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辅导班困住的童年,孩子累、家长难,要如何选择,才能不负辛苦

要不要让孩子学那么多?在教育选择面前,最容易陷入“囚徒困境”

  • “这幼儿园也真是,学费越来越贵,教的东西越来越少,现在好,彻底什么都不教了!”
  • “教育部禁止幼儿园小学化,现在不让孩子提前学那么多东西了。”
  • “上了小学你就知道了,全班五六十个孩子,没一个是‘零起点’,得让孩子提前学啊,不然上了小学根本跟不上!”
  • “幼儿园不教,那你们怎么学的?都学什么啊?”

……

路过幼儿园时,听到几位等孩子的家长在聊孩子的“学习”问题,聊着聊着,就有种焦虑传染开来。

在旁边听了一会儿,发现还是有很多家长,让幼儿园的孩子除了学才艺,还学着英语、认字、写字等过去学前班的课程,而且,甚至比学前班的课程还超前。

教育部一再出台举措,禁止幼儿园小学化,但是,规定可以监督到办学机构,家长的个人选择,却是很难干预的。

社会竞争激烈,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每个有条件没条件的家长,都恨不得铆足了全身的力气,帮孩子奔个好前程。

现在的孩子普遍优秀,我们即便不想让孩子那么累,可是别人都学,我们不学,孩子就跟不上了呀。这对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自尊心,都是个打击。

……

关于要不要超前学习,选择“要”的每个家长,都能给出必须随大流的理由,条理清晰,逻辑严明,像一道完美的链条,找不到瑕疵可分辨。

所以,在这样的思路之下,大家你追我赶,又把政策强行剥离的沉重负担,甚至加倍地,压在了孩子身上。

教育没有回头路,不能拿自己的孩子试错。

所以,“不愿意”,但是“不得不”,成为每个加入其中的家长的“苦衷”,像解不开的魔咒一样。

其实,这就是陷入了博弈论的经典议题——“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的故事,其实就是关于“选择的两难”。

两个共谋了犯罪的囚徒,被分别关押,彼此不能互通消息。那么,审讯结果,就分化出了多种可能:

两个人都不揭发对方;一人揭发,另一人沉默;互相揭发。

当然,每种选择,都导向不同的判决结果。可能是轻判,也可能是重判。结局如何,全在一念之间。

事关自由,这是最大的切身利益。所以,在这样的重压面前,两个彼此隔离、不能事先沟通的囚徒,就陷入了选择和被选择的困境之中。

在要不要让孩子接受超前教育这个重大选择面前,每一位纠结踌躇的家长,就是困境里的“囚徒”。

“爬楼梯实验”:以爱为名的选择,未必是最佳

做了选择,就意味着要承担后果,无论好的,还是坏的。

人生的路,基本无法回头。做大人的,无论从亲身经历,还是耳闻目睹,都有太多看别人一时“失足”,便从此再悔恨也难回头补救的沉痛故事。

所以,哪怕只是为了为孩子图个保险,让自己图个心安,也要随大流。生儿育女,为的,不就是让孩子未来能过得好吗?

尤其对并非家财丰厚、地位卓然的家长来说,知道自己没能力给孩子提供足够的退路,所以,绝不敢让孩子去尽情享受童年的快乐。

万一,孩子现在不吃够学习的苦,将来要面临层出不穷的生活的苦……

可是,以爱为名义的良好初衷,是否一定能有付出=回报的结局呢?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双胞胎爬楼梯实验”,出自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

一对同卵双胞胎,暂且以A和B代称,两个婴儿可以说,资质条件完全在同一起跑线上。

格赛尔让A在46周大的时候,每天练习10分钟爬楼梯。而B,则是从53周大时,才开始接受同样的训练。那么,在两个孩子都长到54周大的时候,谁爬楼梯的能力强一些呢?

根据我们的思维逻辑,认为练习时间长的A,一定成绩更好。

但事实是,练习时间短的B,不但成绩更好,还和A拉开了很大的差距。面对特制的五层楼梯,B只耗时10秒,提前训练过的A,则用了20秒。

格塞尔用这个实验,说明教育有自己的节奏和时机,要根据孩子的生长规律和实际能力发育情况择机进行,无须贪多求快,反而欲速则不达。婴儿B的成绩就说明,时机选择恰当,可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什么要选婴儿做实验?因为越小的孩子,对超前学习的反应越典型。

在孩子握笔的肌肉还没有发育完善时,提前书写;在孩子的思维能力还不健全的时候,提前进行知识学习……这些到底是精英教育,还是拔苗助长?

那些被提前灌输的知识,在孩子的认知里,是死记硬背的符号,还是可以化作垫高理解和思考能力的基石?

不确定性是很多的。小学生里,不乏疲惫到厌学,甚至出现情绪问题的孩子。小学生因为承受不了学习和作业压力而走上极端的新闻,也并没有绝迹。

精神过载的孩子,吃够了学习的苦,却依然在金字塔底端

那么,爬楼梯实验说明的情形,是否随着孩子的成长,也依然有效呢?

其实,我们不难发现,人生处处都是金字塔,那些学习能力超强的学霸们,往往并没有像多数勤奋刻苦的孩子那样埋头苦学,他们看起来要学得轻松很多。

而那些起早贪黑、兢兢业业、按部就班下苦功的孩子,又会遭遇什么?

三年级现象、八年级现象——小学三年级和初中二年级,都会有一个较为普遍的成绩波动和分层。有些成绩好的孩子,会越来越好;而有些原本成绩不错的,也可能陡然下滑;原本成绩较为均衡的班级整体,会有两极分化的情况。

高三高原现象——指在长期的、巨大的学习压力和高强的节奏下,在高三的关键时期,孩子反而会出现一段成绩和效率都停滞不前,甚至脑海里知识混乱模糊的瓶颈期。

克拉克现象——一些学生平时成绩很优秀,可是一到重大考试却发挥失常,成绩大跌。

这些现象背后,都是心理因素在作祟。精神过载的孩子,吃够了学习的苦,却依然在学习金字塔的底层。

在付出就有收获的正向信念下,我们更容易将目光放在那些经历了超前学习也依然保持优秀的孩子身上。

但事实是,也有很多孩子,却因为无法承受持久而高强度的学习,而陷入心理倦怠,厌学、恐学,将学习变成机械地填鸭,在十足的“勤奋”中,丧失了真正的学习能力。

为什么孩子下了那么多功夫,吃了那么多学习的苦,却始终只能落个中等甚至落后的成绩?

或许,就是因为,我们看到的勤奋,只是“虚假勤奋”。精力、热情和时间,都消耗了,但是,低效能,或者,无效。

勤奋≠优秀,努力≠效率

因为,支撑孩子的内心的热情和动力,已经在长久的高压磨蚀中,一点点损耗,不知不觉,悄无声息,就积少成多,等陡然发现,已来不及补救。

父母的选择,必须因材施教,切合适合孩子的教育时机

教育的囚徒困境,说明父母要面临的选择的两难

但是,在孩子完全依仗大人的选择时,父母的成熟度,就体现在选择的能力上

在两难的选择困境中,出于保底的心理而随大流,其实是最容易,也最不体现责任和担当的选择。

因为,针对孩子的个体发展,做精细化的决策分析,需要大人战胜情绪焦虑,排除外界干扰,专注于孩子本身。这是孤军奋战的勇敢,却也是真正的有效决策、良好决策的开始。

无数孩子幼年学钢琴,但培养出一个朗朗的概率,和其背后,郎朗父母的决绝与付出,都是需要被看见的,绝不能选择性忽视。

学艺术,要走专业的路,大人和孩子,需要共同努力,共同吃苦。而不是大人做了选择,花了时间和金钱,就以为做好了铺垫,可以静待花开。

同理,要培养一个成绩优异的孩子,要不要给孩子额外报班,报什么、报多少、怎么学,都是需要全面考量、系统衡量的,不能一冲动就决定。

要为孩子做最佳选择,父母们,首先要完善自己的情绪控制和理性思维能力,面对孩子本身,而不是面对潮流,拍板定音。

“爬楼梯实验”,说明教育需要在适当的时机切入,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能一刀切。

把握恰当的教育时机,要尊重孩子的客观发育情况和客观发展规律,这是帮孩子建立持久的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的根源所在。

有的孩子,从小学阶段一路优秀到考上大学。也有的孩子,经历过各种波动,但在关键时刻能量爆发,同样也收获了优秀的结果。

如果孩子对大人选择的超前教育乐在其中,表现优异,既有内在动力,又有良好的成绩结果。那么,也许这个孩子,真的是学霸潜质,学习兴趣十足,值得按孩子的能力节奏,给予相应的学习机会。

但如果,孩子对超前教育苦不堪言,经过各种陪伴疏导也依然效果不明显,或者甚至有了对抗逆反心理,那么说明,孩子还没做好准备,不妨给孩子一点缓释消化的时间,让孩子调整好情绪和状态。因为,学习的苦,要收获生活的甜,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孩子对学习,有兴趣、有动力。

所以,做家长的,必须要鼓励自己勇敢承受选择之重。

教育的选择,教育时机的切入,目的都不是驱赶孩子变成学习机器,无限循环,却无法上升。而是,要帮孩子训练培养出会学习的大脑,能从被激发潜力,到有能力主动释放潜力。

这才是能让学习事半功倍、后来居上的自驱力,也是人一生都需要培养的重要能力。


小六说书,关注家庭教育,分享教育理念和心得,欢迎关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