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不愿分享却爱炫耀?这种“自私”行为,家长该如何教育

文|萱妈(戳↑关注,你想了解的的育儿知识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

网上有一份21世纪儿童权利清单:

有权自由快乐的玩耍

有权冒险和犯错误

有权不写作业

有权享受充足的睡眠

有权享受独立自主

有权。。。

有权从事与年龄相符的事情

要我说,孩子有权不分享充分享受自主,有权炫耀充分享受自我,只因孩子是孩子。分享是一种美德。是美德那就是一种自发的行为而非强迫。

孩子为什么是孩子?只因天真天性使然,我们不应该抹杀孩子童年特有的天真天性。但我们家长也要清楚这其中的缘由。

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分享?

这是孩子表现独立和自主的方式。

对于一个三岁的孩子来说,孩子不知道东西是谁的,或者应该是给谁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不分你我他,孩子的思维习惯是:在我手里就是我的,我要玩。这种行为的意义就是,孩子特有的属性,即天真。而这种行为背后的意义在心理学角度从儿童进化来说其实是独立、自主的象征。这是人格的初始形成阶段,所以这种行为还没有具备达到分享的阶段。

这种不愿分享的拥有状态是正常。

儿童这种拥有状态是自然且正常的。先是感觉拥有了再学会有分享的概念,这就像水自上而下流是一样的,这是孩子一个必经的过程。所以家长们不要太心急自己的孩子或者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不给我家孩子分享玩具玩。避免产生怨恨心理情绪带给孩子。也不要给孩子灌输这种思想,生活中有没有这种现象:小宝宝在床上坐着玩东西,你拿下他的东西他就会哭。你也不知道为什么。其实孩子从2岁左右开始只有是看到的摸到的,孩子都会认为是他自己的东西。孩子的天真就是天真不要拿大人的想法污染孩子的行为,这是很不公平的。家长要尊重孩子这种行为,并且要和大人的思维加以区分,不能拿孩子和大人相提并论。

孩子正处于自我叛逆期。

三四岁左右的孩子正处于一个这样的递接过程:拥有(独立)——玩(自主)——不分享(自我)。比如可可的妈妈要把收拾起来不玩的玩具和不穿的衣服都送给亲戚家的孩子,可可就不乐意的很,发脾气在地上打滚就是不允许妈妈给,还说都是她的。很多家长其实并不理解孩子为什么会这样一点都不听话。可可的这种反抗行为是很多孩子共同的心理特征,即自我意识。这是维护自我权益的一个抗争,在孩子的心理是这样想的:这些都是我的,是我的支配权,我可以决定扔还是不扔。而这个阶段的孩子还没有成长到分享这个阶段,所以孩子会很不明白为什么要把我的东西别人?而其实只有充分拥有了才知道学会分享的。所以这个时期的家长要理解到孩子的心理成长历程。不要认为是孩子不听话。

了解到孩子的成长心理后,相信很多家长会消除些不必要的担忧或者烦恼,从而更好的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为什么孩子爱炫耀?

三四岁的孩子其实并不知道什么是炫耀,这只是家长们习惯性的用了自己的大人思维给孩子贴了一个不公平的标签而已。

这是孩子自我意识增强的阶段。

给孩子一个充分自由玩乐的时间,满足孩子的表现。孩子的成长阶段都是完整的,只有认识到孩子所处的阶段,和该阶段的特征表现,家长才能了解孩子的需求。进而满足孩子的需求,这才是真正给于孩子所需要的,精神满足用于高于物质满足。

这是孩子在充分关注自己。

什么都在改变,唯独孩子的天真并没有变,孩子的成长规律也没有变,变的只是家长们先入为主的观念。不要把孩子关注自己这个意识理解成炫耀。取下家长的有色眼睛吧。当家长允许孩子这种行为得到充分变现时,孩子就能够从中领悟到很多人生道理并开始独立思考,从而受益颇多。

引起他人的注意。

孩子也希望得到关注,这样会感动快乐和满足。这也是孩子自我欣赏的一种表现。有的孩子爱跳舞,有的孩子爱唱歌,有的爱玩玩具,有的爱读书,孩子需要按照自己的成长节奏来成长,不难发现,日常生活中去公园溜达的时候,很多家长带着自己孩子,有的在尽情享受玩具的快乐,有的在表演学校学到的儿歌,难道说,这是在炫耀吗?

孩子在所有的玩耍中都是在体验,这可以帮助孩子理解自己所处的世界和自己的位置。同时这也是培养孩子最好的方法。作为家长应该怎样合时宜的进行正确引导,是每个家长都应该学习的。

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学习分享?

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对于孩子来说,分享玩具或者零食,这是建立友谊的方法。家长们有个误区,就是觉孩子分享的行为是家长教会的,错,这是孩子本来就具有的人格特征。家长的作用只是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一个引导作用,比如,家长给孩子提供一个分享的机会,在孩子们一块玩耍的时候,每人发一个玩具,然后互相交换着轮流玩。这样就会引导孩子的同理心,并让孩子感受到了分享的快乐和满足,前提是不可以强迫。

家长以身作则。

家长是孩子的人生导师,可以说,什么样的家长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孩子的精神人格起跑线都是平等的,唯一的不同取决于后天培养。家长的人格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最简单的例子,吃饭的时候,家长有没有告诉孩子要大人都到了你才能开始吃,或者,家长以身作则在饭桌上给长辈夹菜,端饭等,让孩子也学会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夹菜吃。

对孩子的表扬恰如其分。

在孩子在大人的引导下学会分享的时候,家长有没有借机进行表扬,如果这个机会抓住了,那孩子更能懂得分享的快乐和家长的认可。比如,孩子把好吃的零食分给小朋友时,家长应该高兴的说,“哇,我们宝宝学会分享了,真棒,妈妈再奖励你一个。”这些都很关键。

生活中有很多不懂得分享的孩子,其实不怪孩子,现在很多家长把孩子捧在手心里,即使不属于孩子的东西,家长也会帮忙据为己有,殊不知,家长已经成了孩子自私的“帮凶”。

聪明的家长懂得为孩子制造环境,当有着充满分享的氛围时,孩子的学习就是自然而然的学会。家长们,你们学到了吗?说说你家宝宝有哪些分享的小故事,您家宝宝是不是个爱炫耀却不喜欢分享的孩子呢。。。

-----------------------

在育儿过程中,无论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找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帮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烦恼与困惑。

我是萱妈,一位高级育婴师、家庭指导教师。关注萱妈,关注更多育婴知识。您所想要了解的,刚好是我所专业的,我将尽我所能分享更多育儿知识,喜欢就请关注我。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