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孩子尽快从担心、痛苦中走出来吗?这些方法其实不可取

在带孩子打预防针前,在带孩子看牙医前,面对担心、恐惧的他,你该说些什么呢?“勇敢起来吧!你是男子汉”还是“别担心了,很快就会过去的,待会儿我们就去吃冰激凌”?

我们还经常看到:在儿童诊所的门口,聚集着很多售卖玩具的小贩,尽管产品质量低劣,但生意却非常好。因为父母或长辈为了让宝宝尽快从打针、输液的不愉快情绪当中走出来,不再哭闹、不再哼哼唧唧,会非常乐意对他刚刚经历的伤痛做一些补偿。或者,有的家长会提前备有零食,“宝宝,别哭了,给你棒棒糖!”

表面上看,这种处理方式的确相当有效,孩子往往会破涕为笑。但,美国著名的儿童精神分析专家塞尔玛·弗雷伯格在《魔法岁月》一书中对我们说:“在我们努力保护孩子免于痛苦时,我们可能就剥夺了他适应痛苦经历的最佳机会。”而一个孩子若不能适应痛苦,对他会造成哪些方面的危害呢?塞尔玛·弗雷伯格主要从两方面做了阐述:

1.孩子可能无法发展出深厚的情感生活,成为一个内心贫瘠的人。

父母对于孩子类似的行为其实不光光只在打针之类的小事上。为人父母我们从孩子的第一声啼哭起,即产生了强烈的保护欲。我们希望他们永远开心快乐、一直绽放明媚的笑容。我们见不得他们受伤、难过、愧悔以及其他负面感受的表现,我们宁愿代他们承受人生的风波和不幸。

然而,一个孩子,如果不能充分地感受痛苦,倘若他真的学会了父母交给他的方式:把痛苦扔掉,尽快去寻欢作乐吧!久而久之就会变得麻木和肤浅,并且对他人的伤痛也不能体察,无法发展出同情心,自然也无法经营很好的人际关系。

2.孩子可能会产生精神障碍,无法形成预期焦虑,即不能为危险提前做好准备。

焦虑是人面对危险时的一种本能反应,一定程度的焦虑有利于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每个人生来就有从心理和生理上抵御危险以及处理自身焦虑的能力。”但,如果父母过快地介入,孩子就会没有机会仔细地体会他焦虑的情绪。用美好的事情和愉快的感受尽快地代替掉可怕的危险的事情和痛苦的感受,我们以为是在帮助孩子,实则对其健康的心理机制的形成造成了干扰。

倘若一个孩子学习了父母交给他的:不要想那些不好的事情,只想好事情!并且这种思维模式已经得到了一定固化的话,没能为不好事情做好充分心理准备的他,在面对真实来临的危险时,很可能会无法应对,甚至某些情况下会崩溃。

那正确的做法是怎样的呢?陪伴。

孩子需要经历他所应该经历的一切,他有感受痛苦的权利,也有表达痛苦的权利。作为父母,为了不让他陷入无助,我们需要静静地陪伴,而不是去阻断他的一些负面感受。只有让负面感受得到充分地宣泄后,孩子才能更好地面对以后的生活挑战。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