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养育男孩,先让自己成为一个及格的父亲

——史蒂夫·比达尔夫:《养育男孩》

《妈妈一定有办法②》中记述了这样一个实验:科学家将六个月大的婴儿与他们母亲请到实验室,在事先设定的情景中玩耍,并进行录像。首先,母亲给孩子看玩具,并与婴儿说话,然后母亲停止与婴儿玩耍,并板起面孔以使婴儿烦躁不安。接下来,母亲要尽可能的安慰婴儿,抚摸婴儿,注视并跟婴儿说话。

实验结束之后,研究人员慢速播放录像带,分析婴儿和母亲的表情及其行为变化。结果发现,男婴哭泣和烦躁的次数更多,表现得更为愤怒,他们要么比划着想让母亲抱自己,要么在椅子上动来动去好像要逃走。而且,在母亲试图安慰他们的时候,男婴也表现得更难平静下来,母亲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让男婴高兴起来。

这个实验说明了男婴与女婴一出世就有着大不同, 如果在养育的过程中,父母不留意男女之间的区别,而是无差别地对待孩子,可能往往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这也就能理解现在那么多“娘娘腔”的小鲜肉纵横娱乐圈吧!

澳大利亚的史蒂夫·比达尔夫的这一本《养育男孩》教我们如何把男孩养育成为男人,避免在养育过程中错误地把男孩与女孩同样对待。

虽然这本书里面也讲在养育男孩中母亲和学校怎么做,但对我而言,我更注重的是里面教导父亲应该怎么做。要让男孩成为男人,首先父亲要成为父亲,所以它更重要的意义是教导我如何成为一个父亲,只有父亲承担起自身的角色,孩子才能像父亲一样成为男人。

1、用心,不打无准备之仗

当我们发现,原来似乎还在怀里撒娇卖萌的小男孩,他开始跟你讨论班里谁有男/女朋友了(即使是小孩子的过家家),讨论NBA哪个球星打球厉害,讨论《生僻字》好不好听,讨论他想参加什么样课外辅导班而拒绝去别的辅导班时,他仿佛一夜之间就长大了,慢慢脱离你的掌控并拥有自己的想法,可是我们仿佛还没有准备好,连如何做父母也还不懂,甚至觉得自己也还是一个孩子。

鲁迅曾在《热风》中的点评过子女的教育:“中国的孩子,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他才不才。生他的人,不负教他的责任。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鲁迅的话经常响在我耳边,对教育孩子我一直诚惶诚恐。每个人都希望孩子成为有能力、负责任、自信乐观的人,但是如果教育方式陈旧错误,或许会造成孩子的反叛和抵制。在教育的道路上,谁也不希望通过试错的方式进行,唯有不断读书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养育男孩》共有十章,前面四章分别介绍了什么是男孩,他发育所经历的三个阶段,男孩与女孩有什么不同,睾丸激素对男孩的不同时期产生的不同影响;第五第六章讲父母应该怎么做,第七章讲如何培养健康的性,第八章讲了学校教育存在的弊端,指出现在的学校普遍缺乏男教师;第九章讲了男孩子与运动、运动偶像之间的关系,第十章讲男孩子如何面对社会的挑战,例如如何对待失败和胜利,慈善如何为青少年做贡献。

虽然比达尔夫是针对澳大利亚的父母提出的指导意见,有些建议未必符合中国国情,例如他提出家长在选择小学时,应注意全校学生人数在400左右,中学学生总人数应该在600左右。这在中国是不可能实现的——要不偏僻农村中小学人数太少,要不省市重点中小学人数太多,特别是教育资源不断流向大城市的时候,好的学校学生只会越来越多。

但是教育总有共性,有些经验总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所以父亲要早早做好教育的准备,了解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身体和心理的特点,打一场有准备的仗。

2、理解,才有教育的可能

要想问怎么做,先要看问题本身是什么,才能理解作者为啥提出这样的指导意见。

这本书就是按照这样的思路编写的,理解了男女的不同,才会理解作者提出这样的指导意见的初衷;也只有我们理解了孩子行动背后的动机时,才能更有效地改变孩子的行为。

我家的两个孩子都是男孩,一个九岁多,一个两岁多。他们精力充沛,除了睡觉无时无刻都打闹嬉戏,如果突然你发现没有声音出现,必定作妖。例如,前几天二宝拿卷尺玩耍,反复地把它拉出来又让它卷进去,到处丈量物体,妻子叮嘱他要小心,他毫不在乎,在房子里晃荡。可是过了一会,他跑来妻子的膝前默不作声,伏在大腿上婆娑。妻子觉得奇怪,低头一看,原来大拇指被卷尺割伤了,鲜血直流,可是二宝却一点没哭,只是低头看着流血的手指。妻子哭笑不得,连忙用止血贴包住。过了一会,他又毫不在乎地跑去玩了。

从他们日常的行动中,我能在他们身上发现比达尔夫在书中所说的男孩和女孩的诸多不同:缺乏经验,喜欢冒险;有能力,富有同情心,性格坚强。

比达尔夫把男孩的成长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出生到6岁) 温柔岁月

这个年龄段的男孩是属于母亲的。他是“她”的孩子。在这一阶段,他们最需要的就是与父母(至少是其中的一方)形成一种特殊的亲密关系,父母的任务是让孩子在爱的包围下安全地成长,让这一阶段成为男孩成长过程中温馨的一站。

第二阶段(6~13岁)学着成为男人

男孩到了6岁左右,一个巨大的变化出现了,此时男孩突然变得“男人气”十足,甚至连那些最安静的男孩也突然想舞刀弄枪,他们学着做一个男人。这是爸爸对孩子产生影响同时也是在儿子心中树立英雄形象的关键时期。

第三阶段(14岁)向男人转变

男孩14岁左右开始进入另一个发展阶段,处于这个年龄段的男孩会对大人感到失望。我们为孩子提供的东西大同小异:更多的学校规定,更多的家规。然而青少年更渴望别的东西,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他们都准备向成年人迈进,而我们的做父母的却想让孩子五六年之后再长大,这就是矛盾所在。

如果做父母的能够了解孩子在三个不同的阶段处在发育水平和特点,我们就不会对孩子产生超出能力之外的期望,也就不会产生现在普遍存在的育儿焦虑症。

我通过是通过“宝宝树”APP上面的介绍,来留意小孩子发育到某个阶段具有的特点,这样对孩子突然出现的某些变化也就会有所准备,不顾惊慌失措。

我家的这两个男孩,猴弟处于成长的第一阶段,牛哥处于成长的第二阶段,让我俩颇为头疼。

他们性格不同,年龄相差有点远,通常为了一个玩具争夺不止,猴弟想跟牛哥玩耍,所以牛哥手上有什么玩具,他就要抢过来,玩不了一会又盯着牛哥的手上。但是牛哥有时嫌猴弟幼稚,也怕猴弟搞破坏,不想跟他玩。猴弟见哥哥冷落他,抢又抢不赢,便免不了要哭闹,所以有时候我批评牛哥,他又一脸委屈。更多时候,他们还是和谐相处共同玩耍的。

我心里清楚,不能因为牛哥年龄大就一定要他让着猴弟,这种做法会让他对猴弟产生“仇视”的情绪,不利于他的心理成长,可能会造成性格缺陷。

这个时候,父母扮演不同角色的作用就显示出来了,我批评牛哥,妻子往往过后就会安抚牛哥,然后跟牛哥讲道理,讲猴弟的特点和心思,让牛哥理解猴弟的行为。

我们在处理这些“矛盾”的态度和方式孩子会暗暗的观察和学习。 但往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时候未免顾此失彼,不觉头大!所以像我之前说的:教育永远都是未完成时,作为家长需要一直努力学习。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3、执行,与孩子共同成长

读完比达尔夫的这本书,它给我的启示有:

一、正视男孩与女孩之间的差别:性格不同,大脑发育阶段不同,精力充沛程度不同。

二、高质量的陪伴。陪伴,并不是说在旁边待着就算陪伴,兰姆将这种低质量的陪伴称为“共存”,而共存对孩子的积极作用几乎为零,孩子会在与你的朝夕相处中,观察你的行为来学习一切。

三、孩子必须掌握一项运动,在运动中培养孩子的性格。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培养孩子遵守规则、团队合作和竞争精神。据说热爱并擅长一项体育运动的孩子,在面临压力时,能够更加从容的处理应对。

四、夫妻关系和睦,教育理念要统一方向,共同教育孩子。如果两人教育观念不一致,往往在教育中会相互矛盾,让孩子不知所措,不知该听谁的话。所以要求两人在之前一定要互相沟通好。

教育道路任重而道远,而我即使有了两个孩子,但是对孩子的教育仍然是一脸懵逼,诚惶诚恐,唯有不断学习,争取做一个及格的父亲。

个人简介:

胡锐,高中教师,毕业次年起连续十一年担任高三毕业班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写有30万字的班主任工作手记,曾过获全国知名教育网站“教育在线”第十八期班主任英雄榜推介;宝爸一枚,家有二宝牛哥猴弟,沉迷阅读,分享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读书生活的点滴,愿和你一起成长。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