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鼓励带孩子多走走?聪明家长都明白这个道理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前者好理解,那么“行万里路”的意义何在呢?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想法,觉得孩子在特别小的时候,没有必要带他去很远的地方旅行,为什么呢?因为孩子太小,什么也记不住。




我就特别想反问一句:“你想让孩子记住什么?”我们自己在旅游的时候,是为了去记住什么吗?其实不是的,我们就是想去看一看那个地方到底什么样,有着怎样的风土人情,去感受、去体会别样的生活;或者就是换个环境、换几天活法,让自己彻底放松。反正,从来没有想过要去记住什么,所以,我们也没必要来拷问孩子:你都记住了些什么呀?

每当有人问到我,带孩子旅行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想告诉他的是:旅行,会让我们的孩子有不一样的格局。




有一年我们三个妈妈各自带着孩子组成一个小小旅行团去了趟日本。回来的飞机上,有位妈妈就表示,这一趟旅行好像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她问女儿此行的收获,一年级的小姑娘一脸茫然,妈妈很失望,觉得女儿就是傻吃傻玩了一通。

回国后一个多月,开学了,这位妈妈有天去接女儿,遇到另一个同学的妈妈,一个劲地夸她女儿:知道得真多,保护森林就是让树木自然地生长,高楼上有一侧的窗户上有红色三角,万一着火了,大家都到这里来,方便消防员营救……妈妈都听呆了。

哈佛三百多年唯一一位女校长福斯特认为:用学习的方式旅行是孩子认识世界最好的方式。但是,孩子获取经验的方式不是靠记,而是通过感知、通过经验来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旅行中的所闻、所见、所感、所触,都是日常生活中不一定有的,这样,孩子的见识就会一下子提升很多。


儿子两岁多的时候,有一次我们无意中带他参观过世纪坛的世界文化展,他肯定看不懂那些展品,但他却表现得很有兴趣,问东问西,而且这种经历会留存在他的记忆中。而大半年之后,他突然在看电视的时候惊喜地大叫:“金字塔!大狮子人!”我追忆半天,只能把这一认知的来源算到那个展览上。




旅行中的见识是不需要去“记”的,孩子自然能够感受到。即使是个两三岁的孩子,如果在冬天从北方来到南国,他也会奇怪:为什么上飞机前还裹着羽绒服,下了飞机就得换短袖?原来地球真是很大很大,有温带也有热带。然后呢,我们家那个地方,是不能看见海的,可这里有大海……孩子就可能产生很多很多的“为什么”,如果他问不出来,父母不妨先问问他,帮助他发现问题,再一起找答案。

所以,世界那么大,应该经常带孩子去看看。旅行,让孩子的眼界不再局限于生活的周边环境,而是在旅行中看到这个世界是多元的,包容的,从而增长见识,提升格局。


儿子5岁的时候,我们去新加坡旅行。有次过一个很小的马路,正好有一辆车要开过,我们本能地停下来,等车过去。可是,车也停下来了,有那么几秒钟,我们就和车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场面颇为滑稽。还是爸爸突然间醒悟过来:“赶紧过,这里是车让人。”儿子紧接着就问:“为什么我们不是这样?”他发现了差别,体会到不一样的国情,不一样的生存环境。



然回家之后他依然过着“人让车”的日子,但他会自觉地等红灯、排队……我惊讶于孩子的辨识能力,他懂得哪些行为更文明,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做到。这比给他干讲多少条行为规则都管用

而见识又决定了内心的广度。我到现在都清楚地记得儿子第一次在街上看见黑人、阿拉伯人时惊异的小表情,虽然那时候他还不到三岁,却由衷地惊叹:怎么会有人是这样的,跟我们不一样的肤色、模样?但是,去的地方多了,尤其是当他作为一个外国人来到异国他乡,就又是另外的感受。他会知道,这个世界如此之大,不仅仅是温度不同、环境不同,甚至连人的肤色也不同,有的国家甚至就是由不同的人种组成,他们在同一个城市里,是怎么融洽相处的?又怎样保有各自不同的民族风俗呢?

旅行中的认知对孩子的成长意义非凡。会让他有一颗包容万象的心,可以容纳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接纳不同的现实或意见,然后去辩证地分析,宽容地对待。


在旅行中你也可以发现,孩子是天生的美学家。你真的以为孩子对出土文物之类的“老古董”无感吗?那可是低估了他们。儿子4岁的时候去法门寺,有个地宫文物展,我反正是对那些出土的盆盆罐罐没多大兴致,可儿子却在旁边一惊一乍:“妈妈你看,这个盘子多漂亮!”眼拙的我一脸茫然:“怎么就漂亮了?”“你看它上面的花纹呀,像云一样。”天啊,他竟然能发现被我忽略的美!从此以后,每次看文物,我都更加认真地观察,争取跟儿子同步调。

孩子一天天长大,会不会有更高层次的审美,会不会对世事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取决于眼界,取决于父母给他一个什么样的成长环境。为此,只要有时间,我宁愿我们总能在路上。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