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废掉一个孩子,父母只需做这三件事情

每个父母都深爱他们的孩子,但却有不少的父母将亲子之爱发挥到极致,成为「为孩子而活」的父母。他们不顾自己、牺牲一切,一生做牛做马,把全部的时间、精力、感情都投注在孩子身上,为孩子而活,把孩子的日子和人生当成自己的来过,即使孩子犯了错,也挺身袒护,少有责备与开导。

他们深怕孩子受一点风寒、吃一点苦,苦什么,都不能苦了孩子,因为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与未来。这些父母极力满足、取悦孩子,说来无他,只求儿女心无旁骛、专注表现,他日出人头地,成为一个比自己出色成功的人,替自己扬眉吐气。这样的父母并不伟大,也不值得推崇,却是许多中国父母共同的写照。

很多父母有了孩子之后,一大半就是为了孩子活。他们把大部分的时间、精力、财富等都花在了孩子身上,牺牲了自己的大部分利益。

近期,火热电影《找到你》,也反馈了,中国部分母亲的生存现状。

片中,农村妇女“马伊琍”扮演的孙芳,为了生病的孩子,到处筹钱,为了钱,什么都愿意干,一切辛酸都只为孩子能活下来。

职场女律师“姚晨”扮演的李捷,为了孩子拥有稳定的生活,在职场漩涡中积极上进,却因上班无法照顾孩子,晚上才发现孩子丢了,承担着被指责和失去孩子的双重痛苦。

朱敏为了孩子放弃事业,当起家庭主妇,丈夫却外遇不断,在争夺抚养权,却被指责没有能力抚养孩子。

这三类母亲,都在竭尽全力,为了孩子而活,为了孩子奋力与命运搏杀,结局却令人唏嘘不已。

当父母奋斗的动力,大部分源自于孩子时,说一大半都是为了孩子而活,不过是事实而已。

然而,这种“为谁而活”的腔调,很不招人喜欢,包括作家也感悟:“为谁而活”这屁话,像是要赖上谁似的,居心叵测——这种批判对“为孩子而活”的父母简直戳心。

一味为孩子而活的父母最终会培养出2种类型的孩子:

1、长大了之后以自我为中心。根本不会体会到父母的辛苦,甚至一有什么不满足就会发脾气,和父母对抗。即使有了家庭,也毫无责任和担当。因为他从父母那里学到的只有索取,没有付出。

2、另一种就是成为妈宝男。习惯了一味地听从父母的决定和选择,毫无主见。即使结了婚,也没有能力处理好婆媳之间的问题。

一味地为孩子而活,最终受苦的也只是父母自己。

所以,别让自己的付出变得理所当然,更别让我们的孩子失去独立成长的能力。让他学会自我成长,才是关键。

养育孩子,父母需要懂得“放手”和“退出”

其实,只要我们愿意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往往都能做得很好。每一个独立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他们懂得自己照顾自己,遇到喜欢的事物知道该怎么去对待,遇到了困难怎么去想办法解决......在你放手让他做自己的过程中,孩子能培养出独立生存的能力。

尹建莉老师在《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中写道:

强烈的母爱不是对孩子恒久的占有,而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母爱的第一任务是和孩子亲密,呵护孩子成长;第二任务是和孩子分离,促进孩子独立。

妈妈退一步,男孩在成长的路上才能进一步。

适当放手和“退出”,是孩子迈向独立最好的礼物

美国的“小乔布斯”——托马斯·苏亚雷斯 ,在7岁的时候就爱摆弄电子产品,玩电脑游戏,逐渐对开发电脑程序萌生兴趣,开始自学编程。

父母并没十分支持他自由发展,未给予压力,并买了很多关于程序的书籍辅导他。在设计游戏的时候父母也是局外人,任凭托马斯想象去做,小程序完成还拿出99美元支付软件在苹果商店上架的费用......

12岁时,托马斯·已经是苹果应用程序开发老手,还创立了一家程序开发公司。 他在TED大会分享时说:“现在的孩子不再只是爱玩游戏,他们还想自己制作好玩的游戏。不过孩子们大多不知道上哪去学习开发应用程序,而懂得编写应用程序的家长又很少。我很感谢父母为我做的一切,让我学会去独立思考,独立成长”

真正的爱,从来不以占有为最高标准,真正的爱,是看到孩子好就安心,是放手的推出和祝福。父母得体的退出,才会让孩子明白什么对他来说是最好的,什么是他最想做的。

想成为真正与父母不同的人,让孩子得到自己渴望却不得的自由,我们现在就开始适应——放手,成为一个旁观者,为他们的成长鼓掌,扮演好一个陪伴孩子长大的父母。

因为,爱到深处,无言最真,懂得放手的父母,付出了比限制孩子,更多万倍的深情。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孩子在一岁前,他们的表达与各方面能力很弱,在这个阶段,如何及时满足一切要求都不过分;

一岁到两岁,仍要满足孩子的要求,但可适宜地调整或延缓;

但从两岁开始,对孩子们的要求就要开始适度地说“不”了。

一个在家里要什么都能轻易得到的孩子,长此以往,会把宠溺当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缺少独立自主的精神。

孩子记忆里没有达不成的愿望,没有得不到的满足,会使他从没有渴望感,更没有挫折感,他错误地认为自己能呼风唤雨,仿佛得到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这样的孩子,不懂得父母的付出来之不易,学不会感恩。甚至当父母未能满足他的心愿时,产生埋怨、憎恨的心理。

因为家长不给买新款手机,就对家长拳打脚踢,甚至威胁不准进家门的新闻案例屡见不鲜。

背后折射出的,正是童年时代被过度满足的孩子不健康的心理。

童年时代被过度满足的孩子,长大后总是习以为常地对生活、工作、对身边所有人事物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而不去考虑如何通过自我约束、提升自我来寻找出路。

见过很多初入职场的年轻人,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急功近利,喜欢投机取巧,只想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收益,经不起等待、蛰伏。

不要过度满足孩子,因为他可以对你无限提要求,但对生活不能。一定的缺失感,才是促使孩子去努力争取的动力。

非常理解每个父母深爱孩子的心,总是希望给予孩子最好的一切。

但千万别让我们的爱,毁了孩子的一生。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