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0年实现新能源车保有量约40万辆

北京商报讯(记者陶凤 彭慧)为期两天的2019年北京国际大都市清洁空气行动论坛7月8日在京召开。论坛上,记者获悉,北京未来将以重型柴油车为重点,推进全市车辆电动化,并同步推进新能源车路权优先等配套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底前,全市新能源车保有量为40万辆左右。

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处长李翔在报告时指出,北京聚焦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减排,以机动车、扬尘和生产生活源为重点,制定实施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她强调,要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推进移动源低排放化。到2017年北京汽油车国五比例已经达到49%,未来将以重型柴油车为重点大力推进车辆电动化,同步推进新能源车路权优先等配套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严查高排放车,今年国三柴油车将全市禁行。2020年将实现全市新能源车保有量40万辆左右。城市环境管理方面,她指出,要加强施工扬尘控制,提高道路扬尘控制水平,加强裸地扬尘控制。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指出,近年来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机动车保有量和能源消耗量激增,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在1998-2017年的20年间,北京市GDP增长了10.8倍,人口增长了74%,机动车保有量增长3.51倍,能源消耗总量增长86%。

以此为背景,贺克斌系统地介绍了过去20年来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的实践和成效,包括以空气质量监测评价、源解析和污染源清单等科技手段为支撑的环境规划,法律标准,环境执法,配套经济政策,全民参与以及京津冀区域联防联控等内容。贺克斌表示,这一体系是北京市制定和实施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并取得实效的保障,是多年来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财富。

具体来看,1998年到2017年的20年间,北京空气质量取得了显著改善,其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PM10年均浓度分别下降了93%、38%和55%,2013年至2017年间的降幅尤为显著。尤其是挥发性有机物方面,北京是全国少数几个实现增量、存量都改善的城市。

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贺克斌指出,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的成功,得益于逐步形成的完善的空气质量管理体系、能源结构的调整和“车-油-路”一体化机动车排放控制体系建设以及区域协同控制。对于今后大气治理的思路,他建议,应将PM2.5与O3治理并重,强化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调整能源结构和提升能源利用率并重,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加强对生活面源污染的科学管控;将城市环境目标融入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

此外,来自联合国环境署气候与清洁空气联盟高级大气专家内森·博格福德·帕内尔(Nathan Borgford-Parnell),美国加州空气资源管理委员会空气质量规划及研究专家杰里米·阿维斯(Jeremy C. Avise),以及与会城市代表分享介绍了各自城市在大气污染治理和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最新政策、行动、成效和下一步规划。协同推进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减排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大城市的普遍共识,对于发展中国家城市来说,协同推进这两个目标会更加有效率和节约成本。

论坛第二天分则为3个平行论坛,分别聚焦区域空气质量协同治理,城市应对气候变化规划与行动,以及移动源污染排放立法等大城市普遍面临的大气污染治理热点、难点。

记者了解到,各分论坛专门设置城市代表讨论环节,各城市代表专家就国际大都市面临的大气污染治理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分享各自的经验,并为北京市空气质量治理和应对气候变化规划提出建设性意见。

北京市市、区两级生态环境部门,以及来自联合国环境署、生态环境部、北京市政府外办、国际组织、部分省市生态环境部门代表等260余人参加会议。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