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欺负了,我们大人应怎么办?

​文/欧欧

孩子被欺负了?

让孩子打回去?让孩子告老师?还是息事宁人,抱着“咱们惹不起还躲不起”的想法给孩子换班,甚至换学校?

责骂自家孩子“你不惹人,别人会打你?”还是父母亲自出马收拾收拾那个“熊孩子”?

5月10日,上饶市一名女孩受同班10岁男孩欺负,这位女孩的父亲就是出马收拾“熊孩子”。

女儿回家告知父亲被同桌男孩欺负,这位父亲约男孩家长见面处理此事,男孩家长各种原因没有见面约谈,这位女孩父亲在一怒之下,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用水果刀刺死了欺负他女儿的同桌。

这样的悲剧令人心惊,更令人心惊的是网上许多家长评论:“如果有人欺负我的女儿,我也要让他死......”

校园欺凌都用以暴制暴的方式来寻求解决,让人有种回到原始社会的感觉。



孩子在外被欺负了?当父母的我们大多是怎样对待此事的?

我梳理了一下常见的几种情况。看看,你是下面哪几种型的混合版?还是就一种主打类型?

淡定型父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孩子间打打闹闹的事儿都挺正常的,只要行为不是太恶劣,情况不严重,鼓励孩子自己去解决,打与被打都需要孩子自己去承受。这算是一种佛系养娃理念。

忽略型父母。孩子回家告大人说自己被打了,或老被谁谁谁欺负,或都不要跟我玩了。你教育孩子是这样的,“一定是你先惹人了,一定是你不对。你不惹别人,别人会打你?”孩子受欺负,你总觉得是自己孩子的错,是自家孩子造成的。

丢脸型父母。“怎么你又被打了,你老被欺负,真没用,打你都不还手的。不欺负你,别人欺负谁去?”自家孩子太懦弱,孩子老被欺负,家长觉着这事儿很丢脸。

心疼型父母。谁打我女儿,谁欺负了我宝贝女儿,我从来都舍不得打,宝贝一向很乖很文静,从不出手打人,怎么在学校就糟了这样的罪。孩子被欺负太心痛。

对抗型父母。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你不弄我,我不弄你;你弄我,我就弄死你。我家孩子挨打了,这是触碰做人做事底线的事情,这个类型的家长往往表现得异常愤怒。

当孩子被欺负了,我们父母的情绪处于过度的羞愧、愤怒、指责、埋怨、心痛、淡然等强烈情绪时。在这些的情绪状态下我们会冒出各式各样的想法并作出相应的行为。

愤怒的家长想法是“为孩子出气,一定要打回来。”容易做出攻击行为,如上面谈到的上饶五小那位刺死10岁男孩的父亲。

羞愧、心痛的家长想法是“惹不起、我们还躲不起”,父母的行为更多是让孩子逃离那个容易被欺负的环境,换座位、换班级、换学校、换圈子。

2010年新闻报道,日本天皇孙女爱子在东京的学习院初等科(小学)上两年级。遭到同班同学踢打的爱子,一度拒绝上学。后来在妈妈的陪伴下恢复了上课,但是一直对于学校和同学心有余悸,因此上学一直是断断续续,经常缺课。

这位9岁的爱子亲王起初考虑换班、后是换校、再到最后离开日本,去国外求学。日本天皇的孙女都会遭遇校园欺凌,我们何德何能敢保证自家的孩子绝对不遭受欺凌呢?

耐心看下去,做父母的如何理性处理孩子身上发生的欺凌事件。身为家长还未处理事情就被各种负向情绪冲昏了头脑。

特别是有羞愧、指责情绪的家长。孩子被欺负了,一是觉得这事可丢脸,自己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去处理,还容易把攻击的矛头指向自己的孩子。

我在咨询中,有个孩子就提及上小学时,回家告诉母亲自己在学校被男同学脱掉裤子,被这帮人用脚踢屁股,整个屁股被踢红了。孩子母亲一听完孩子的话后,就破口大骂“你是猪脑子”、“笨”、“别人打你都不还手,你站起来都有我高,就不还手,白养了……”

这个男孩后来在班上长期忍气吞声,一直被同学欺凌,人也变得胆小,他就再没有给自己的父母谈过自己挨打的事了。

淡定型和忽略型父母也容易低估孩子遭受校园欺凌对孩子的负向影响。家长觉得小孩子之间起冲突、闹矛盾多小的事儿。

一开始孩子还愿意向家长求助,讲述自己被欺负经历。如果孩子长期被欺负,都没有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遭遇闭门羹的孩子们就从此感到“表达无用”,至此选择不再表达。

正是父母不在乎的态度和回应方式亲手给自己孩子的心门上了一把锁。



孩子在外被欺负了?当父母的我们应当这样做。

你的孩子在外受欺负可能是遭受小伙伴或同学的“言语欺凌”,被起难听的、不雅的绰号、或受到侮辱、嘲笑、骂脏话、奚落等攻击性的语言。

你的孩子也可能是遭受“肢体欺凌”,被推、打、踢、撞、揪、掐、吐口水、撕书、

你的孩子更多的是遭遇无形的“关系欺凌”,被孤立、被排挤、被恶作剧、被指使、被歧视。

你的孩子还可能是受到“财物欺凌”,被借钱不还、被索要钱财及物品、或被恶意损坏……

当孩子遭受上述欺凌时,特别是欺凌的行为恶劣或出现反复欺凌时。

第一 ,作为父母先调整自己再调整孩子。

父母先处理因欺凌事件带给家长的强烈情绪,先让自己冷静、平和下来。

我们父母的认识世界里要装有两个东西。

第一个是“任何恶意的攻击行为,都会对一个未成熟的孩子带来不可想象的创伤。”

第二个是“把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次特殊经历都视为孩子成长的最佳契机和一次学习的过程。让磨难成为一个资源、一个宝藏。”

作为父母我们有了这样的认知处理孩子的欺凌事件会更冷静一些。不至于简单的”以暴制暴“、也不至于“息事宁人,单方面逃避问题”、也不至于“粗线条”忽略轻视。

第二,站在孩子角度去同理孩子,对孩子遭受到的一切表示理解

孩子一旦告诉你她失去好朋友了,或是孩子直接拒学,或是要求父母主动接送上学,或是孩子身体有伤痕、衣服有破损、文具用品经常有破损和丢失,这些现象很有可能是孩子遭受了欺凌。

如果孩子告诉父母说在外受到了某种情形的欺凌。我们的父母要和孩子共情、同理。没有共情或同理,意味着你就不懂孩子,不理解孩子。没有理解就没有办法平等与孩子交流。

“你被同学孤立,他们都不跟你玩?我知道,你很委屈、很难过…”

“你一定很压抑。”

同理就是感同身受,父母试着站在孩子的立场说出孩子的感受。当我们能说到孩子心坎上,孩子各种负向情绪就能得到一定程度释放。

再继续向孩子口中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进一步掌握情况。

第三,告诉孩子面对欺凌事件,我们有办法去解决。

引导孩子,被欺凌后除了之前的做法,自己还可以怎样去做减少或消除被欺凌?

孩子会说一些自己的想法。也许孩子认为自己有能力去处理,也许孩子提出告诉学校老师,也许孩子一片茫然没有任何应对策略。

父母切忌说:“爸妈一定帮到你。”

智慧父母而是说,“父母可以帮你,需要我们为你做些什么,帮你到何种程度、具体需要怎样的帮助。我们看你的需要,一起来解决这个事情。”

和孩子一起讨论和模拟。如,怎样告诉老师,怎样和欺凌者对质,怎样与欺凌者父母交流。下次遭遇欺凌,我们还可以怎么做来保护自己,又让欺凌者有所收敛。

智慧父母是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提供的强大支持和安全感,又不会把所有包袱替孩子抗下来,不剥脱孩子成长的机会。

第四,有理有据,与学校沟通合作,正确合理处理

一般情况孩子受到的欺负,我们家长做到以上几个步骤即可。当欺凌行为十分恶劣给孩子身心带来严重影响时。我们需要借助国家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的《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有理有据,正确合理处理。

该《治理方案》明确学生欺凌事件的处置以学校为主。因此,在孩子、及班上其他同学那里收集好信息、证据,及时向学校班主任报告情况。

学校按照学生欺凌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对该事件进行调查处理,并对事件是否属于学生欺凌行为进行认定。原则上学校10日内完成调查,根据规定进行处置。

为了预防学校的不配合和不公正认定。

家长需要采取的必要手段是:

1.收集孩子受欺凌的全部有效证据。

2.保留每次与学校、与对方家长沟通的记录。最好有文字记录及对方签字,并做录音。

3.向县级防治学生欺凌工作部门提出申述请求。

4.涉法涉诉及时走法律程序。

5,同时可以寻求社会团体帮助(政府维权团体如:妇联、关工委、共青团权益部等)

6.运用媒体曝光。

第五,处理欺凌事件最忌讳的事情——盲目找欺凌者家长“兴师问罪”

没有搞清楚事情缘由,不分青红皂白,又没有充分、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去找欺凌者家长说理,如果你碰上“三不家长”——不知情,不在乎,不配合,你可能会陷入很被动、很尴尬的境地。

对方家长若是这三种,你和他扯不清,有理也不管用,对方一副“你想怎么就怎么着”的大爷态度,会把人气得吐血。

若遇到这种霸王家长一定回到第四点,正确、合理处理。

孩子被欺负后出现心理失衡状态?如何修复欺凌事件对孩子造成的创伤

当欺凌事件成为危机事件,孩子没法用自己既定能力去解决问题,在挫折和压力下使得孩子内部心理处于一种失衡状态。

这种心理失衡状态导致孩子的情绪、行为、认知和躯体方面不同程度功能性失调。

有的孩子情绪变得敏感、焦躁不安,悲观绝望、沮丧无助、自我压抑和自责否认,忧郁寡欢。不信任他人,不安全感,恐惧,不愿意上学,不结交朋友,还产生强烈的报复心理。

有的孩子出现明显的躯体化症状,失眠、惊吓、心悸、呼吸困难,没有食欲,肠胃不适,腹泻等。有的孩子在发生欺凌事件后精神恍惚、注意力下降,已经无法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还有的由于这个应激事件太痛苦就被孩子压抑到潜意识当中,形成一种内隐性记忆,在将来的某个情景下的一个点突然爆发。这种情况具有隐蔽性,不容易被成人关注到。

但凡性质恶劣、重大的欺凌事件个人建议最好对孩子进行立即性照顾,请学校心理老师或心理咨询师对其进行心理干预。

特别是孩子出现了上述提到异常表现,更是需要及时心理干预。让孩子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功能,宣泄情绪,并从创伤经历中找到积极意义,使自己有力量面对未来的生活。

长期遭受欺凌的孩子,也说明了他社会适应不良。

通过欺凌事件,我们的家长也需要看到问题的实质,家庭是欺凌者和被欺凌者的培养基地,一个社会适应不良的孩子谁之过?

我们家长需要与心理老师或心理咨询师一起形成同盟,完善家庭功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提升亲子质量,反思教养形态。

爱给予孩子支持与陪伴,让孩子成为独立的个体,提升自我价值感,走出欺凌之痛。

爱是孩子们回家的路。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