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幸孕期看了这本书,要不然真晚了

01

当我发朋友圈说我在读《捕捉儿童的敏感期》这本书时,有人留言说“读这本书不会太早吗?你现在不是应该摸着肚子给宝宝讲故事听音乐吗?”我回答说,给宝宝讲故事听音乐那是睡前活动呢。但内心深处仍然觉得,这本书在孕期读真的是赚大了。

怀孕越到后期,工作少了很多,空余时间也多了起来。可是每一天都要认真过,不能在刷刷刷和买买买里荒度了。一直以来,我对书都有钟爱,怀孕了更要做点理论储备。看书,我只看豆瓣评分8分以上的,这样的限定下,我找到了一本育儿书《捕捉儿童的敏感期》。

这本书基本都在讲不同孩子在不同敏感期的故事,加以专家点评。有趣的故事多,道理浅显易懂。所以我看起来很快,大概也就是一两个小时的样子。坦白地来讲,我已经很长时间那样全情投入地看一本书了,获得心流般的体验。

看书有心流般的体验是一种什么感觉呢?就是看这一章的时候,想着下一章休息以下吧,而事实上等到下一章的时候,自己就又全情投入了。直到最后看完最后一页,仍有意犹未尽之感。

当然,这种感觉很好,但是看完了容易忘。所以一定要回过头来再细细咀嚼一遍,书本的结构是什么,重点有哪些,有哪些我可以讲给周围的小伙伴听。这个消化过程大概花了我两三个小时的时间。

02

什么是敏感期?通俗来讲,就是从孩子出生开始,他的视觉、触觉等都有一个特定的发展阶段,对绘画、音乐、数学等等的敏感度在某段时间很强。如果你能够早点识别孩子某个敏感期的到来,你就能够很好地挖掘他的潜能,加以培养,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如果你错过了他的这个敏感期,可能会造成他生理心理上的某些不完善。

举个书中我印象很深刻的例子吧。有一个小朋友有一天睡午觉的时候特别不乖,对先一步睡觉的爸爸又锤又打,哭到怎么都哄不好。可是他平时很乖的呀,突如其来的变化让妈妈摸不着头脑。

原来这是孩子关于秩序的敏感期到了。原来一家三口在床上睡觉的地方是有固定的,以往大家都能睡在自己的那个位置,可是这天爸爸太累了,倒在了其他人睡的位置上,破坏了宝宝心中的秩序。如果妈妈不知道关于敏感期的知识,怕是抓瞎了。往小了说,碰到这种情况不知道如何处理,往大了说,就是失去了培养孩子建立秩序的好时机。比如什么时候过马路?公共场合能不能大声嚷嚷等。

这样的敏感期还有很多,一般在0到6岁都会有。口腔的敏感期大概是半岁的时候;7个月的时候,是走的敏感期;1岁多时,寻求秩序就是孩子生命中的自然需求;对细微事物的敏感期大概是1岁半到两岁;攀爬楼梯的敏感期大约是2岁,这个时候孩子对音乐的敏感体现在喜欢节奏上。

应该说,读了敏感期这本书,你会了解孩子在不同时期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表现,成熟应对。更甚者,你可以早点去准备,迎接孩子的敏感期。

03

说实话,我刚看这本书的时候,虽然确实跟生活中的经验很相符,但我也有一种“是真的吗?又科学依据吗?”这样的疑问。直到我在孕妇学校和朋友闲谈中确认了它的正确性。

先说说孕妇学校的老师,那天上的课程大概是讲孩子的智力开发。老师告诉我们其实孩子刚出生就对视觉发育很重要了。而这种时候,孩子最敏感的不是花花绿绿的东西,而是黑白格方面的。这是与孩子的生理发育相关的。还有她自己的孩子在吃饭都比同龄人乖了很多,那是因为她抓住了孩子口和手发育的敏感期,既锻炼了孩子的抓握能力,又让孩子觉得吃饭是一种快乐。

后来和朋友中午遛弯,她已经是4岁孩子的宝妈。跟我传授育儿经验时,也主动提到了敏感期这件事情,说一定要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要不然后期补起来特别麻烦。

至此,我对于敏感期的重视才真正建立起来。也再次庆幸自己在孕期就做好了这个准备。

实际上,随着孩子出生的时间越来越临近,我开始发现。孩子的培养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如果你用心,你就会和他一起成长。如果你怀着“生出来就好了,让他自由发展吧!”这样的想法,孩子叛逆或者不好教育时,悔之晚矣。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