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脾气了别急着跟他讲道理,父母言行不一沟通不会有效

看到这个标题大家一定觉得奇怪,孩子发脾气不跟他讲道理难道还跟他吵架不成?而且这跟言行不一有什么关系呢?

先别急,我先问一个问题,平时你教育过孩子说话要有礼貌,做人要讲文明吗?

不用猜也知道,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那么,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如果孩子跟你发脾气,他采用的沟通方式肯定是不对的。这时,如果你还继续和他沟通,不论你是试图跟他讲道理,还是真的和他对吼,只要你们之间的对话还在继续,就只能说明一件事儿——你间接承认了他的这个沟通方式是可以被接受的。

虽然并非有意,但你平时教育他的理念和自身实际的做法却发生了冲突。我说的言行不一指的就是这件事。

在这种言行不一中,孩子会慢慢发现,即使他大吼大叫也会被你接受,一旦他觉得这样可以,就逐渐会演变成一种沟通模式,那之前费尽心血教他的讲文明、懂礼貌可就基本上付之东流了。

萨迪说“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有理”。兰道尔也说“有礼貌不一定总是智慧的标志,可是不礼貌总使人怀疑其愚蠢”。

有礼貌地表达自己,不仅仅是有效沟通的需要,更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可以说,古今中外,世界各地,没有一个民族不重视培养孩子具备这个能力。

那么,当孩子采用不正确的沟通方式时,我们应该怎样纠正并回应他呢?

首先要明白,孩子想要达到的目的和表达的方式并不是一回事。不论孩子提出的要求是否值得讨论,只要采用不正确的沟通方式我们都要及时警觉。

比如,当孩子哭闹着让你给她买心仪的玩具或衣服时,也许你心中会觉得家里已经有很多了,所以试图马上跟他解释清楚这件事。

这就犯了混淆目的和方式的错误,孩子想达到的目的确实值得解释,但要先看到孩子的表达方式并不正确。

其次,区分后要及时暂停并说明理由。也就是一发现孩子采用不礼貌的沟通方式,立刻中止对话,将对话进入暂停状态。

暂停是一种强烈的行为干预方式,它可以立刻让孩子明白,正在发生的事情是错误的,而且你是个言行合一的人,只要发现错误就会立刻阻止。

儿童教育学者艾丽卡·雷斯切尔通过与很多父母交流发现,当家长和孩子就某个问题意见不一致时,如果任由情绪发展,最后通常都会爆发激烈的争论。因此,从开始就把不良事态控制在萌芽状态,对于平和地探讨需要解决的问题非常必要。

当然,暂停不是立刻沉默不语,那就成了冷暴力,孩子只会感到家长滥用权力,并认为你是个不讲道理的人。因此,提出暂停时应该同时伴随提醒和解释。

比如,当你告诉孩子没有时间领他去游乐场时,他很激动,很愤怒,对着你大喊大叫“我就要去,我就要去”。这时,不要再跟他沟通,更不要解释不能去的原因。而是向他说明,你愿意跟他商量这件事,但是前提是不能对你发火,也不能用不尊重你的语气说话。

如果孩子的说话方式达到了要求,我们可以恢复对问题的探讨。如果孩子还是大吼大叫,那就要实事求是地告诉他,他需要冷静,你会稍后再跟他讨论这个问题,然后离开。

这里要注意是,离开前应该明确告诉孩子下次讨论的时间和地点,比如午饭后再说。给孩子的反思留下充足的心理时间和空间。

最后,用演练来巩固正确的做法。在一次满意的沟通结束后,我们还要在近期找时间人为地恢复刚才的冲突场景,用来加深孩子的印象。这就是演练,也就是像剧院里带妆彩排一样,刻意去安排练习。

正确的沟通方式是一种需要不断练习才能掌握的技巧,我们不能寄希望于每次都利用真实的争吵去培养孩子的这种能力,那样代价太大了,而模拟创造出逼真的场景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替代方法。

耶鲁大学的阿兰·卡兹丁建议,当你的孩子处于冷静状态时,可以让他假装生气,然后在假装生气中采用有礼貌的语言沟通。比如可以说“妈妈,我可以去游乐场吗?因为我很久没去玩了,而且今天有空闲的时间。”而不是说“我就要去,我非去不可”。

当孩子平和地完成整个流程后,家长要及时给予他夸奖,具体明确地表扬他的每一点进步。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也许孩子并不是每一个环节都做得恰当,但家长也一定要表扬他做得好的部分。

比如:“很高兴你提要求时给出了自己的理由,做得非常好。让我们再重复一次,这次你要想想理由是否合理。”

为了巩固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演练可以多次重复进行,直到孩子感到用这种方式说话觉得舒服和熟悉为止。

除此之外,在演练的过程中还要牢记两个原则:

一是演练时一定要友善地对待孩子。要明白这是在练习,千万不要孩子没做对就失去耐心,新仇旧恨一起涌上心头,然后开始批评他。那今后孩子可就再也不会配合这种做法了。

二是演练的内容要在孩子的能力范围之内。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教会他使用礼貌用语和必要的思维方式,尤其是小孩子。从生理上看,他控制自己的能力还很有限,家长一定要注意练习的强度和孩子的能力相匹配,循序渐进引导,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孟德斯鸠说“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相待的人们喜悦。”一个有独立意识的孩子,可以向父母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要求,但必须采用合理的方式提出。目的可以探讨,但方式必须正确。下次孩子再发脾气时,记得提醒自己及时暂停,不然你可真就成了一个言行不一的人了!

「关于我」二孩爸爸,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理念践行者,多平台签约作者,深度阅读爱好者。关注我,为你拆解育儿书籍,精选最新育儿理念。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