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针居然导致新生儿“大动脉瘤”,儿中心外科医师巧妙“拆弹”

福建厦门的婴儿琰琰(化名),刚刚出生就被诊断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肺炎,新生儿代谢性酸中毒”等,收入当地医院的新生儿监护室,治疗10余天后才出院。回家后家长在给宝宝洗澡时,发现左侧大腿根部淤青,皮肤表面还有个针眼。两三天后淤青倒是慢慢消退了,但是又出来一个搏动性小肿块。数日之后,肿块不断变大,已然成了一个“馒头”,琰琰的左下肢已经发白发凉。经当地医院超声诊断,这个“搏动性的馒头”是一个股动脉假性动脉瘤,非常罕见,当地无法医治,建议家长赴北京或上海就诊。

焦急的家长带着琰琰来到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儿外科副主任医师顾松接诊后,告诉家长,这样的病例其实在儿中心接诊过多起,但琰琰的病情难点在于,琰琰出生仅一个多月,受损的股动脉直径只有2.4mm,就和牙签差不多粗细,这种手术做完以后极易导致吻合口狭窄甚至下肢缺血,严重者会导致下肢肌肉萎缩和下肢缩短。而如果不做处理,随着动脉瘤的继续增大,必将会造成假性动脉瘤破溃大出血,因此必须马上手术治疗。

最终儿中心普外科陈其民主任与顾松医生共同制定了巧妙的手术治疗方案,最终完整地切除了这个“搏动性的馒头”,并且精准地修补了吻合口,彻底解决了琰琰身上不断增大的“定时炸弹”。

专家介绍 ,琰琰之所以会长出这个股动脉假性动脉瘤,起因是她在新生儿监护室接受治疗时进行了股动脉穿刺,股动脉穿刺是新生儿科常见的操作,特别是行机械通气患者,需多次动脉穿刺采血,行血气分析来调整呼吸机参数和治疗方案,但此类操作引发动静脉瘘和假性动脉瘤非常罕见。该例发生可能与患儿凝血异常、同一定位点多次穿刺、拔针后压迫时间和压力不够等因素有关。

琰琰在进行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切除术时,出生仅39天,体重为3730克,创下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此类手术的最小年龄和最轻体重记录。

儿外科专家提醒家长,如果孩子在接受注射或者穿刺治疗后出现“鼓包”等类似情况,还需及时就医,以免造成包块持续增大而危害到孩子的健康。

作者:上海电台记者吕春璐

编辑:沈颖婕

责任编辑:金晓英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