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买车被坑得有多惨?

前些天老锣在聊中国特供车的时候谈到了世界各地的“特供文化”,欧洲有两厢掀背Wagon,日本有小面K-Car,美国有皮卡,澳洲有轿卡UTE。

而中国有什么?加长和高配。

这算特供。可是,这算文化吗?

#

PART 1

People don’t know what they want

(消费者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文化的概念确实非常广泛,如果遍布神州大地的“long wheelbase”都算不上一种思想的展现形式,好像确实有些说不过去。

但非要说普遍“以大为美”,“高级感至上”的消费理念就是咱们的汽车文化,又总让人有一种读书人看暴发户般油然而生的嫌弃和鄙夷。

加长车和高配车究竟和别人家的皮卡、盒子车、瓦罐有啥区别?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

就拿瓦罐来举栗子。在汽车的发源地,欧洲人民普遍对车辆驾驶性的要求更高,而轿车相对于其他类型的车辆在操控性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相对的,空间就成了短板。

于是在轿车(特指三厢)基础上进化而来的两厢车、掀背车、旅行车,就成了解决驾驶和空间的完美方案。

喜欢激进一点的,把三厢的屁股“切掉”,选择两厢,既保证了不错的操控表现,还更利于在狭小空间停车。

另外相比之下,两厢车后备厢与座舱打通的设计也能让空间利用更加灵活,尤其欧洲人民后排坐人需求不高,座椅放倒后更能获得飞跃式的空间提升。

至于想更居家一些的,把两厢的屁股再“加长”,就成了瓦罐。有了更强大的储物空间,即便不牺牲二排,亲朋好友带着行李远行出游也成了可能。

可以看出来,欧洲人形成的这套“旅行车文化”是相当完整的正向自我选择过程。

在数十上百年的用车过程中,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什么不适合自己。同样的,美国的皮卡、日本的K-Car也是成熟市场下各自需求的独特体现。

那么中国市场有什么不一样呢?

2014年韩寒电影《后会无期》里有一句经典台词:“你连世界都没有观过,哪来的世界观?”

这其实符合目前国内大多数的汽车消费群体。

老余在给身边的朋友推荐车的时候,最头疼的问题就是他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我在《张口闭口驾驶乐趣,我买车就看外观配置空间用料怎么了?》提到过,大多数国内消费者目前对汽车还不具备完整的感知选择能力,尤其在不太容易一下子就体验到的人机工程和动态驾驶层面。

所以才有了一些徒有大空间但车内布局和座椅舒适性犹如上刑的车卖得火热,一些驾驶性标定堪比工业垃圾的车霸榜销量排行。

但往往这些车主把爱车提回家后,可能是惊讶于同事小芳廉价又丑陋的布沙发坐着惊人地舒适,腰不酸背不疼肾也不难受了;也可能是发现隔壁王叔叔的那辆老破车也不至于一堵车就顿挫。

在时间的长河上后了悔,可又能怎么办呢?自卖自夸的厂家和睁眼说瞎话的媒体都不会为你负责。

今天如果说国内消费者普遍都能清晰地认识到,“驾驶乐趣都是小孩子的游戏,我要的就是宜家舒适天伦之乐”,那么大大方方地去选择高配,选择加长,一点毛病没有。

当然即便如此,撇除畸形设计和工业垃圾也是最基本的底线。

#

PART 2

别人选择市场,我们被市场选择

市场不成熟,消费者普遍感知选择能力不完善,这样的信息不对称恰恰就给了不少厂家赖以生存的养分。

想想一般人到店里去看车,同样的价位,一个是颜值内外兼修,光鲜亮丽,车子又大,用料又足,屏幕大,皮质细腻,配置又多到让人眼花缭乱;另一个是灰头土脸,廉价塑料,空间狭小,配置简陋。孰高孰低已经有了初步的印象。

再去简单试驾体验一番,好像也就“大差不差”,往往最显著的区别是配置高的这款隔音还更好,感觉更高级。

自然“20万以内没有必要再买合资车”的论调就这样站住了脚。

自主品牌和一些合资特供车往往就是抓住大家的感知空白,顺理成章地规避了发展初期核心技术水平不高的弱点,通过大空间和高配置这种不太需要技术积累的手段做到了与列强分一杯羹。

如果说感知空白是自主品牌和某些特供车的一大天时,那么国内消费者的另一习惯则是一大地利——换车周期短。

举个栗子,老余认识的一些日本研发工程师,常常惊讶于国产车的用料成本,除了内饰用料足以外,拆车之后能发现各种隔音棉、各种结构之间的包裹非常下本。

这样一来新车状态下NVH非常好,但设计上没有考虑材料衰减,时间长了以后车况会显著下降,一般5年后就会出现材料失效和异响。

而他们通常需要考虑到15年以后车况仍然能保持在不错的水准,因此更多地选择通过优化结构设计实现相应效果。

这种设计理念的差异,一方面是因为自主品牌还未积累成熟的结构设计经验,另一方面则是完全不需要考虑15年以后的车况。

根据J.D.Power的数据,2018年中国43%的购车人群上一辆车使用时长不满3年,其中14%消费者的“旧车”只开了1年,超过7成的人5年内就换新车了。

消费升级是一方面,像买房一样家长为子女拼命凑一辆新车出来是另一方面,还有随着车龄增长,老化迅速维修成本指数暴增也是一方面。

“开不出来车好坏”、“缺乏经济使用寿命概念”两大天时地利,帮助无数自主品牌和特供车型度过了成长期,外加政策方面的保护,这些车前20年都还活得不错。

但随着市场的成熟,消费者的成长,“是个车就能卖出去”的局势将一去不复返,如果没有在前期相对轻松的环境下苦练内功,当消费者开始在意驾驶质感、布局设计、长期质量,还在玩表面功夫的厂家将举步维艰。

#

老余不愿承认今天“加长、高配”的购车习惯就是中国的汽车文化,是因为这是信息不对等的优势方“骗”出来的文化,而非成熟市场的优胜劣汰。

有太多真正好的车被埋没在铺天盖地毫无营养的信息海洋中,又有太多惨不忍睹的失败产品被推上神坛为非作歹。

中国人买辆车不容易,劣币驱逐良币也不利于汽车工业的发展。

以上。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