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育儿 | 育儿的有效秘诀:你和孩子“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没?

大家早上好!我是吴老师。

直面育儿案例分享。隔周 周四中午13:30,吴晓达老师会在 超级育儿师的微博直播间 内,与我们分享并解决一位特邀家长提问的育儿问题,以此来帮助每位家长学习到更多科学育儿的知识和方法。

家长问题阐述

周四,超级育儿师的直播间来了一位因为孩子学习不努力,沉迷手机游戏不知如何是好的妈妈。

据了解,孩子是位初二的男生,在家排行老二。

妈妈介绍说:孩子小学阶段一直到初一,成绩都不错,偏偏到了初二,换了一个英语老师兼班主任之后,开始急转直下。英语差到几乎考虑放弃的地步,休息天在家,整天关在房间里打游戏,饭也可以不吃。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孩子完全变了模样?

育儿专家答疑

一、 环境的变化,对孩子造成压力

妈妈说:一直以来,英语都是孩子的弱项。尤其是到了初二,换了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英语老师,当他们的班主任,成绩更是一落千丈。

咱们上过学的都知道:班主任对自己的重要性。特别是:如果班主任教授的课自己擅长、成绩不好,不被班主任待见,那种滋味是很不好受的。

二、 妈妈的关注点,让孩子郁郁寡欢

和妈妈聊了将近30分钟,妈妈一直都在说孩子什么不好、什么不好。即便是问了孩子其他学科的情况,妈妈的关注点也都在:语文、历史、地理等孩子不擅长的文科科目之上。

当我把这一点反馈给妈妈,并特别询问孩子的理科成绩时,妈妈才开口说:嗯,他理科还是挺不错的。比如数学吧,120分满分的考卷,怎么也能考个110分以上。

咨询提问,是日常生活的片段,看得出,在平时与孩子的沟通交流过程中,妈妈更多地会和孩子聊自己不好地学科,对于自己擅长的学科,一带而过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三、 妈妈的不信任,让孩子愤怒

现实生活不尽人意,英语成绩的急转直下,让孩子仿佛是一个被人追过了1圈的跑步者,想努力,却无力。再加上妈妈又不能及时地支持到自己,给自己加油充电,孩子暂时沉迷电子游戏,既是逃避,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然而,妈妈却没能看到这一点,而是针对孩子沉迷游戏的行为,展开了对抗:半夜暗查,没收手机,写保证书……无一不让孩子的处境越来越孤立。

那么,在认识到这些问题之后,我们又可以怎么做呢?

在这里,我给妈妈讲了一个教养孩子的“金原则”:要和孩子坐在一条板凳上。

无论说什么、做什么,都要让孩子感受到:妈妈是和自己坐在同一边的,是自己的盟友,愿意和自己一起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

具体这位妈妈的情况而言:

第一步:彻底放手,通过孩子的测试期

孩子的手机,交由孩子自己管理,这是孩子成长必须获得的信任。妈妈可以表达自己对孩子身体健康、学习成绩的担心,如何使用手机、什么时候使用手机,可以和孩子共同商量,但须由孩子自己决定。

刚开始的时候,孩子可能会因为妈妈之前种种“不信任”的做法,故意彻夜玩手机,来测试父母。

但一旦过了这个瓶颈,孩子就会慢慢恢复自己身体真实的感受,比如:看多手机很累、眼睛不舒服等,而自己选择休息。

第二步:多关注孩子做得到、做得好的方面

孩子英语成绩不好,要努力追赶势必需要很多心理能量,来支持自己长时间不断地奋发努力。这部分能量,往往来自于家长对自己,给予基于真实情况的积极反馈。

比如孩子的数学,这次确实考得不错;

某一天,孩子帮家里洗了碗筷,晾了衣服等等。

尽可能抓住一切机会,肯定孩子、赞赏孩子,让孩子看见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从而提升克服困难的力量和信心。

第三步:多与孩子聊理想

从妈妈这里,我还了解到。孩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学习英语的意义是什么?我又不想出国,干嘛要学习英语。

我从这句孩子让妈妈犯愁的话语中,却看到了孩子善于思考问题的特点。孩子很聪明,小小年纪就知道思考做一件事情的意义。

那么,我们不妨顺着孩子的思路,在气氛轻松愉悦、孩子愿意的时候,多聊一聊对于未来的理想和打算。

比如:未来,我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想要从事什么行业、做怎样的工作?

那么反推过来,我又需要上怎样的大学?

想要进入这个大学,我又需要怎样的学习成绩?

做一件事情的意义,既有直接的,就好比如果要出国那么就需要学英语;也可以是间接的,就好像我支援上某个大学某个专业,那么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的英语成绩需要怎么样?

而与孩子展开这一良性探讨的关键,就在于:我们能否将自己的姿态,调整为“和孩子坐在同一条板凳上“。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