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容易被同学欺负的孩子,大多有这样的父母

很多时候,由于工作原因,一些家长早早的将孩子送进幼儿园,有人照看,自己放心,也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做自己的事。

但是在近来发生的新闻中,我们不难发现,校园暴力越来越趋向于低龄化。

这让很多家长的心狠狠地揪起来一块:

自己带孩子,心有余而力不足;送到学校里去,又担心自家宝贝受欺负,一时间不知道到该怎样才好。

这两天,同事也有了类似的烦恼:

这天.同事接女儿放学回家,正巧看见园门口一个家长领着额头上红了一块、红扑扑的小脸上还挂着泪痕的孩子往门外走。

孩子的妈妈一边走一边和孩子说:“以后你离XX远点,不行你就跑到一边去,别总在他面前晃,省着他总欺负你,知道了吗?”

孩子的小脑袋垂下来,淡淡的“恩”了一声。

同事听到心里一惊,心想:虽然不能主张暴力,但是也不应该容忍别人的施暴行为啊

接到女儿后,看着女儿满是灿烂的小脸,同事的思绪却还在刚刚那对母子身上。

一直大大咧咧的她开始担心自己可爱的女儿会被欺负,甚至产生了全职在家带孩子的想法,

她越想越觉得憋闷,犹豫再三,拨通了我的号码:

“凯凯,你说怎么样才能不让孩子在学校里受欺负啊?我要怎么做啊?”

听同事讲完事情的经过,我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同事紧张,笑了笑,安慰她说:

“放心,你这么为孩子着想,就这一点,芸芸(同事女儿的名字)都不会受欺负的。放心好了”

没错,为孩子着想的父母,她的孩子很难被欺负。

而相反的,容易被同学欺负的孩子,往往都是两种家长。

1.喜欢息事宁人,不愿惹麻烦的家长

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是父母行为举止的直接反馈。

这句话说的一点也不假,很多本本分分,不爱出风头的家长,孩子大多也老老实实,在班级里默默无闻的。

虽然说,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喜欢听话懂事的孩子。

但是有时候,不怕孩子听话老实,而是怕孩子的父母太过老实。

有的父母做事喜欢息事宁人,所以遇到自家孩子被欺负的情况,经常说自己在忙走不开;

即使出面,也是慌慌张张的把孩子拉走,怕惹事上身。

在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因为父母带给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逃避。

所以,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不仅缺乏安全感,还会形成自卑懦弱、胆小怕事的“逃避型”人格。

2.总是习惯性追问孩子自身问题的家长

网上流传着一句话:“每个熊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熊家长”。

有这么一部分家长,在孩子在犯错误后,家长非但不批评孩子,居然还会出面维护自己的孩子。

如果说这是出于“护犊子”的心理,维护自家孩子的利益,我勉强能够理解。

但是有些家长,却在孩子被欺负后,追问孩子自身的问题。

他们认为“一个巴掌拍不响“,全班那么多孩子,不欺负别人,只欺负自己家的孩子,说明自家孩子也是有问题的。

面对父母的不信任,孩子为自己的辩白也变成了无意义的狡辩。

长此以往,孩子会慢慢的封闭自己的内心,亲子关系也会越来越疏远。

孩子也不喜欢与外界交流,变得越来越内向。

那么,如果自家的孩子在学校被欺负了,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其实只要做到一点:理智回击,反对暴力。

如果欺负别人的孩子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严重性,家长不必上纲上线,非要讨个说法,。

把话都说明白了,可能两个孩子的“恩怨”也就解开了;

但是如果对方是有意识的打人,那就不要再讲什么“息事宁人”、“以德报怨”了。

因为双方所处角度的不同,光靠讲道理是讲不通的。

但这也不能成为用暴力解决的理由,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教会孩子自保的能力,告诉他:

虽然拳头可以让我们保护自己,但为了不成为和对方一样的人,所以不能出手。

但同时也要记住:并不代表自己软弱,可以任人拿捏。

中国有句老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这句话,用在孩子身上也很合适:

也许我们不能躲避暴力的降临,但是也要明白,不可以一味的逃避、任人欺负。

作为孩子的家长,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坚定地站在孩子身后,给他足够的爱与理解,然后给他可以勇敢面对的勇气!

- END -

作者:凯爸

看完的读者,如果你赞同我的观点,记得给我点个赞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