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叨叨叨变身“话痨”,家长别急着纠正,这样的孩子更聪明

文|C位妈妈(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家里有个“话痨”宝宝是怎样一种体验呢?

就像我小外甥牛牛,典型的“话痨”宝宝,跟你聊天聊到能让你怀疑人生。表姐和表姐夫做小生意,从小牛牛就是“散养”长大的小孩,表姐和表姐夫做生意的那条街就没有不认识牛牛的。

小时候就喜欢挨家挨户的串门,牛牛的小嘴很甜,

看见老人就问“爷爷奶奶好”“祝身体健康、长命百岁”之类的话;
遇见阿姨就夸“阿姨好看”“穿的衣服漂亮”;
表姐的店里客人走了,牛牛还要来一句“欢迎下次光临”,表姐家大多数的回头客都是冲着牛牛来的。

因为牛牛的“交际”,有点老实木讷的表姐和表姐夫的人缘也变得特别好,牛牛基本上成了爸爸妈妈的“代言人”了。牛牛要有一天不去爸爸妈妈的店里,周围的邻居都像缺点什么似的。

​晚上回到家里,表姐和表姐夫已经累成一滩泥,可是牛牛精神状态依然在线,回家就开始和玩具们上演“科幻大片”,嘴里不停的说着。一直到上床后,继续和爸爸妈妈“探讨人生”,直到给爸爸妈妈说困了、睡着了,自己还和自己聊着,一直到给自己说睡着。

对于牛牛这样的“话痨”宝宝,很多父母是有时“欢喜”有时“忧”。

  • “喜”的是这样的宝宝小脑袋瓜灵活、小嘴甜、讨喜;
  • “忧”的是整天小嘴不闲着,听得大人耳朵“嗡嗡”的,每天需要回答他们各种奇葩问题,感觉成人的大脑要被掏空。
其实孩子能说爱说是件好事

当孩子到了2岁以后,语言能力开始迅速发展,甚至可以说进入了一个“爆发期”,这个时期可能会延续好几年的时间;

这个阶段孩子在生活中对很多成人的语言的理解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词汇量也大大的增加。

《从出生到3岁》的作者伯顿.L.怀特表示:“你无需对2岁大的孩子说话的表现太过担心,只要他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发展的很好就行。”

开始喜欢用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和对外界的好奇和对各种事物表现出来的兴趣。这种情况下,孩子就喜欢在和成人尤其是父母交谈和提问中去了解这个世界或者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

​这就是父母眼中“话痨”宝宝形成的原因,这是非常好的现象,通过语言表达积极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情商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父母不能对此进行指责和限制。

  • “话痨”宝宝想象力丰富

语言能力强的人,头脑也是灵活的,他需要在大脑飞速的运转下将自己要表达的内容进行整合并有逻辑性的表达出来,孩子也是如此。有的父母会说:“我家孩子说哪里有什么逻辑性,乱七八糟的,想什么说什么,简直是不着边际!”

成人不能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孩子的思维方式,其实看似孩子不着边际的话,里面却有着孩子自己的逻辑性和自己的思维方式,父母们当然听得“乱七八糟”了。

父母们要仔细聆听,将孩子的话语重新整理分析,你就会发现原来孩子的聊天思路是这样的!慢慢的你就发现孩子带给你的惊喜,这个也会给成人的世界重新打开一扇窗。

  • “话痨”宝宝大多都爱阅读

其实“话痨”宝宝也不是时时刻刻都是“叽叽喳喳”的,他们也有安静的时候。

比如:看书、看电视,这种时刻都是他们在迅速积累词汇和知识的时候。

此时此刻,父母不要对他们进行打扰,这更有利于他们专注力的提升。当然了无论是在看书还是看电视的时间上还是需要控制的。

“话痨”宝宝的知识面是很广的、汇量是很丰富的,这些才是支撑他们去“喋喋不休”的与人交谈的基础。所以当父母面对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时,与其不耐烦的“胡乱”解释,不如给孩子提供更多看书的机会、给孩子多买一些书籍,让孩子去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去汲取更多的知识。

  • “话痨”宝宝情商高、人缘好

“话痨”宝宝通常都很活泼开朗,而且小嘴甜的很,善于沟通,很容易融入进一个陌生的群体,并且轻松的能拉近和别人之间的距离,很快能得到不熟的人的回应。

看过《爸爸去哪儿》的朋友多半会被杜江和霍思燕的儿子“嗯哼”吸粉,嗯哼的“话痨”和高情商被很多人称赞,有嗯哼在的地方,都会轻易的帮助小朋友化解“危机”,最后谁都不“得罪”,甚至有网友评价说:“嗯哼这是滴水不漏啊,情商真高啊!”

“话痨”宝宝通过对与人良好的沟通中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孩子的自信,这种自信与交际能力互相作用、互相促进,让孩子成为了很受欢迎的人。

  • “话痨”宝宝具有一定的人格魅力

一个人在高情商的支配下说话的方式很容易让人接受和信服,因此个人的形象上具有非常高的魅力、也同样给人一种有魄力、有能力的感觉。

“话痨”宝宝通过从小培养的说话的方式和风格,让孩子在小群体中有一定的“威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孩子王”,在群体中这样的孩子通常是“首领”一般的存在,在孩子群众一呼百应,有一定的信服力和说服力,很容易化解小朋友之间的矛盾并能妥善解决一些问题。

在和这样的孩子交流中,你很难将他当做是孩子,和他一起交谈时会让你感觉到很舒服,并能很快的信任他,这就是因语言而产生的人格魅力。

面对“话痨”宝宝,家长要这样做

01.认真倾听很重要

“话痨”宝宝让很多父母又生气又好笑,常常想着用什么方式将他们的小嘴巴关上。很多父母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常常会喊一句:“你给我闭嘴!”孩子可能会因惧怕父母的威严,暂时闭嘴,可是没一会又会忍不住了。

加拿大的心理学家和育儿专家Jeanne Williams建议父母们“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位置,看着他的眼睛,不管他说的是多普通的事,都要表现得有兴趣。”

在孩子的语言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如果父母缺乏耐心的话,很容易影响孩子的语言能力向良性方向的发展。“一天乱七八糟的也不知道在说什么。”“你能不能把嘴闭上,别再说了!”“你是个话匣子吗?什么时候能把你那开关闭上!”这些话语是不是很熟悉呢?

父母不要给孩子贴上这种负面的标签,这种轻视不屑的说话方式很容伤害孩子幼小的自尊心。另外,这种因为父母缺乏耐心而威胁恐吓孩子,或者没等孩子说完话就急于打断孩子的行为很容易给孩子造成心灵上的影响,可能会慢慢的变得不喜欢和父母说话了,甚至慢慢变得不爱说话了,以至于将来导致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少甚至没有。

02.父母要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

“话痨”宝宝初次接触会让人很喜爱,可是接触久了难免也会让人生厌,父母要将孩子的“话痨”行为控制在一个范围内,既培养了孩子的语言能力又防止把“话痨”夸大。

有一部分“话痨”宝宝会不分场合、不分地点的情况下想说就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在没有父母的教导和约束下,会让人感觉孩子没规矩而且也不稳重。

行为学专家Sharlyn Timerman建议说:要帮助“话痨”宝宝控制他们说话的强烈欲望,可以给这类孩子们一个压力球,每次想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就用力挤压这个球。

Sharlyn Timerman强调说,这只是一种暂时性的措施,孩子始终要培养自己的自制力。当然了不一定非要是压力球,可以用一切可以有效提醒孩子控制说话的小物件。

一开始孩子自己肯定无法做到,孩子本身也意识不到自己话多,那么就需要借助父母的提醒,慢慢的让孩子知道哪些话可以说甚至可以多说,哪些话要少说甚至可以不说。父母可以用“暂停的手势”,或者用较温柔的语言提醒,也可以用书来转移孩子的说话的欲望。

同时,父母要教会孩子在人多时需要看别人的眼色和脸色,在人多的环境下如果孩子过多的话语已经引起了他人的不满,并且他人已经表现出比较明显的抵触情绪和厌烦的神色,那么就要及时矫正和停止自己的说话内容和方式,要让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语言“强者”而不是真正的“话痨”。

03.面对“话痨”宝宝,不要生气要换角度思考

“话痨”宝宝确实有能力引起父母的怒火,就像赫赫妈妈说:“每天在家里都要听他没完没了的说,我觉得我都要疯了!”赫赫今年上一年级了,从三岁开始这样喋喋不休的说话一直到现在,精力旺盛到让赫赫妈妈觉得赫赫似乎不知道什么叫“累”?

“每天我都感觉生活在一堆苍蝇的嗡嗡中,即使上班的时候耳边好像都能听到赫赫的说话声。赫赫自己一个人就能撑起一个舞台剧!”赫赫妈妈说:“每天尽量给自己找出一回安静的时间。”

“有时候周末我会给赫赫送去他爷爷奶奶家,我和他爸爸能清静一天,来有精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或者晚上利用泡热水澡来躲避赫赫的声音;每天我都给他安排固定的看书或者看电视的时间一求取片刻安静;给自己找个机会去超市购物等等,这些都能让自己舒缓一下自己因赫赫的喋喋不休引起的焦躁心情。”赫赫妈妈说出了自己的一些小建议。

赫赫妈妈说:“虽然赫赫的话多让人心累,可是家里有一个这样的孩子会让家里永远不会沉闷,而且赫赫是个很好沟通的孩子,他喜欢和你说他所有的事情,我们父母不需要费力的去深究他的内心变化。他同样也是一个乐天派,这让我会很放心。”

​宝宝们的“话痨”模式的开启,是宝宝们明确的向父母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我要开始积累词语了,我要表达我内心的感受了,我要表达我的需求了!”

对此父母们不要过于担心,只需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就好,要做好耐心的倾听和细心的引导,也许他们会我们带来巨大的惊喜呢,也许他们就是未来的演说家哦!

今日互动:你们的家的宝宝是不是从某一时期也开始变得唠唠叨叨的了?欢迎评论区留言互动。

——————————

在育儿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找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帮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烦恼与困惑。

关注【C位妈妈】,棘手的育儿难题和倍感幸福得育儿瞬间都能得到帮助和回应,经历和经验可能不同,但我们爱孩子的心始终一样。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