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的时候你到底应该怎么办?心理学:罗马尼亚孤儿会告诉你

新手妈妈最怕的就是听到孩子哭泣。面对哭泣的娃,到底要怎么哄呢?很多人的意见都不同。像是闺蜜一样,孩子今年四岁,每次哭闹的时候,婆婆就在一旁劝,说孩子哭了,就要赶紧抱抱他,尽量满足他;但是也有人持反对意见,那就是闺蜜的邻居朋友,她认为孩子哭的话,不要顺着他们的心意去抱他,不然他们就会把哭当成“要挟”父母的武器了。到底孩子哭的时候,父母应该怎么做?这也许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生命早期1000天的关爱有多重要?罗马尼亚孤儿院的故事会告诉你

1966年,为了提高人口数量,罗马尼亚颁布了770法案,宣布每对夫妻至少要生4个孩子,非特殊情况下的避孕和堕胎都属于违法。这个法案一直持续了23年,这直接导致婴儿的数量迅速猛增了200万。但是孩子的增多,让某些家庭无法负担生计,只能送到孤儿院里。孤儿院里的护理人员极度不足,每个人能够分给孩子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分钟

后来这些孤儿被很多欧美家庭收养了,但是早期在孤儿院里的严重匮乏爱的经历,已经给他们的心里留下了巨大的创伤。从大脑发育、身体发育,到社会适应,他们在各个方面都远远落后于正常儿童的水平。

国内其实也存在相似的情况

知名心理咨询师武志红曾经说过这样一个案例:有个女士,她在婴儿期时,家里很穷,父母忙于工作,她总是一个人做各种事情。长时间处于孤独的她知道,即使哭得再用力,妈妈也不会回来,渐渐地,她不再哭闹,变成了一个很乖的孩子。

这位女士一直人缘很好,以前没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可是,当做了妈妈后,开始恐惧亲子间的亲密接触。因为她自己从来没有从母亲那里享受过亲密,所以,如果突然之间让她和孩子亲密,就会引起很多的反应。各种负面情感的记忆和感受全被唤醒了。这让她非常害怕,所以才会本能地回避亲密关系。

所以当孩子哭的时候,并不是说一切都要满足孩子的要求,但是满足她的情感需求,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这样才能让她们知道,自己其实是被在乎的,是被爱着的。

.与其纠结孩子哭的时候怎么办不如先了解孩子为什么哭

研究教育的学者从进化论,从依恋理论出发,表明孩子的哭声其实一种表达的信号。哭声是唤来父母照料行为的一种信号。

后来,专家们逐渐从新的角度研究婴儿的哭,哭声不仅作为一种信号在幼儿还不会说话之前,它还起着与其他人沟通交流的作用,它是prelinguistic communication(前语言沟通)的一部分。

所以当孩子哭的时候,与其考虑解决的方法,不如先了解一下孩子的情感需求,他们到底是因为什么而哭的呢?知道了原因之后,家长们才好对症下药。

表姐对孩子的教育就是这样。有时候孩子哭闹,她也并不会像其他父母那样手忙脚乱,而是耐心等孩子冷静一点之后,耐心的跟对方进行沟通,询问她到底想要干什么。要是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那么表姐就会满足她,比如说做好了家务,希望能得到家长表扬;要是孩子提出任性无理的要求,比如要买很多很多的巧克力和汽水饮料,这时候表姐就不为所动,并不会凡事都满足孩子。现在孩子读三年级了,懂事得很,不会再因为小事而哭了,跟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也很融洽。

. 孩子哭声的变化和规律

专家经过研究发现:0-3个月,如果父母对婴儿哭泣的反应及时而得体,那么这些孩子到8-12个月的时候,就会比那些父母反应不及时的孩子,哭得少多了。而且这些8-12个月的孩子沟通方式也会发展得相对要好,比如,脸部表情,手势,非哭声的发音。也就是说,头3个月,父母对孩子哭声反应及时并作出孩子需要什么的正确的判断,孩子知道不必大声哭来吸引父母,也促进他们其他交流方式的发展。

而孩子在不同阶段的哭声,到底意味着什么意思呢?以下结论可以作为参考:

3-7个月,婴儿的哭声的作用开始分化,他们的哭声会变得更有互动性,并且会伴有一些姿势,这是因为他们开始产生了自身的意识的原因。

7-9个月,婴儿的哭声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变得更加“有意识”,他们会明白哭声的后果。这个重要变化和他们在这个阶段重大的认知和情绪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而9个月以后,孩子的哭声逐步变得有意识了。他们开始知道怎么利用哭声来控制大人了,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当心了,记住不要被孩子的哭声所控制,不能孩子一哭就抱,否则日后他们就会无限次的用“哭泣”这种武器来要求父母满足他们的各种任性。

韦钰院士也曾警告早期关爱的重要

院士警告:婴儿出生后1000天经历,会嵌入基因或影响终生

“6次就够了,有毒害的应激反应只要6次,就会对婴儿的大脑产生影响。” 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18日在健康中国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上说,出生后最初的1000天会对一个人的语言和心理健康产生巨大的影响,而无视、不陪伴、打骂都被视为有毒害的应激反应。

韦钰将应激反应分为三类,一类是正常的应激反应,比如打针、考试等;一类是在容限范围内的应激反应,例如看到火灾、家人去世等,在亲人的支持下能够回到原状体;第三类是有毒害的应激反应,就是上面提到的,严重的、经常发生的、长期的伤害,又缺乏养育者的支持。

“不是吃饱了,穿暖了,周围挂满了玩具就是幸福童年了。”韦钰呼吁,一定要有能够和婴儿互动的、有温暖感情的稳定教养者,才能避免第三类应激反应的发生。

总结:父母去看一些儿童心理学的书,了解儿童大致的发展规律,他们的哭声,认知,情感,语言,等等是怎么发展的;然后再仔细观察孩子,了解自己这个独一无二的孩子,他有什么个性,他有什么特点,基于这样的基础,尊重孩子的需要/满足孩子的需要。尊重但不纵容,满足孩子的需要但是不无限度满足。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