同等电量续航长,整车能耗≤10kWh/100km。

景柱说,自己十年大学教研生涯,能结此果实不易。其中倾注了自己和研究团队的大量心血,也倾注了钟志华院士和韩旭校长的科研指导和真诚期待。该车量产后,将突破中国电动汽车的平台研发瓶颈,并使自己多年产学研三结合的实践探索更进一步。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