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跟爸爸妈妈顶嘴,这些孩子的心声,家长却不知道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苦恼孩子的顶嘴现象,其实孩子跟家长顶嘴都是有原因的。看看这些孩子们对自己为什么顶嘴是怎么回答的,会对家长们有所启发!

我为什么要跟爸爸妈妈顶嘴

1、言而无信

父母承诺,期末考试全部90分以上,带你去看海。娜娜很努力,达成了目标。满怀希望地等着去看海,却被父母一句话打发了:“这么冷的天,看什么海!”小姑娘越想越委屈。妈妈是觉得天气冷,海边没什么好玩的,担心孩子冻感冒了,才没带孩子去海边。天冷,海边不好玩是事实,可以换个时间去,但不应该用一句话直接打发。

各种许诺、各种哄骗,很多父母说完就忘了,还沾沾自喜,以为达到了目的。殊不知,这是用事实告诉孩子,说话可以不算数。

说话不算数的父母很难树立在孩子跟前的权威。父母不是靠身份赢得孩子的尊重,而是父母值得被尊重。播下行为的种子,你就会收获习惯;播下习惯的种子,你就会收获性格;播下性格的种子,你就会收获一定的命运。

2、感到委屈

贝贝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每天都有新尝试和新破坏,常常把家里弄得一团糟,让妈妈头痛不已。这天,妈妈买菜回来,发现客厅地板上一滩水迹,再定睛一看,家里的上万块钱的真皮沙发全被浸坏了,而贝贝正拿着个小刷子,一边往上倒洗手液,一边还在沙发上使劲儿刷啊刷。见此情景,妈妈真是气不打一处来,抓起贝贝噼里啪啦就是一顿打:“把玩具都玩坏了,就玩起妈妈的沙发了是吧?叫你这么淘气,不打一顿都不长记性!”见妈妈发了那么大的火,贝贝吓得哇哇大哭,委屈地说:“妈妈上午骂我只会破坏不会帮忙,把沙发都画脏了,所以我才想帮妈妈刷干净……”听了贝贝的哭诉,妈妈愣住了,扬起的手停在了半空。

案例中的情景在我们身边的家庭中比比皆是,孩子以其稚嫩而独特的思维方式,常常会做出各种各样让家长啼笑皆非或头痛不已的行为。我们总习惯于抱怨孩子:你什么时候才长大懂事?为什么总不能让爸爸妈妈省心?孩子的种种做法,常常被家长冠以淘气、懒惰、蠢笨等负面标签。殊不知,其实正是由于我们不理解孩子的成长特性和内心思想,误解了孩子的所作所为。

3、父母不以身作则

一位妈妈说:“孩子学习太差,给孩子报个辅导班。”后来看到孩子学习时痛苦的抓耳挠腮,她就心疼,然后心软的对自己的孩子说:“太累了咱就先不学了,不会的,咱到学校去问老师。”于是她的孩子就总是轻易地放弃写作业,理由是太累,写不动,“我妈说让我不要太辛苦,开心最重要。

于是又去退了班,她说:“我们得遵从孩子的意愿,不能强迫他。”她的孩子自然地没有高中可上,她逢人就说,是因为他孩子所在的学校教的不好,管得不严,才使得她的孩子没有学可上。

父母对于孩子的引导和帮助就是这么重要,你想让他成为什么样,你就给予他什么样的教育和行为方式。

4、父母霸道

一位母亲蹲下身来为自己四岁的儿子系鞋带。母亲无意抬起头来发现,自己的眼前没有绚丽的彩灯,没有迷人的橱窗,也没有装饰华丽的广告牌……原来那些东西都太高了,一个四岁的孩子什么也看不见。落在她眼里的只有一双双粗大的腿和男男女女的裤脚,这是这位母亲第一次从四岁儿子目光的高度眺望世界,她感到自己儿子的可怜。从此这位母亲发誓,今后再也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自己的儿子。

孩子觉得父母在家里对自己太霸道,就会使孩子产生自卑、叛逆、抑郁等不良心理。在对孩子实施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放下自己是父母的霸道架势,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为孩子想一想。父母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学会设身处地去体会孩子的想法,并且尊重孩子,接纳他们的合理要求。这样父母的教育才会有效,孩子才会向正确的轨道上发展。

5、总拿我与别人比

他们只知道打击我,我妈妈反正就是有意无意的就说起别人家的孩子,得什么奖,考上重点高中等。

父母是想增进孩子的上进心,但不能过分;父母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长大有出息,但是拿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相比较,会伤孩子自尊心;父母是恨铁不成钢,恨不得把别的孩子优点都集中在自己孩子身上,这不现实;父母在比较别人孩子时,也要说其他孩子做的不好的地方,让自己孩子朝着别人孩子的优点多努力。

家长怎么做

1、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父母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在教育孩子时不免粗暴急躁,而这种不当的处理方法往往很容易伤害孩子的心灵。

2、遇事冷静,赏罚有度

作为家长无论孩子犯了多大的错,都不要急躁,先要问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再决定处治方法,赏罚前,要讲明道理。

3、主动了解孩子的意图

当你明白了孩子的意图后,你就会理解为什么突然之间这孩子变得那么粗鲁。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有助于父母缓和气氛和自己的情绪。

4、提醒孩子改变说话方式

父母可以说“我理解你的感受,不过我不喜欢你这样说话,你可以慢慢用你的道理说服我”。如果孩子正在气头上,父母也可以说:“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等你冷静下来我们再谈?”

5、营造民主的家庭气氛

家里营造出足够的民主气氛,鼓励孩子讲出自己的感受,其实这样做,孩子越会理解、认同。反之,如果父母总是以“大”压小,长期下去,反而可能导致孩子在日后形成逆反或逃避心理。

6、给孩子申辩权利

即便知道他们在狡辩,也要耐心听他们把话讲完,然后因势利导,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让他们选择将功补过的办法来弥补过错,这往往是他们最乐于接受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