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期待合理化,做到接纳和相信,才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小区里,看见一个妈妈带着孩子遇到熟人,妈妈要求孩子叫人,但由于陌生,孩子低着头不愿意叫。妈妈尴尬地代替,学着孩子声音叫:“奶奶好——”但马上转脸就低头严厉地责备孩子:“你这孩子,胆子怎么这么小,每次让你叫人你就低着个头。你丢不丢人,叫个人都不敢!”

家长希望孩子成为他们成为自信的人,更确切的说是成为他们所希望的那样自信的人。

但是孩子是忠于自己内心的。

当父母那样评价孩子不叫人的行为时,孩子的内心是自责的,也是自卑的。

这样的孩子怎么可能自信呢?

01 父母越拒绝,孩子越自卑

自信是一种对自己的信心,来自对自己的相信,它的基础是来自良好的“自我概念”。

而“自我概念”,最初来自和父母的关系,也就是父母对自己的爱和评价

如果父母是相信自己的,认为自己是“好的,能行的”,孩子就会有一个健康的“自我”。有健康“自我概念”的人,就会有胜任感,内心充满自信。

而自卑的孩子,往往是不被父母接纳的孩子。

一个家长分享自己的经历:因为自己不喜欢孩子“粘人”的行为,孩子越来越自卑。

“记得孩子刚上幼儿园时,早上分别时孩子情绪都不太好。

送到教室门口,她总是说要妈妈晚上来接。但是我保证不了时间,因此如实告诉她:“妈妈如果能赶回来就接,如果没及时赶回来,就是爷爷奶奶来接。”

孩子拉着不放,想各种办法不让我走。比如又是要我坐快点的的士;又说“妈妈我不舍得离开你”;又是让我抱了又抱……

最后我有点不耐烦,果断地说“说完最后一句,然后妈妈说再见,就走了”,并坚定起身走开,才得以分开。

但是我能看到她撇着嘴甚至含着泪跟着老师进教室。

每次在门口告别,虽然是压抑住自己的情绪,跟她拥抱和解释,但是我的表情和语音语调其实带着催促、控制和责备:催她快点进教室、压制她哭闹,责备她这种粘人的行为。

应付她进了教室,出了幼儿园,我的心情并不能平静,而是厌烦和焦虑。

而我越是这样嫌弃她的“粘人”,她越是哭哭啼啼粘人,越是不愿去上学。”

02 父母看清自己的需要和期望,才能产生改变

很多时候,我们可能根本就没意识到要去感受自己的情绪,因为我们从小到大的过程中,表达感受是不被鼓励,更没有受过这方面的训练和指导。

我们这一辈父母的成长环境,习惯了对消极情绪的压抑和回避。

因为父辈就是这么做的,我们就这么做;也可能因为体会自己的感受太难了,伤口打开了,却不知道如何缝上,将会更痛苦;还可能因为类似的消极情绪曾经让自己的心受伤了,很痛,害怕重新经历一遍,希望逃避过去就算了……

但是压抑和回避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积累着,直到某一天以突如其来的方式爆发。而这种爆发往往会产生恶性循环,让事情越来越糟糕。

而实际上,当我们意识到不舒服的感受,它可能提示了一种不正常的状态,需要我们注意。

在个人成长课上,我建议这位妈妈直面自己内心的这种不舒服的感受,看一看这些情绪背后到底有什么需要和期望。以此为起点,才可能改变。

一周后,这位妈妈分享了自己面对事实的过程:

“我静下来下来听听自己的心声,体会自己的感受:我其实有一种挫败、担心和无力感。

想想和孩子在门口道别的时间,我的情绪很复杂,参杂着恼怒、担心和着急。

恼的是每次都站在门外哭哭啼啼,老师就在旁边看着,太丢人了;

怒的是,怎么别人能轻松的进去,你就不能,就这么差;

担心的是,孩子过于敏感、脆弱,不容易适应未来的新环境,会造成她自尊心的受伤害;

着急的是,都4岁了,应该是过了粘人的年龄,应该是很好的适应环境的年龄了。

困惑的是怎样才能让她更好的适应。同时也有一些无力感,感到好也说歹也说了,已经没有办法了。

我希望的是能让她更好的去理解和适应新环境,同时又促进她自尊心的建立。

当我看清楚了自己的深层想法和期望,我就能看到这些深层想法的不对:

其实孩子哭并没什么丢人的,开学不久有分离焦虑其实很常见;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有的孩子适应新环境更快一些,而有一些可能就是更敏感一些,他们需要更多的爱才有力量离开妈妈,所以她们比别人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吸收能量和适应;

我也没必要太担心,因为每个人终将适应幼儿园,只有充分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面对她的难过和不舍可能是需要体贴和支持,而我的拒绝、推开和压抑只能适得其反。

忽然间,我的无力感消失了,好像一切又充满了希望。

当我想到这些的时候,我心里舒服多了,而且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04 真心接纳、陪伴、倾听与支持,才能让孩子自信

心理学家简.尼尔森说:改变之前先联结

要和孩子的联结,首先是要接纳孩子的特点,哪怕这个特点是你不认同的。

“我接纳了孩子对新环境需要慢慢适应的特点,降低了对孩子快速进教室的期望,而且也下决心不再催促她。”

第二,花更多一些的时间,注重质量地陪伴孩子。

“于是,晚上回家,我会放下手机,全身心、充分地陪伴她玩游戏,和她聊在学校发生的事情,她很开心。”

虽然早上上学的分离焦虑还是持续着,但是我保持足够的耐心。

为了让孩子更好地过渡,早上的时间我也利用上。我早一些起床,给孩子做精致的早餐,陪孩子聊一聊天,猜一猜今天可能发生的有趣的事情,约定晚上回来分享。让孩子对新的一天充满期待。

第三,倾听孩子的感受,共同探索解决方法。

这位妈妈开始更关心孩子的感受,倾听她的想法,去理解和支持她,让她感受到妈妈爱她;还提前和她商量共同应对早上分离问题的解决办法:

她说:“白天有时候我会想妈妈,早上分开的时候我很不舍得妈妈。我希望妈妈早上离开时不要生气,希望妈妈多抱抱我。”

我真诚地拥抱着孩子,告诉她:妈妈理解你。小时候妈妈上学前班也会不舍得外婆。但是我们还是要去上学,而且也一定会适应。妈妈可以把爱,装进你的衣服口袋,这样你每天都可以带着。怎么样?

第二天早上去学校的路上,她又提到我去接她的事情。我跟她说:“妈妈知道你希望妈妈来接你,但是今天妈妈晚上要开会,所以不能赶回来接你,爷爷奶奶会去接你。”

她问能否早点回来,我答应了。然后我说:“我们把事情在路上说好,然后到学校门口,我们只简单的说一两句,就再见好吗?而且妈妈希望今天你能和妈妈开心地进教室,开心地和妈妈说再见。可以吗?”

孩子说:“为什么呢?”

“因为妈妈喜欢看到你开心的样子,而且妈妈相信你可以做到。”

孩子:“但是我希望妈妈说再见之前抱抱我。”

我高兴地答应了。

当孩子和我们建立了很好的爱的联结,她感受到了妈妈不焦虑,感受到很真诚明确的希望,并且相信她能做到,孩子会有爱的力量,会有信心去面对新的环境。

这种力量真的很强大。

果然,到了门口,我蹲下帮她摘下帽子,她轻松地说:“妈妈抱抱。”我微笑着抱抱她并亲亲她的脸蛋说“妈妈爱你”之后,孩子就微笑着,一边说“妈妈再见”,一边走进教室了。

看到这个场景,我感受到她的轻松和自信,也感受到自己的轻松和欣慰。

结语:

孩子体验到父母的爱和接纳,感受到父母的支持,他们终将成为一个自信的自己。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