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童年缺失这样的教育,10年后,跟别人的差距会明显拉开


1. 「去自然化」的童年


一个孩子认真地问爸爸:为什么你的童年比我的更有趣?你常跟我说起森林和树屋的故事,你们还可以骑马穿过沼泽……


儿子的问题让爸爸陷入了沉思。


这位爸爸叫理查德·洛夫,在他那个年代,孩子们的童年都是在大自然中嬉戏,而现在的孩子则都在玩手机、电脑游戏


科技在进步,自然在后退。儿童天然亲近大自然,但如今的很多孩子却鲜有在大自然的现场体验。孩子对大自然的印象,就像隔着一层玻璃纸在看一颗棒棒糖,只能猜想它的味道。


童年与大自然割裂,孩子失去了什么?


洛夫把自己对儿童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写成了一本书——《林间最后的小孩》。



书中提出了一个里程碑式的概念——「大自然缺失症」(Natural-Deficit Disorder)。它不是一个医学名词,但却引发了全球对儿童身心健康的持续关注。


科学家们纷纷提供证据,认为由于缺乏与大自然的接触,如今的孩子,出现了一系列令人担忧的问题,包括儿童肥胖、注意力缺陷、多动、孤独、抑郁、哮喘等。


事实上,「去自然化」的童年,孩子们失去的远不止这些


2. 「去自然化」的童年之-儿童过敏


儿童过敏,几十年前还很少听说,如今却已成为儿童流行病。


据中国城市婴幼儿过敏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2 岁以下的婴幼儿中,约有 40.9% 的家长自报孩子曾发生或正在发生过敏性疾病症状。


为什么儿童过敏越来越普遍?


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的两种观点是:


一是环境说。工业化带来的污染,会影响儿童的免疫机制。最近的 30 年里,在工业化国家,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增加了 200%~300%。就全球范围来看,发达国家的过敏率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地区的过敏率通常高于乡村。


另一个是菌群说。人类一直致力于对抗各种微生物,家长们更是努力地清除孩子可能接触到的各种细菌。


这确实减少了孩子感染的机会,但大家却忽视了问题的另一面:人体免疫系统对抗「过敏原」的机制与其对抗细菌感染的机制是一样的。


孩子接触不到微生物,免疫系统没练过兵,分不清敌友,对外来刺激过度敏感,于是成天高射炮打蚊子,搅得孩子和你都不得安宁。



图源:纪录片《School’s Out》


瑞士森林学校里的孩子在泥坑跌倒并爬起


伦敦大学学院的医学微生物教授鲁克(Graham Rook)认为,随着卫生条件的提高,很多家庭都无法「培养」出维持儿童健康所需的丰富菌群


正常情况下,我们人体从头到脚,里里外外都覆盖着细菌。自然环境中的细菌和病毒能减少孩子过敏或患上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几率。生活得太「干净」,反而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3. 「去自然化」的童年之-「塑料儿童」


作家三毛写过一篇文章叫《塑料儿童》,描述了几个从小被电视、可乐、零食、动漫包围,只知道上课、补习,对室外游戏、夏夜星空、月光下的山峦毫无兴趣的孩子。


三毛称之为「塑料儿童」,认为他们失去了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灵性,已经无法与自然和谐共存。


关于灵性,儿童心理学先驱皮亚杰认为,幼童普遍存在「泛灵心理」,在他们眼中,自然界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他们会跟月亮、石头、牛羊交流「谈心」。



图源:pixabay


作家莫言的文字很有灵性,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莫言接受采访时说,自己「很早就跟大自然打成一片」。


小时候一个人放牛放羊,他时常会产生一些超现实的想象,比如,「突然看到一棵玉米,就感觉到这个玉米是能跟人进行情感交流的,仿佛它可以说话,或者能听懂我的话语。」


莫言又有强烈的表达欲,看到、想到一点新奇的事物,就「恨不得跟全村人分享」。这种分享和演绎,使莫言发展出了讲故事的才能。



图源:纪录片《School’s Out》


瑞士森林学校里的孩子,木棍、绳子都能玩很久


威斯康星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威尔逊认为,大自然能赋予儿童敏锐的感受力,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而这些都是创造力的基础


自然带给孩子的是一个更为广阔辽远的世界,它既不同于父母给予的亲情世界,也不像电视那样会「偷走」孩子的时光。相反,它能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给孩子以心灵的滋养,使孩子永保好奇心与创造力。


日本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江崎玲于奈对此深有感触,他说:一个人在幼年通过接触大自然,会萌生出最初的、天真的探究兴趣和欲望,这是非常重要的科学启蒙教育,是通往产生一代科学巨匠的路。



图源:纪录片《School’s Out》


瑞士森林学校里的孩子正在「做饭」


4. 「去自然化」的童年之-适应与生存能力


《早教的秘密》一书中说:孩子的心智具有一种发展序列,首先是触觉,然后是嗅觉、味觉、听觉、视觉……皮肤是生命最具灵性的部分,除了母亲的抚触,让孩子的皮肤可以尽早亲近大自然的阳光、风、草石、溪水等是必需的。


聊起这个话题时候,有同事就说她家娃小时候,由于对触觉的培养不够重视,以至于孩子现在对脏脏的黏黏的东西很不适应。


没娃的同事不解:这似乎没毛病哦?


踩坑的老母亲惋惜地直拍大腿:麻烦大了,将来他生了孩子,谁给他孩子擦屁股?总不能找机器人吧。


这还真不是杞人忧天,童年早期落下的适应和生存课,将来会很难弥补。


据人民网报道,一个在城里长大的女孩,第一次回农村过春节,看到茅坑,憋得直哭也不肯上厕所。


有人觉得农村设施太落后,需要改进,其实孩子不肯蹲茅坑的背后隐藏的是生存和适应能力的缺失


世界是相对的,多元的,这个世界上肯定还有比茅坑更简陋的设施。试问,一个连茅坑都不敢蹲的孩子,放到野外,能发展出生存能力吗?



图源:纪录片《School’s Out》


瑞士森林学校里的孩子学用刀锯,家长看到这一幕都惊呆了



图源:纪录片《School’s Out》


瑞士森林学校里的孩子在试着生火


5. 让教育回归自然真实的世界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竭力要做的是,让孩子们在打开书本按音节读第一个词之前,先读几页世界上最美妙的书——大自然这本书。」


已故心理学家李子勋也呼吁:上 100 堂早教课不如带孩子亲近大自然



图源:纪录片《School’s Out》


瑞士森林学校里的孩子在树屋里上课


很多家长已经认识到了自然缺失对孩子的影响,越来越倾向于送孩子去实地体验。


2016 年全国自然教育论坛发起的调查显示:自 2010 年以来,我国的自然教育呈现了一个井喷式发展的态势


自然教育机构主要服务对象目前还是以小学生、亲子家庭以及 3~6 岁的儿童为主,分别占 86%、73%、55%。


公众自然教育方面的兴趣点主要集中在自然体验,占 32%


而《林间最后的小孩》一书的作者呼吁:家长应该把自然的体验从休闲一栏中剔出,放到健康和教育一栏


没错,孩子投身大自然的时间不仅仅是休闲,更是我们在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上的重要投资。当然,在陪伴中,也是对我们自身的健康投资。


6. 亲近自然不一定很贵


听起来,现在的孩子要亲近大自然,非得砸钱下血本不可。


还真不是这么回事。


有人一放假就带孩子去国外度假,但到国外去也不过是换个地方吃饭睡觉拍照。


钱没少花,父母累得够呛,孩子的收获却不大。


带孩子亲近自然,更应该看重质量,而非旅行的档次


朋友家的孩子从小生在上海,对中原老家没什么概念。他们每年暑假就带孩子回老家


他们带孩子下地干农活,让孩子知道制作一盒卷烟需要多少道程序,农民要付出多少辛劳;带孩子去地里挖红薯,拔花生,摘毛豆和棉花,孩子这才知道红薯、花生长在地下,毛豆、棉花长在「小树」上,毛豆就是黄豆小时候的样子。



清明小长假,朋友又带孩子回去体验收获油菜籽


对于城里长大的孩子,这些乡间野趣要比浮光掠影的旅行更有意义。


大自然本身就是一个奇趣运动场,对孩子来说,可能还是一个魔幻的游乐场


不管是选择自然学校、游学,还是去农村,去城市郊区远足,甚至是在街心公园观察蜗牛,都能给孩子更全面的教育。在与世界的互动中完成对孩子的教育,孩子的体魄、性格、境界才更完善。


自然对孩子身心的滋养,在短时间内可能看不到成效,不过,到孩子十几岁的时候,你就能看到好处和差距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