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错,惩罚易导致逆反心理?掌握这两个法则,解决惩罚难题

前段时间刷微博,看到一个标题是:《硬核妈妈!男孩街头被罚蹲马步,母亲:摸女生屁股必须罚》的博文,一位贵阳妈妈因为儿子摸小女孩屁股,惩罚儿子脱光衣服仅穿小内裤在马路边蹲马步,引来路人围观。这位母亲说,接到老师电话,小男孩在学校摸了一个小女孩的屁股。妈妈说“他现在还小不懂事,长大了就算猥亵,所以一定要好好罚,让他记住这是错的。”有目击者说“在街头妈妈让儿子马上脱衣服,不脱就打,10s脱光后扎马步,供人围观”

新闻一出立刻引来了无数网友讨论,有人认为“妈妈做的对,家长不教育,以后等社会教育就晚了”;有人质疑“家长这么做只是为了教育?教育孩子完全可以在家里,为什么给孩子一点面子也不留?”;两方观点互不相让,总体来看大部分网友还是支持这位妈妈的。但这样不顾孩子自尊心的惩罚教育真的值得提倡吗?

这几年随着“赞美育儿”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专家告诉家长,你不能惩罚孩子,要多赞美,孩子越罚越笨,越夸越聪明。这和以前“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传统教育理念正面冲突,一些深受传统影响的人,越来越看不惯现在小年轻的育儿理念。那到底孩子犯错能不能惩罚,是当众惩罚?还是只看孩子优点忽略错误?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搞清楚,惩罚到底是什么,家长为什么要惩罚?

一说到“惩罚孩子”,大部分人大脑中会即刻浮现出“棍棒”、“训斥”和“打斗场面”——大人愤怒、孩子胆颤,还伴随着高声哭闹和喧哗。实际上,这是“体罚”,而不是“惩罚”!“惩罚”的目的是一种欲望转化,把不好的行为欲望转换为好的行为欲望,同时引导孩子自律。我们绝不能简单地把惩罚等同于体罚。真正的惩罚是让孩子进行自我反思,认识到错误,进而改进自己的行为。

那为啥家长热衷于“惩罚”呢?

就像文章开头提到地贵阳妈妈的行为,与其说是惩罚,倒不如说体罚。造成大家都拥护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三点,其一,我们从小就是在这样的教育下长大的,犯错免不了一顿揍,所以“做错事——挨揍”这种关联,早已深深刻进我们的大脑回路,碰到类似问题,大脑潜意识直接调用。其二,惩罚孩子,体现出家长的威严。很多家长教育孩子其实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儿子摸女孩子的屁股,这不教育别人怎么看我?教育的越狠,说明我的三观越正确,越有家长样。其三,惩罚真的有用。当孩子犯错时,家长惩罚会让孩子痛苦,为了下次不被惩罚,孩子就学会不在犯错了。

那么,家长到底该不该惩罚孩子呢?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早已给出了答案。夸美纽斯明确指出:“犯了过错的人应该受到惩罚。他们之所以应受惩罚,不是由于他们犯了过错(因为做了的事情不能变成没有做),而是使他们日后不再犯。

虽然,惩罚有效,但也有副作用

1,过度惩罚可能让孩子一错再错。很多人以为不“罚”不“止”,但实际上,过于严厉的惩罚大多数只能暂时抑制某个反应。比如,家长因为孩子吃糖狠狠的惩罚了孩子,孩子在短时间内可能不会再去吃,但一旦家长稍微放松警惕,孩子就会变本加厉的将没吃的糖果补回来。

2,过度惩罚会迫使孩子擅长撒谎,因为每个人都难免做错事,但家长过度的惩罚会让孩子害怕被惩罚,撒谎掩盖自己的错误就成了逼不得已的选择。

3,过度惩罚往往让孩子很自卑,因为父母的打骂惩罚,让他们觉得自己不被父母喜爱。日积月累甚至转变成对父母的憎恶,导致亲子关系更加难修复。

既然副作用如此,我们在惩罚孩子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第一,不要在生气时惩罚孩子。

很多父母惩罚孩子,其实并不是孩子的错误有多大,而是孩子的错误恰好让自己生气了。比如,你告诉孩子不雅打游戏,第一次你能心平气和的说,第二次你已明显有点不悦,第三次你早已压抑怒火,第四次你八成就动手了。说了那么多次,为什么不听?

回过头来看看,孩子从第一次到第四次玩游戏的动作和本质都没变,变的只是我们的心情,心情导致完全不同的处理结果,这就是心理学上的ABC法则,A事件本身,B你看待事件的态度,C你最后的行动。想要改变C行动,就需要你改变B看法,最好的做法就是不要在生气时做任何惩罚决定。

第二,别以羞辱的方式惩罚孩子。

惩罚绝不是父母为了逞一时之快,发泄一时怒气,随意地羞辱孩子。

小时候邻居家有个大我2岁的哥哥,有次他在学校的小卖部偷了一部四驱车,邻居叔叔发现后拎着他就去还玩具,这还不算完,在第二天放学时,叔叔还让小哥哥举着对不起的牌子站在小卖部门口自己反省。从那以后,陆陆续续听到小哥哥偷东西、打架斗殴,高中没上完就辍学了。孩子也有自尊心,当着外人的面,羞辱、漫骂,很容易过度责罚造成孩子叛逆反抗。

第三,惩罚要及时。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不好的行为都会说“你等着,看我回家后要怎们收拾你”“等你妈回来有你好果子吃”,孩子听了这类话,无非两个结果:一,整天提心吊胆;二,无所谓

很多父母说完这样的话,自己就忘记了,过不了几天突然又想起来,不罚把担心孩子记不住教训,罚把孩子这两天表现挺好的,所以只好翻旧账式念叨,但这时,孩子根本就不会有反省过错的心情,更多的是对父母的不满,这样的惩罚就没有意义。

最好的做法是,当时就告诉孩子你的感受,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具体做法可以采用:描述具体行为+说出你的感受。比如,说了好几次孩子还在打游戏,你可以告诉孩子。“我现在看到的是一个沉迷游戏的小朋友,每天别的孩子学习、运动的时间,你都拿来打游戏,这让我感觉很受伤,因为你曾答应过我,不玩游戏多出去运动。你现在要不要放下游戏和我出去走走?”

当然,这里的及时惩罚不是让你及时体罚,关掉游戏也是一种惩罚,所以这个度需要家长自己把握,但需要注意的是,孩子越小越认为做了什么事马上就会有结果,所以一旦孩子犯了错,父母就应该及时给出反馈。

除了需要以上需要注意的,惩罚孩子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惩罚孩子需要掌握一个度,如果父母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及时给于一定惩罚,会让孩子知道这种行为是不好的,要改正。但如果惩罚力度不断增强,这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反而情况变得更糟,所以心理学上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建议的惩罚方式并不相同。

一,暂停法(适合2—12岁小朋友)

所谓暂停法,就是给孩子找一个固定的暂停区域,比如:家里的阳台,小孩子自己的卧室等。当孩子产生不好行为时,可以将孩子带到这个固定的暂停区域,让他一个人呆一会。当然前提是,这个区域必须是安全的。

此方法最早来源于美国父母常用的“计时隔离”法,在美国,当孩子不听话瞎胡闹,或者和别的小朋友打架时,父母就会把孩子抱进他自己的卧室,让他独自呆上3分钟。这个做法的原理是,孩子都具有较强的从众心理和群体意识,一旦把他们从群体中隔离开来会使他们感到自己被区别对待了,这会让孩子心理上产生强烈的震撼,从而反思自己刚才的所作所为。3分钟一到,父母必须准时抱出孩子,并进行沟通。

心理学家发现,“隔离”使孩子能够冷静地反思自己的行为,有了这个过程作铺垫,家长再结合事后教育,就能让孩子记住,捣蛋是大家不能接受的。当然,隔离也不是将孩子关进小黑屋,他们发现将孩子关进小黑屋,会让孩子将错误和恐惧关联起来,而不是去反思自己坐在那里,这样对错误本身丝毫没有帮助。

二,限制行为法(适合12岁以上的孩子)

限制行为法则是指,平常生活家长应该留心观察孩子喜欢做的事,比如喜欢看故事书、喜欢吃小零食、喜欢玩玩具等。当孩子行为出现偏差时,父母则可以限制孩子的这些行为

这种方法常见于日本家庭中,对日本家庭如果孩子犯了错误,日本父母会采取各种措施惩罚孩子,最常见但就是限制行为法。

去年去日本出差,由于时间紧张,接待我的同事接机时带上了7岁的儿子。随后的饭局上,我们一直在讨论第二天展会的各项事宜,同事的儿子由于没去去游乐场而闷闷不乐。甚至发脾气把桌子上的碗碟扫到了地上,同事对着儿子严肃地说“我知道你很不开心,但是今天爸爸确实有事走不开,你也看到了,我和叔叔阿姨一直在讨论工作上的事。但现在我不会惩罚你,不过爸爸要告诉你,你刚才的做法爸爸很不开心,至于如何惩罚,我们回家再说。”

事后同事告诉我作为惩罚,他取消了未来一个月带儿子去迪士尼的计划,这是他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同事还告诉我,他当时没有及时惩罚原因有二,其一,当众惩罚孩子会伤害他的自尊心,对反省错误无意义。其二,惩罚之前先和孩子沟通,明确告诉他因为什么事而惩罚,方便下次他们反省。

限制性为的前提是孩子有一定的辨别能力,他们知道为什么家长限制了他的某些行为,这样才有利于孩子反思。

在新旧育儿理念的冲击下,孩子犯错要不要惩罚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争议。但从心理学发展角度来看,犯错后是可以惩罚的,但科学的惩罚方式需要家长学习实践,今天说的这两种方法,下次碰到孩子犯错,您不妨试一下,说不定有意外收获。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