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作家女儿:印象中只被妈妈抱过一次,妈妈拒绝将才华传给自己

现代作家凌叔华和陈西滢只生了一个孩子—女儿陈小滢,这在那个时代算是比较少有的。

陈小滢曾经在回忆文章中这样写道:“我是父母唯一的女儿。我记得小时候经常有大人跟我开玩笑,问我想不想再要个小弟弟,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于是抬头看母亲,而她总是很坚决地摇头说不要。在她看来,生孩子太痛苦,做女人太倒霉。也许她想生个男孩子,所以对我很失望,也不怎么管我。”

​凌叔华不管孩子,似乎是非常出名的。往好里说,她养出一个很野性、很自由的女汉子,陈小滢从小和男孩子一起玩,爬树摘果、下河摸鱼、草地打滚,是小伙伴中的魔头。她最不喜欢在家里吃饭,因为“他们两个都不说话,我只好到邻居查伯伯家蹭饭,他们家有三个儿子可以和我一起玩”。

若说凌叔华全然不管女儿,其实也不对。凌叔华对女儿的教育非常明确,就是培养铁人。

陈小滢还在襁褓里的时候,凌叔华看了一些育儿书,认为孩子不能一哭就抱,否则会形成以哭作为武器的习惯。所以每次陈小滢在哭,她都故意不理。有次,陈小滢哭了半小时或者更久,凌叔华才发现她被一个回形针扎伤了。

​陈小滢曾说:“我几乎没有母亲抱我的记忆,只有一次,我记得她说‘洗小猫猫手’。这是她头一次这么亲热地喊我,所以我特别高兴,一直记到现在。”母亲还多次跟她讲过,一个女人绝对不要结婚,“你绝对不能给男人洗袜子、洗内裤,这丢女人的脸。女人绝对不能向一个男人认错,绝对不能。”

陈小滢似乎没有辜负母亲,终成一个铁血女儿。抗战时,她给自己取名“陈铁云”,从这个名字也能看出她的个性,所以小伙伴们就跟在她的屁股后面喊“铁兄”。日寇进攻武汉之后,武大便迁到乐山,那是抗战最艰苦的岁月,一心想为国出力的陈小滢于1944年刺破手指写下血书,要求弃学从军。

相比于这些铁一样的教育,凌叔华那令人羡慕的资源和才气却非常吝啬传给孩子。

​凌叔华还是个画家,但陈小滢这么回忆,“我一直没想通的是,虽然我非常喜欢画画,但母亲从不教我。1951年我们在法国时,苏雪林还带我去见潘玉良,潘玉良愿意教我画,她也不肯。她的理由是画画没前途,养不活自己,她自己收藏了很多名家字画,也从未让我看过。”

铁一般的教育,让陈小滢的内心长期存在怨恨。她说:“我承认,我对母亲有过怨恨,但这么多年过去,那种怨恨的心情已慢慢消逝,转而成为一种同情。”尽管陈小滢自己的人生并不失败,她在命运的某些疏忽里有惊无险地长大了,但还是给我们留下一些让人惆怅的文字。关于母亲,这是我们人生中第一份亲密的关系,最该理直气壮地得到爱意和柔情,陈小滢却没如愿。作为母亲,凌叔华是一个没有练习就上路的人。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陈思呈

来源|《百家讲坛》杂志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