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真正爱孩子,有些“苦”必须让孩子吃,不忍心只会害了孩子

孩子要心理健康地成长,承受“痛苦”是必不可少的。

80后这一代之前,人们的成长经历都以“吃苦”为荣。“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是我们成长的主旋律。

但现在的父母,却常常走入一个误区,认为承受“痛苦”会挫败孩子的自尊心,于是不敢指出孩子的缺点,哪怕孩子做错事了,也不批评孩子,甚至找借口掩饰......

这里的重点,并不是说要“批评、教训、指责、惩罚”孩子,也不是让孩子去“种地、挑担、做重活”。这里的“苦”,更多的是指生命中挫败以及应对挫败的经历和感受。

让孩子去体验、面对一些“苦”,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

这样的经历是父母不可替代的,而是需要正确引导。

01

在公园里看到孩子交往很有趣的一幕:

 
一个孩子拿了一根长棍不小心划到另一个孩子的脸,但怎么都不肯道歉。家长在旁边也只是看着,不引导孩子说声“对不起”。从眼神里看,那对父母似乎认为自己的孩子没有问题。果真,看着被划的孩子哭了,拿棍孩子的妈妈就开始数落在一旁的奶奶没有看好孩子。

而那个被划疼了哭的孩子,发现哭了能引起别人的同情,见旁边任何一个熟悉的人都向对方哭诉,那根棍子划了自己。哪怕这时候已经不疼了,她还继续用这种“表演”的方式博得外在的关注。

拿棍孩子的妈妈看到对方孩子博得了很多人的关注,生怕自己的孩子难受,受到伤害,于是赶紧蹲下抱着自己的孩子,嘴里说着:“没事儿宝贝,就是不小心划了一下”。

听到这话,拿棍孩子还真“委屈”地流下眼泪,哇哇大哭起来,好像自己是受害者。这时,家长显得很难受,唯恐自己的孩子会因此一蹶不振,嘴里嘀咕着,“真是没见过,不疼了还到处说,走,我们去别的地方玩儿。”

而那个被划的孩子也跑到自己奶奶身边,说“奶奶,这里还疼。”奶奶赶紧一边抚摸一边安慰:“宝贝,奶奶吹吹啊,下次咱们不跟他玩了。”

这里的两位家长,其实都是在试图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害怕看到孩子“难受”,过于希望孩子感受好。

这样是行为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比如有的家长听不得孩子哭,只要孩子一哭,就急忙用各种方法——转移注意力,或者连哄带骗等方式,让孩子忘记或忽视不愉快的感受,马上快乐起来。

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能千方百计把他们置于自己的“保护伞”下,但是如果孩子终将离开父母,走向社会,如果从小不曾体验“难受”,孩子怎样才能适应各种社会约束自我的“规范”,怎么能经历人生的挫折?

从长远的角度考虑,这样的“保护”是爱,还是害?

02

父母为什么会这样?

孩子过度保护孩子,让他们免受任何痛苦,往往是因为父母童年时养育经历的影响,或者对养育知识的缺乏,不知道甚至没有意识到如何科学地给孩子树立界限。

有的父母,从小被过度夸赞。在这样的父母潜意识中,认为“认错”是一件很可耻的行为,只有“完全对”才是好孩子。如果自己的孩子“道歉”了,说明他做错了,做错了就不是好孩子了。这意味着对他们自己的否定,是他们内心不能接受的。这种父母很难承认孩子的“错”,更不会引导孩子为自己错误的行为道歉。

还有一种父母,从小没有经历太多的疼爱,或者被忽视太多那种感受是“痛苦”的。因此他们不希望孩子再经历这样的“痛苦”,想方设法规避外部环境的伤害。

还有一些不了解科学养育观念的父母,他们会认为,“道歉”意味着孩子做错了,如果父母承认他做错了,会引起他的自责,会打击他的自尊心。这些父母害怕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被爱。在他们眼里,“失去爱”的感觉将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分清哪些是父母自己的“痛苦”,而不是孩子的“痛苦”;分清“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不爱孩子”,是父母需要做的。

03

父母要做的,是用恰当的方式,让孩子学会承担他们应该承担的后果,这是对他们的责任,更是对他们的爱。

这里的重点,一个是父母的方式,另一个是孩子内化的过程。

比较一下,当孩子犯错了,父母的三种应对方式,以及孩子学到了什么:

1、 凯奇,你怎么这么懒,再不收拾玩具,我不要让我发火,我发起火就把你的玩具都扔了!

2、 凯奇,你快点收拾吧。好吧好吧,你累了,那我来吧。下次你一定要自己收啊。

3、 凯奇,如果你在5分钟之内不把你喜欢的这些玩具收拾起来,我就会把它们放在高柜上,一个星期不允许再玩了,直到你这周都很好的收拾了玩具,才可以和它们见面。不过如果你清理的过程中,需要帮助,你可以告诉我。

第一个回应方式,凯奇看到的是一个发怒的母亲。要么这个母亲真的爆发,把玩具扔了,要么她就是说说而已,没有任何后果。

凯奇可能会选择安抚她,然后以后继续做同样的事情,或者怕妈妈生气,长大以后变成一个讨好的人;或者反抗她,并且他会认为激怒妈妈很有成就感;或者忽视她,因为在她爆发之前他还有机会,哪怕爆发之后,玩具还是不会损失。

第二种回应,凯奇得到了帮助,他听见了妈妈中间半句话:“好吧,你累了,我来吧。”而选择性地忽视了妈妈的后半句话:“下次你一定要自己收拾啊。”

这种姑息纵容,只会让孩子学会用各种手段,逃避责任——需要付出努力的“痛苦”。所以长大以后,他会选择逃避责任。长大以后,他会耍小聪明来推卸责任,当然,不承担责任,付出的代价是没有成长和进步。而没有进步,内心会充满无能感。

第三种回应,帮助孩子看到行为的问题,而不是一个失控或者溺爱的妈妈。用这种方法看问题,孩子会收获到很多,比如:

他开始看到自己,而不是去责怪别人,或者让别人为自己负责;

他会发展出一种约束感,知道自己做错了,会得到相应的后果,而这些后果需要自己承担。

同时,他还会知道,自己并不会因为做错了而失去父母的爱。

当孩子内化了这几条重要的态度或规则,就不会存在“我可以随心所欲”的想法。当我们带着爱心、持续地和孩子设立界限,并坚守界限的时候,孩子就会内化这种方式

此时,再回头看在公园里两个孩子因为木棍而发生矛盾的那一幕,家长们可以怎样帮助孩子面对这件事情。

对于用木棍不小心划到对方脸的孩子,家长应该在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爱自己而不是指责自己的同时,教会孩子去面对事情本身,让孩子对对方道歉,并让孩子以后怎样保护自己和不伤害别人。

而被划孩子的奶奶在孩子不断求关注时,可以告诉孩子:“奶奶看见了,你的手刚才有点儿疼,现在好些了吗?以后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看见别人拿着长棍之类的东西,可以走远些……”当孩子获得了他所希望的关注,家长也不再渲染时,孩子不仅不会强化自己求关注的行为,还学会面对和应对自己的“痛”。

作为一个社会人,孩子需要关心因为自己的不负责任带来的痛苦结果,需要关心自己行为的对与错,以及行为给别人造成的影响。

而父母,要帮孩子把这些经验内化,成为拥有它们的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End-


“有料家庭教育”提供有价值的养育知识和服务

本文为有料家庭教育(ID:youliaojiating)原创,欢迎转发和分享!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 往期精选

学龄前,怎样的教育才更合适

父母应对压力的方式,对父母的影响,远大于压力本身

这条心理学规律,决定了孩子会越变越好,还是越变越差

父母无意间给孩子贴的“标签”,可能会困扰孩子一生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