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孩子的品德修养(八):培养孩子善解人意的品行

孩子在一岁以前,一般都认为物体总会消失不见。所以当看到父母离开,就以为父母也会消失不见。所以表现的非常焦虑不安,另外,学龄前孩子总是以自己为中心。大多会从自己的需要和立场考虑问题,而不顾及他人的感受,给人任性的感觉。实际上孩子任性,不通情达理,与家长的抚养方式存在一定的关联。过度的溺爱使得他们利己的心理加大,因此变的不会替别人考虑。

善解人意,被心理学家分为三个方面:想理解别人;有能力理解别人;能做出一些行为。善解人意是一种优良的心理素质。对社会人际关系和家庭生活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父母要想培养孩子善解人意的性格,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对待孩子的任性

任性心理是孩子心理发展所必须经历的阶段之一,父母应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和理解。

2,帮孩子建立理解别人的愿望

父母应该让孩子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理解和关怀。父母在付出爱的时候,也要让孩子知道,别人同样需要他的爱,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加了解别人。

3,引导孩子分析事理

理解别人说的话一要与当时的情景相结合。孩子在生活中尤其要懂得这方面的知识。这样可以使孩子学会适应,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矛盾。

4,教孩子学会宽慰体贴别人

每个人都有人生低落的时候,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体谅和帮助。有这样一句话,伟大的人都有一颗同情他人的心。培养孩子有一颗体贴他人的心,让他们即使在平凡处也能显出崇高。这样他们的人生也会变得更加有意义。

5,敢对孩子说“不”

父母大多认为,孩子年龄小,所以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总是尽量满足。从来没有拒绝过,如果孩子哭闹起来,就会放弃自己的立场,结果让孩子更加任性,提出更加无理的要求。所以当父母在在拒绝孩子的时候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孩子,让他们知道“哭闹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让道理逐渐渗入孩子的内心。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