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为成功的教育:竟是家长这样一个小习惯,孩子这样教受益一辈子

说到我们的家庭教育,这可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如果家庭教育搞不好,孩子长大成人后就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就不再是家庭内部的问题,而成了社会问题。我们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家庭的未来就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希望,如果我们把自己的家庭教育搞好了,对于社会、国家是非常有益的。

但是这世上又有谁是专门受过训练来做父母的呢?通常我们孩子生下来了,也不知道该如何去教养,随着孩子一天一天长大,也是在跟孩子打交道过程中,摸清楚孩子的脾气、秉性,久而久之就与孩子形成了一种互动模式,构建成了一种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我们称之为亲子关系。

在父母对子女的教养当中,在亲子关系的互动中,我们最应该教会孩子什么呢?自制力!我们明白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制力,那么就很容易受外界引诱,一不小心就会陷入迷惑,沉迷进去不能自拔,这样孩子长大以后就是“玩物丧志”、“不思进取”,好比一个人掉进深渊一样,是非常可怕的。

​那么如何让孩子不那么对某个事物那么着迷呢?办法很简单,就是在孩子最有兴趣的时候,突然截断。比如,孩子看电视正看到兴头,爸爸就过来,把电视关掉,让孩子去做作业。孩子正玩手机玩得起兴的时候,就让孩子放下手机,过来帮忙做家务。孩子正读书读得入迷的时候,就让孩子出来走走……

正是通过这种“突然打断法”,让孩子从“迷”当中挣脱出来,这样孩子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也都不会那么沉迷而不能自拔了。那么我们就要问了,孩子“迷”某个东西不好吗?

我们可以想到,这个世上的人不可能没有欲望,不可能没有喜好,而我们只是让孩子不要把这种喜好与迷恋放大到过分的地步,并非违背人性,要知道在具体的情况当中,我们都容易沉迷,不管是对于环境,还是对于自己,都有一种深深的依恋和执着,但是恰恰是因为这些过度的“迷”,造成了我们丧失理性判断的能力,让我们困于自己所塑造的自我迷恋状态中,故步自封,反而不易有突破。

​再加上现代的诱惑有很多,不管是哪方面的,如果我们把精力过多地放在它们身上,就会造成对身心的损害,同时妨碍了我们更高价值的追求,做出的行为也缺乏理性的思考,更加受情绪的控制,常常也会做出错误的决定,这无疑是非常有害的。

我们发现,现代的抑郁症患者,也越来越多,为什么会这样呢?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精神健康方面的照顾不周所致。因为,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的欲望也滋长起来,也更加容易入迷,一旦不能满足,就会产生悲观和失望的情绪,从而发生抑郁症的几率就大多了。以前的我们虽然缺衣少吃,但是大家日子虽然过得苦一点,却都容易满足,只要吃得饱、穿得暖就行,也没想过有什么抑郁症。

可是今日不同往时,我们生活水平现在完全有保障了,随之而起的追求与奢望也就多起来了:我们不光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不光要穿得暖,还要穿得好,五官的各种感官刺激都要追求,不管是视听方面,还是住行方面,都是如此。现在的孩子也就是在这种环境下生长,可以说是福,也是祸,不可能只有好处,而没有坏处的。

​因此,我们家长能做到的就是尽可能地趋利避害,让孩子可以在享受丰富精彩的物质生活同时,注意孩子的精神心理健康,要让孩子多吃些“苦头”,多“折磨折磨”孩子,也就是我们前文提到的那样,要让孩子在兴奋点的时候突然将其来源截断,用故意“打断”的方式来训练孩子的灵活适应能力和情境转移能力。

正因为现代社会瞬息万变,变化万千,不能够让孩子停滞不前,满足于当前的成功,更要让孩子在对某一事物的迷恋当中挣脱出来,这需要家长的智慧,来帮助孩子培养这种“不着迷”的精神。因为只有家长在综合观察和判断当中才可以发现哪个点是孩子正入迷的时候,家长要审慎判断,然后突然打断孩子,目的也就是让孩子综合平衡,不能执念于某一事物。

那么家庭教育当中,家长形成这样一个“打断”孩子的小习惯,对他们的将来会有哪些好处呢?我们可以预见,学会自制、自我忍耐的孩子,他们更易于成功,而且也不会为一些不必要的阻挠而停滞不前,较少一些执念,更容易获致幸福生活。这恰是因为他们形成了一套“遇止则止”的机制,在该停下来的时候就停下来,更加注重合理、全面、综合地考虑问题,为人也更为随和,不会去钻牛角尖。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当然更为顺风顺水,而且不管处于何种境地、是否受人欢迎等,也都能够恬淡自处,可以说这样一个小习惯,让孩子受益一辈子

不知道您看完这篇文章,有什么感想,也可以发表您的看法,我们一起探讨交流。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