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认为电动车是政策产物?那是不知道这些让燃油车羡慕到哭的优点

汽车电动化已经是当今国际性的大趋势,从燃油车向电动车的转变,除了关乎能源战略以外,能为社会发展和消费者体验带来哪些革命性变化,恐怕是大家更关心的话题。

车辆状态更透明

在我看来,燃油车到电动车的转变,并不只是能源的交替,还有技术发展方向和体系的变革。能源的电动化,只是这个转变的是核心。

实际上,在汽车这么多年的发展中,许多系统已经完成了电动化的转变。比如,燃油电喷系统、电子节气门、电子换挡机构等等。

对于机械系统来说,向电动化转变有一个非常大的好处——可控。

电动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相比于传统的机械结构,电动系统不仅省去了大量中间的传送环节,也更便于对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施监控,出现问题能够及时发出故障信号。如果是机械结构,恐怕只能影响到使用才被发现。

动力系统也是如此,电动车的电机、电控、电池包的运行状态都变得非常透明,大到整个系统,小到每个电芯的电流、电压、电量、温度,都能被看得见。这在机械结构上是不可想象的,如果要达到相同的效果,意味着发动机部件的受力状态、缸内温度、燃油成分比例等等都可以被监管。

当然,可能有人会说,电动车要做到如此透明,是与电动车存在充放电、电池包故障风险等问题有关。从当前技术带来的局限性来看,这个情况的确属实。但是,风险问题只能说是电动车加快电控技术发展速度的推动力,但电动车能发展更深层的电控技术,绝不是由风险创造的条件,而是电动系统本身的优势所在。

环保问题,从分散治理变为统一治理

燃油车变为电动车之后,排放也就变为0了。当然,不能因此就说电动车是环保的,只是电动车产生的污染不再是尾气,被转移到发电和废旧电池处理上。我认为,这种形式的转变对于整治污染还是更有好处的。一方面,污染源集中,政府监管更方便,从每辆车缩小到发电厂和处理废旧电池的企业,而且不用再考虑车辆尾气处理系统的性能衰退问题,造假情况也更容易被发现。另一方面,开发出更先进的处理技术就可以直接投放到两个源头上,应用成本低,升级周期短,还减小了消费者换车带来的负担。

从现阶段看,电动车最终造成的污染并不比燃油车低,新加坡对特斯拉开出的排放超标罚单,就是这种情况的一个折射。不过在以后技术升级或是能源形势转变之后,电动车在环保方面的潜力显然更大。

能源利用率提升

燃油车发展至今,汽油发动机热效率最高也才超过40%,如果综合了传动、电气、怠速起步等非理想工况等带来的额外损失,最终的效率仅有12-30%。而美国能源局( U.S. Department of Energy)能源效率部门发布的报告显示,电动车的效率可以达到77%-82%,除了电动机自身效率更高以外,在怠速、起步、动能回收等方面也具备压倒性优势。

从能源源头上看,因为不同地区开采出的原油成分不同,在分馏过程中的损耗有所差异,国际上原油转化到轻质油的比例在40-80%之间,这还不包含在开采前就已经分开的石油气和转化率大约为5%左右的重油成分。电能目前的主要来源依旧是火力发电,当前燃煤火电机组的热效率普遍为35-38%,而已投用的主流热电联产技术也只是超过了70%,有效产物的极限转化率不及原油。不过,电能的来源更多、技术升级的潜力更大,例如2G Energy AG公司最新开发的纯氢驱动热电联产系统,利用森林中风电场所产生的剩余电力来进行电解水制氢,再根据需求将氢转化为电能和加热,效率已经高达90%。

从传输过程的损耗来看,汽油装车、卸车、储存的过程中的单项损耗为0.01-0.23%。城市电网的损耗大概为6-7%,农村的低电压电网损耗可能会超过20%。电力传输技术在中短期内还无法取得实质性的突破,燃油在这方面优势将会保持很长一段时间,不过也不足以填补上前面的损失。

驾乘体验被颠覆

电动车在驾乘体验上的变化,也是极具颠覆性的。燃油车性能级的加速表现,对电动车来说就是平平常常,特斯拉等标杆车型的加速成绩甚至可以媲美超高华跑车。不过,目前主观偏向购买电动车消费者大多看中反到不是性能,而是技术变革赋予的极客精神,或是极度静谧的行车体验。

在我看来,即便汽车形态不因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而改变,在不断向电动化的衍变中,电动车带来的安逸、舒适表现,也终归会打磨掉消费者的驾驭激情。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