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退坡尘埃落定,新能源车卖一台亏一台,为何车企仍不敢提价?

知势研究局 首发头条

这两天,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的缓冲过渡期宣告结束了。

从6月26日开始,纯电动车的地方政府补贴已经取消,而国家补贴标准也降低50%以上,整体的补贴退坡幅度超过50%。

我们之前也曾经分析过,这次退坡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以知势君本人的一台小鹏G3中配智享版为例,整车价24.18万元,去年享受全补贴购买的时候是14.98万元,当时这款车可以享受到的补贴超过9万元;今年2月份退坡标准明确之后车价就上涨到17.78万元,而按照新标准,现在这款车可以享受到的补贴估算下来已经只有2万元左右。

理论上,补贴少了,车价就应该涨;车企如果不涨价,其实就等于自己硬扛,内部消化利润的缩水!

那么,真实市场上的反应又是怎么样的呢?

总体来说,大部分厂商都不同程度的在硬扛。毕竟从5月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来看,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0.4万辆,同比微增1.8%,增速几乎完全熄火,这个时候如果还硬着涨价,下半年销量搞不好就得雪崩。

不过,之所以说不同程度,是因为硬扛总是有限度的,厂家也都有打算。

比如小鹏和威马,在今年3月份涨价之后,这一次就选择了不涨价。以小鹏为例,3月份涨价近3万元之后,在5月份又通过其他形式优惠近2万元。他们大概心里明白,如果这一次再涨价,销量就未必能保证了。

小鹏汽车宣告不涨价

又比如广汽新能源宣布AionS在今年7月31日前都将享受6月26日前的补贴后售价,很明显,因为Aion S最近两个月才上市,还没有正式交付,厂家手里可能还有一些“可以享受补贴”的特殊指标。

而有一些厂家,之前几个月硬扛了,这一次的实际售价其实已经不得不涨。但在这个时候,他们大多在宣传上比较含糊,毕竟谁都不想成为舆论风口中“那个涨价的”。

还有一些之前依靠补贴活着或者就是来骗补贴的,售价5-8万之内的新能源车,这次补贴退坡基本上把补贴都取消了,它们基本也就不怎么卖得动了,也就懒得宣告涨价了。

不涨价=亏损,为什么这些车企宁愿卖一台亏一台,也要硬扛下去呢?

一个很重要的关键点是,关于亏损和销量,本身是一个取舍的决策,在企业的角度,除了盈亏之外,有着销量和销量背后汽车企业更为看重的东西,那就是融资。

对于大部分造车新势力来说,在目前这个阶段,亏1个亿和亏10个亿,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虽然不涨价一台车可能真得亏进去一两万,但就算接下来一年多卖两万台,也就多亏3-5个亿;但多卖一两万台,对后续的融资支持却非常重要。

要知道,今年以来新能源车的竞争激烈程度比往年高太多了,市场上车型多了何止一倍,无论是配置还是科技都在往上走,没有融资支持,后续是会出大问题的。

在商言商,没有人会甘心一直亏下来,那么接下来,汽车厂家还会玩出什么花样呢?

新能源车销售低利润甚至负利润基本是已经确定的,不过,车商有可能通过汽车金融把钱赚回来;这一块体现的就是各种低首付或者零首付方式。

另外,由于新能源车使用的成本确实是比较低廉的,车商去年以来大举布局的出行业务,估计也是利润来源。

最后,该提价的估计还得提,毕竟物价涨那么多,只有汽车和数码产品是反向而行的。知势君认为,而那些没有融资需求的车企,比如上汽、长安和吉利的新能源部门,他们接下来估计该适当提价的还会适当提价。等全市场都慢慢适应了补贴退坡之后的格局之后,之前那些“硬扛”的车企也可能通过增减配置的方式推出新的价格体系。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