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是一场愚蠢的比赛

关于早教的问题,已经有科学结论。学术界已经达成共识 :早教带来的早期优势会在一到三年内被冲刷掉,然后还可能会被逆转。

更加严重的是,早教组的孩子在社交和情感能力方面,还有明显的欠缺——他们不擅长与人相处,更容易跟人发生摩擦,更容易犯罪,更不容易结婚。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发展心理学家艾莉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在其著作《园丁与木匠》一书中讲,儿童在六岁以前,真正的任务不是什么学习读书写字和做数学题,而是玩儿!

玩闹也是学习。孩子在玩儿的过程中能探索周围的东西都是干什么的,揣摩周围的人都在想什么。更重要的是,跟别的孩子一起玩闹,是一种社交演练。孩子必须在实际互动中学会公平、尊重和社交界限,学会分享、帮助和友情,学会怎样跟人相处。

所以哪怕孩子真是天才,天生以学习为乐,五岁就会微积分,也请不要耽误他玩。性情乖张行事怪异的天才已经太多了。

在正常孩子都忙着社交的时候,有些孩子却被逼着去死记硬背拼音、单词和乘法表。他们把大好时光浪费在了那些只要再过几年就能轻轻松松学会的东西上。

他们该玩的时候没玩够,甚至可能再也学不会怎样好好玩儿了。

进化生物学家戴维·威尔逊(David Wilson),用演化思维考察儿童成长,提出“严格的灵活性(rigid flexibility)”概念——成长的过程看似灵活,其实很严格。儿童发育的每一步,都需要正确的环境信息输入。晚了不行,早了也不行。

9个月以下的孩子不需要额外的音频和视频多媒体信息。长时间让孩子听音乐看电视会导致孩子长大以后不能集中注意力。

18个月以下的孩子只有听真人说话、在有互动的情况下,才能提高词汇量。其他方法一律没用而且有害。

两岁以下的儿童只适合接触三维的物体 —— 也就是真实世界里那些寻常的物体,比如玩具和人。而二维的东西,比如书本和图画,只会妨碍他们感知能力的发育。

人的听觉、视觉、各种感知能力、大脑的发育是讲顺序的。提前给一个不该给的刺激,很可能让这时候该发育的东西发育不好。

生命成长中的每一步,都必须有相应的环境配合。成长,是一个步步惊心的过程。

六岁以下儿童的任务不是用惊艳的学习成绩给父母增光,而是健康地发育成长。强迫式的早教是残害儿童。

真正的天才都是跟成年人比,以孩子提前两年学会小学二年级知识为荣,那是愚昧!

——万维钢·精英日课|《生命视角》解读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