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14家车企!因高田气囊问题,美国再发召回通知 | 中国汽车报

  图片来源:路透社

  汽车行业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安全召回危机的余波仍在。

  近日,据《彭博社》报道,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 对已停产的汽车安全气囊供应商高田(Takata)发起了新一轮召回要求,即在美国市场由高田所生产的1000万个安全气囊充气泵必须接受召回维修。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召回的气囊是在较早前的召回维修中安装的。奥迪、宝马、本田、戴姆勒、菲亚特·克莱斯勒、法拉利、福特、通用、马自达、三菱、日产、斯巴鲁、丰田和大众生产的车辆均受到影响。

  2017年6月26日,高田已申请破产保护。2018年4月,高田被中国宁波均胜电子旗下的百利得安全系统公司以15.8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9.94亿元)的价格收购。高田“气囊门”似乎就此得到解决,但它的后续影响还远远没有结束。

  召回过的车辆仍存在气囊安全问题

  高田气囊安全问题引发了汽车行业史上最大规模的安全召回事件。事件始于2008年,为了降低成本,高田公司在气体发生器中使用了硝酸铵,该原料在变质受潮后,极易引起充气发生器爆炸,迸射的碎片将对前排乘客造成安全威胁。因此,“高田气囊”也被称为“死亡气囊”。据统计,截至目前因高田气囊充气泵的缺陷,全球至少有24人死亡、约300人受伤。

  值得关注的是,“气囊门”事件最新召回的原因是,高田在首批召回的汽车中更换了与存在爆炸隐患的气体推进剂成分一模一样的全新推进剂,并宣称已修复。彼时高田认为由于时间、湿度和温度导致了气体推进剂出问题,因此换一份新的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但这很明显是错误的。

  根据NHTSA的说法,这一波召回代表了高田“气囊门”一系列召回计划的最后阶段。2015年高田与美国方面达成一项和解协议,在该协议中,高田对召回上千万存在缺陷的气囊充气泵同意承担赔付费用。

  此次涉及到高田气囊召回的汽车制造商有14家。2017年6月26日,高田申请破产后,这些汽车制造商将不得不为问题气囊引发的召回和赔偿损失买单。目前,一些汽车制造商已经宣布了召回份额。1月8日,斯巴鲁美国公司对NHTSA表示,将在美国召回约50万辆汽车,更换气囊零部件。

  NHTSA表示,截止2019年11月中旬,大约有3460万个问题充气泵已经完成修复,另外有1280万个有缺陷的充气泵仍在使用中。

  图片来源:彭博社

  中国市场“高田气囊门”余波未了

  召回事件也波及中国市场。日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发布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度国内乘用车市场共有包括宝马、奔驰、大众在内的39个品牌发布了148次召回公告,宣布累计召回乘用车673万辆,同比减少45.38%,连续第二年实现同比大幅下降,召回规模重回千万辆以下。相比于2017年的总计205次召回2020万辆和2018年的总计169次召回1232万辆,2019年国内汽车召回无论是在次数还是在总量上都有大幅减少。

  “高田气囊门”仍是2019年国内汽车召回数量最多的原因。据不完全统计,共有超过209万辆汽车因装配了高田问题气囊而被召回,占比超总量的31%。共涉及了奔驰、宝马、丰田、本田、雷克萨斯等汽车品牌,包括特斯拉及法拉利这样的品牌也未能幸免,召回总量上甚至还要比2018年增加了30多万辆。

  “事实上,高田事件影响范围极广。虽然高田已经宣布破产,但由于安装高田气囊的汽车数量庞大,召回数量非常高,因此其影响将持续多久难以估量。”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的采访时表示。在他看来,高田事件还给我们起了警醒的作用,随着法规的进一步完善,零部件生产商的抗风险压力也变得越来越大,同时,将倒逼企业的产品设计升级,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汽车大批量的被召回,与整车厂对零配件进行全球采购是有关系的。”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郝庆丰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的采访时表示。车企大批量购买同一品牌零部件能实现成本的降低,但同时也需要承担批次性产品质量带来的隐患;当遇到某一零部件设计缺陷时,大范围的召回就不可避免。反过来对于零配件生厂商来说,在获得大批量定单时,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需承担更大的赔偿责任。

  从2008年到现在,气囊问题持续发酵了10余年,高田依然未能较好地挽救局面。主要原因在于其对待安全问题调查不积极、态度傲慢迟缓等。另外,在高田气囊问题不断出现时,高田公司并没有重视,继续销售相同材料的气囊,并多次表示“无法确认造成爆炸的根本原因所在”。

  据业内人士指出,虽然高田气囊事件所带来的影响已经逐渐减弱,但其导致的召回仍在持续,车企仍需要解决召回事件带来的后续问题。那么,针对汽车零部件安全隐患问题,整车企业如何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感?在郝庆丰看来,一方面,当发现车辆零部件存在安全、质量隐患时,整车企业应第一时间无条件召回;另一方面,车企在购买新类型的零部件时,需谨慎验证。在应用新技术时,其是否存在安全、质量隐患等问题,除了通常的检验环节之外,还需要长时间的验证。

  文:陈艳 编辑/版式:刘晓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