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目标:让孩子累死在起跑线上

最近看了一部香港纪录片《没有起跑线》,被香港的超前幼儿教育给惊呆了。

仅仅6个月大的孩子就开始上早教班,一岁多就会表现自己;因为香港的幼儿园喜欢接收一月份出生的孩子,许多父母会提前计算怀孕的时间,要赢在射精前。

不仅如此,只有两三岁的孩子就得奔波于各个学习班,争取在幼儿园阶段,实现精通两文三语(普通话、粤语、英文)。

这种超前的竞争实在是残酷,别说童年,幼年的快乐时光都已经被无情挤占。

再来看大陆的情况,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同样是父母们最关心的问题。

我的一个同学,为了以后孩子能进当地一所重点小学,老婆刚怀孕,就计划着买学校附近的学区房,价格虽然比其它地方贵了三分之一,依然有很多人抢着买,各种辅导班更是下血本砸钱。

教育领域已然形成了自己的"生物链",从上往下:要上好大学,就要上好高中,要上好高中,就要上好初中......这样一直推到幼儿园。

教育原本应该是伴随我们一生的事,但现实情况却是:无论家长还是社会,已经将眼睛牢牢地盯着前二十年。

据2018年《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家长焦虑指数为67点,属于比较焦虑范围,68%的家长感到教育焦虑,尤其是在孩子幼儿阶段和小学阶段。"

整个社会都在过度追求早慧,但不是每个人都能适用,这更像是一种提前的透支,导致早慧变成早衰。

教育家卢梭曾说:"由于错用时间而带来的损失,比那段时间中一事不做的损失还大,一个受了不良教育的孩子,远远不如没有受过任何教育的孩子聪明。"

现在还流行着一种教育成功学,市面上充斥着许多这样的书籍:《教孩子成功成才故事全集》、《赢在起跑线上》等等。

这种给孩子和家长灌输单一价值观的速成指南,只会扼杀孩子的天性,我们已经习惯将孩子的教育比作一场比赛,比赛的终点,就是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现在小学生的学业也很繁重,除了正常上课,还要在休息时间参加众多的培训班,奥数、书画、音乐……

幼儿园小学化现象泛滥,成为了小学提前班,不断前移的起跑线,从初中,小学,一路侵袭到幼儿园,而不能输的领域也越来越宽。

有一份来自上海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幼儿园,85%的孩子考过钢琴证书,10%的孩子考过英语证书,5%的孩子考过美术证书,2%的孩子考过舞蹈证书,1%的孩子考过珠心算证书。

很少有人在乎孩子是否学得快乐,累不累,开不开心,我们只是害怕输,苦口婆心的劝说孩子,现在吃苦,是为了以后不苦。

可不知为什么,许多原本对学习感兴趣,有热情的孩子,开始掉队,跟不上了,甚至讨厌去学校,讨厌学习。

这种以短跑的方法去跑马拉松,可能跑到中段,就已经累死了。

在纪录片《没有起跑线》里,一位过关斩将,最终考入名校的学生描述自己的现状:"本来应该是热血沸腾的大好年华,却对一切都提不起兴趣,那种累,是一种心态上的厌倦。"

孩子们现在学得东西不止是多,而且难度也是相当的高,我们来看看北京市各小学的"幼升小"入学试题:

"小明不喜欢穿高跟鞋,小明换灯泡不用梯子,小朋友你们认为小明是谁?"

"动手题:一张纸撕一次变成三张、一张纸撕一次撕出四个口、六根牙签摆出5个正方形、四根牙签摆出3个三角形……"

这几题当时在网上一出,难道倒了无数网友,可想而知,还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有几个能算出来呢?

能算出来的就是优秀宝宝,会受到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但更多的是算不出来的宝宝们,这样做只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让心灵受到重创,觉得自己好差劲!

教育的本质在于完善人格,而现实情况是:教育已经全盘竞技化,成为每个人生存竞争的工具

现在的孩子,没多少时间嬉戏打闹,每天上下学家长接送,全程监督,唯一亲近大自然的机会是陪父母去农家乐吃饭,他们都淹没在写不完的作业,学不完的课程当中。

幼儿教育已经变得足够功利,快乐童年不再,"作业童年"常在。

此外,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得面对成功的重任,成为父母攀比的道具。

父母们聚在一起,一定会谈论:我家的宝宝才二岁,已经能从1数到100了,另一个家长跳出来说,我家宝宝能背好几首唐诗了呢......

无论是家长,学校,老师还是社会,教导孩子将来要做人上人,要出人头地,要考个好学校,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或整个家庭的命运,这个意识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已深入内心。

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

这个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他们的学前教育在世界名列前茅。

当年日本的幼儿教育也和我们一样,是彻底的竞争化,学生的压力很大,后来进行改革,从单纯的讲分数,变为培养孩子的自主生存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日本的家长从不惯着孩子,书包自己拿,衣服鞋子自己换,在日本街头,你经常能看到大人手里空空,而孩子们背着各种大大小小的书包跑得飞快。

到了小学,家长们甚至不再接送孩子上下学,孩子们以高年级和低年级互相组团的方式进行,由大一点的孩子轮值负责去接低年级的小朋友,从而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成就感。

在日本幼儿园里,孩子们能获得完全的自由,可以爬树、玩沙子,充分调动起孩子的活力及想象力。

日本所重视的幼儿教育,不仅需要培养幼儿生存直接相关的能力,还要培养开创新生活的能力,而学业上的成绩和分数,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所以,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会学会了"自己动手去做",穿衣、吃饭、如厕……

而这些事情,中国的父母通常都是帮孩子全做了,然后只要求孩子好好学习,这极容易将孩子培养成学习上的机器,生活上的弱者

四十年前,中国派出访问团去美国考察初级教育,回来写了个报告:

"美国的孩子,坐没坐相,站没站样,无论成绩好坏,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音体美活动如火如荼,数理化则乏人问津,课堂如街市一般热闹。"

当时的访问团认为美国的基础教育已经病入膏肓,但是这个病入膏肓的教育却培养出了八十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中国幼儿教育的出路在哪?

被称为中国幼教之父的陈鹤琴,已经指明了方向。他在1923年,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幼教试验基地——南京鼓楼幼稚园。

他创造性的将西方先进教育思想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提出"活教育"理论,其核心是"一切为儿童",去发现小孩,解放小孩,信仰小孩,变成小孩。他批评旧教育是"死教育",认为不问儿童是否了解,不管与时令是否适合,只是一节一节课的教,这样的教育只能培养"书呆子"。

学校设立了各种工作坊,孩子们在这里想玩什么游戏由他们自己做主,无论过家家还是尝试烹饪,老师要做的事情就是两件,一是不断补充游戏材料,二是鼓励儿童继续活动。

孩子们在工作坊能拥有足够的自主与挑战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陈鹤琴曾说:"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

在学习上,教师以观察和指导为主。在幼稚园的任何班级,都有《观察记录本》《观察小卡》《成长档案》……

老师们将观察孩子行为作为理解孩子的重要方式,以此发现孩子们的兴趣和真实想法,从而让教育策略更加有效,让科学施教成为可能。

除了在学校进行记录,老师们还会发动家长一起记录。

陈鹤琴的教育理念,与当代的日本及德国的教育理念,几乎同出一辙。可惜的是,纵观当今中国,这么先进的理念尚未形成主流。

我们依然停留在陈鹤琴先生所说的"旧教育"之下,不知道何时才能进步。

关注孩子的未来,希望他们有一个光明前程,这无可厚非,可如果将孩子未来的社会成就放在他的快乐和健康之上,这就是一种畸形了,也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教育观。

人生是一个马拉松长跑,而不是百米冲刺,在马拉松比赛中,赢在起跑线,对结果来说,究竟有多大意义呢?

经常看到我吐槽德国没有好吃的、垃圾分类复杂、人工费高、效率低下、出门必须带够现金否则寸步难行什么什么的,于是就有粉丝问我,为什么不回国来发展?

唉,其实我也是纠结的很。

土豆在德国,目前为止上学就是玩,因此每次回国来,我就发现土豆和同龄的小孩相比,会的东西真的好少。

我一方面,想让土豆学会更多的知识,但是我也看到了国内小朋友的辛苦,害怕土豆扛不住;另一方面,我也想让土豆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毕竟德国的小孩子真的是以玩为主(可不是疯玩,是学校组织有目的的"玩",但是多数与生活独立技能有关)。该如何选择,如何平衡,我也是在一步步探索当中,不知道未来该何去何从。

所以,今天的文章给我们打开了一扇反思的门,我们不用非得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因为人生太长,光是把目标盯在孩子的前二十年使劲,其实是一种目光短浅的行为。

真正的鸡娃,不是赢在起跑线,而是需要让孩子的兴趣与实践相结合,还有父母的以身作则。人生是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只有让孩子拥有健全的人格,才是当下最好的幼儿教育。

— END —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