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孩“不问自取”,奶奶却说我们有钱!占小便宜的习惯真不能有

昨天从幼儿园接孩子出来,却发现临时放在小广场的儿童自行车不见了!四周一望,一个六七岁带着红领巾的小姑娘正骑着我们的自行车越走越远。当我们追上去让小姑娘把车还给我们时,小姑娘并没有下车,她的奶奶也理直气壮的跑过来:“我们借来玩一会儿就还你!”

当我们再次要求还车,并告诉她玩之前应该征得我们同意的时候。奶奶把小姑娘拉下来:“我们家里有自行车,比这个还好!不稀罕你的,玩一会儿就还给你”、“我们有钱,孩子衣服都要好几百”,一边说一边悻悻的拉着小姑娘走了。

这位奶奶大概是误解了“物权意识”的概念,它跟穷养、富养,东西贵贱其实都没有关系,而是跟孩子的社会属性的心理发育程度有关。

孩子的物权意识一般在2岁左右开始萌芽,这时的宝宝喜欢反复强调“这是我的”,看到喜欢的东西就要去“抢”,更别谈分享。这其实是正常的心理发育阶段,不必太过苛责。不过到了三四岁,孩子的社会属性发展就达到相当的程度,不但不会去抢东西,很多孩子还喜欢主动分享,以寻求好朋友的认同。

像这位小姑娘已经到了上小学的年级,还习惯于“不问自取”,这不能不说是社会属性发育的滞后,跟家长的教育有极大的关系。而错误的教育很可能来源于家长认知上的误区,这些误区可能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少的麻烦。

误区一:反正会还,玩会儿没关系

这是最常见的误区之一:因为“反正会还”,又没人看着,拿走就理所当然。当这样的认知传递给孩子,会带来许多麻烦。

记得老大上一年级的时候,就曾跟同学们一起把班里某某同学叫做“小偷”,而这个同学其实只是想“借用”一下铅笔、橡皮,虽然有时会忘,但本意是用完就还的。且不谈后来老师妥善处理了这个小危机,但这位刚刚上学几天就被叫成”小偷“的同学,受到多少排挤和压力?

当孩子继承了“反正会还,玩会没关系”的错误认知,并在行为中表现出来,很容易在学校生活中陷入麻烦,被同学孤立。不但如此,这样的认知在孩子成年后更加危险。那些挪用公款做投资的,哪个不是想着“反正会还”呢?结果身陷囹圄,一辈子都会在这个误区里。

误区二:东西不贵,所以无所谓

有些家长总觉得只要不是什么贵重东西,拿过来就无所谓。这样的认知误区,会让孩子对“物权”产生误解和混乱。

首先家长认为贵重的东西,和孩子认为贵重的东西是不同的。家长看的是价格,而孩子看的是“喜欢”。有些家长根本不在意的“小石头”、“小纸盒”,对孩子而言却可能是珍宝。你以为拿走的是不值钱的小玩意儿,对孩子而言拿走的是别人的宝贝。

当家长以自己的价值认知告诉孩子,东西不贵无所谓的时候,就造成了孩子的混乱。对孩子而言,有了这样的错误认知,就等于“什么都可以拿”,无形中为孩子的“偷窃”行为打下伏笔。

误区三:我们有钱,所以没关系

这是最让人迷惑的误区,就像文首小姑娘的奶奶,扯了许多自己家里也有车、孩子衣服挺贵这样的概念,好像有钱两个字就可以把一切都粉饰干净。

在孩子出现不良行为影响到别人的时候,我们最常听到家长的解释就是:我们有钱。去年重庆两个9岁熊孩子把小区里30多辆汽车喷上红漆,当车主找到家长讨说法的时候,家长的反应是:没多大事儿,不就是赔钱吗?

这样的回复会让孩子以为有钱就可以解决一切。“有钱所以我不是贪图你的东西,我就玩玩。”富养,原本是为了让孩子心理更自信、眼界更开阔,但却变成了“一富遮百丑”,混乱了孩子对物权的界限的认知。

无法无天的纨绔子弟大都拥有这样的认知误区,而当孩子终于遇到“钱”摆不平的大事儿,这辈子也交代了。

古话说:“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父母家长的认知误区,可能害了孩子一辈子。那么,遇到孩子拿别人东西,应该如何处理呢?

2-4岁重在树立正确的观念

两三岁是物权意识的敏感期,这个阶段不必要求孩子分享,但是当孩子拿别人东西的时候,家长虽然不必声色俱厉,但依然不能放任,应该把东西想办法哄下来,还给人家。

在这个阶段,重点是让孩子早早树立起正确的观念,可以通过讲故事、多唠叨的方式,告诉孩子正确的物权认知。

1、明确别人的和自己的,不强迫孩子分享,但也不能拿别人东西。

2、当孩子想玩别人的东西时,应该带着孩子去“征求意见”,获得同意后再玩。

3、家中有哥哥、姐姐的二宝,也不能随意拿走哥哥、姐姐的东西,应该在家里设置界限,比如哥哥房间里的东西不能拿等等。

3岁以后,重在行为纠正

当孩子到了3岁以后,除了树立正确的观念,碰到孩子有错误的行为时,就要及时纠正。

1、带领孩子征求别人的同意

如果孩子想玩别人的玩具,可以带着宝宝去征求别人的同意。别人同意了自然好,如果别人不同意,一定要带宝宝离开,告诉他别人不同意就不能玩。能够接受别人的不同意,而不要口出怨言,这是非常重要的练习。

2、带着孩子去道歉。

如果发现孩子出现了“偷拿东西”的情况,应该带着孩子一起去道歉。诚恳的道歉,会让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需要注意的是,道歉一定要带着孩子一起,而不是家长自己道歉了事。

3、别给孩子贴标签

不要唠唠叨叨说孩子“贪小便宜”,更不要给孩子贴标签。被贴了标签的孩子往往会向着标签的方向“努力”,你的唠唠叨叨反而强化了孩子的不良行为。

“物权”对每个社会人都异常重要,所以培养孩子拥有符合社会规范的物权意识就非常重要。无论您家境如何,教育观念是穷养还是富养,占小便宜、拿别人东西的习惯都不能养成。

我曾在职场如鱼得水,如今专心养育两个孩子。读了一柜子书,走了不少弯路,也收获了满满的经验与幸福。关注我@枫糖妈妈,希望把我的所学所用、经验教训跟您分享!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